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94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该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包括罩于机架上方的壳体,壳体对半分开为左右两侧的单侧壳体,两侧的单侧壳体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紧扣件拼合成完整的壳体。该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制作成本低,便于加工和拆装,有利于直升飞机的维护和保养。

Shell of a single rotary wing unmanned helico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
技术介绍
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广泛应用于植保领域,其内部零件都是精密器件,为了保证直升飞机的平稳运行,往往需要打开壳体进行维护。现有的直升飞机壳体主要是一体成型的塑料外壳,去除外壳时需要从底部着手拆除,给无人直升飞机的组装、维护带来了不便;而且塑料外壳为罩体结构,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便于加工和拆装的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以利于直升飞机的维护和保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包括罩于机架上方的壳体,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壳体对半分开为左右两侧的单侧壳体,两侧的单侧壳体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紧扣件拼合成完整的壳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紧扣件包括铰接部、紧锁部和扣环,铰接部和紧锁部分别固定于拼合缝两侧的单侧壳体上,扣环的一端与铰接部铰接,另一端可绕铰接部转动后紧扣在紧锁部上。更为具体的,所述铰接部包括上封板以及间隔设置于上封板同一板面上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端头固定于单侧壳体上;所述紧锁部包括限位板以及设置于限位板板面上的第三凸块,第三凸块的端头固定于单侧壳体上;所述扣环为弹性环,扣环的一端嵌入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的间隙而实现与铰接部的铰接,扣环的另一端拉紧扣住紧锁部后紧贴第三凸块,而且被限位板拦挡后限制于限位板与单侧壳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扣环的紧扣于紧锁部上的一端设置有助拉片。而且,所述助拉片的两面设置有下凹的防滑口。助拉片用于辅助扣环的转动和拉伸。防滑口用于贴合手指,便于助拉片的使用。所述扣环与紧锁部紧扣后,第二凸块与第三凸块相互紧靠地填充于扣环的环内,上封板与限位板拼合于同一平面上。铰接部和紧锁部在扣环紧扣后,能够相互紧靠,使得紧扣件在壳体拼合后更为牢固和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单侧壳体的材质优选为聚乙烯。单侧壳体用吹塑工艺制造,其成本和抗破坏性能大大优于常见的玻璃钢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单侧壳体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扣住机架的固定爪。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前端上部设置有电池更换通口,电池更换通口处罩有电池盖,电池盖的一端通过合页与壳体铰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壳体连接。和常见的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类似,所述单侧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辅助固定通口和第二辅助固定通口,第一辅助固定通口设于单侧壳体下沿,第二辅助固定通口设于第一辅助固定通口上方。第二辅助固定通口主要用于穿设卡扣等组件,从而将药液箱固定于机架两侧;第一辅助固定通口主要用于将壳体架设于机架上,也可用于通过用于承载药液箱的支撑架。所述壳体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通过主轴的主轴通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壳体由两块单侧壳体构成,单侧壳体之间通过紧扣件拼装固定。单侧壳体比常规的罩状壳体更容易加工和更换,制作成本更低,选用聚乙烯经吹塑工艺成型后的抗破坏性能更优。而且该壳体在组装或拆卸时,直接松开紧扣件即可快速完成拆装的主要工作,便于壳体的更换以及内部零件的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去除电池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单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的紧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实施例的紧扣件的爆炸图。图中标号为:1、单侧壳体;11、主轴通口;12、第二辅助固定通口;13、第一辅助固定通口;14、电池更换通口;15、固定爪;2、紧扣件;21、铰接部;211、上封板;212、第一凸块;213、第二凸块;22、紧锁部;221、限位板;222、第三凸块;23、扣环;24、助拉片;25、防滑口;3、电池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包括罩于机架上方的壳体,壳体对半分开为左右两侧的单侧壳体1,两侧的单侧壳体1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紧扣件2拼合成完整的壳体。单侧壳体1的材质为聚乙烯,通过吹塑工艺制造而成。壳体顶部设置有用于通过主轴的主轴通口11。壳体的前端上部设置有电池更换通口14,电池更换通口14处罩有电池盖3,电池盖3的一端通过合页与壳体铰接,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壳体连接,紧固件可选用螺钉或其它结构的紧固器件。单侧壳体1的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扣住机架的固定爪15。单侧壳体1下沿设置有第一辅助固定通口13,第一辅助固定通口13上方设置有第二辅助固定通口12。如图4~5所示,紧扣件2包括铰接部21、紧锁部22和扣环23,铰接部21和紧锁部22分别固定于拼合缝两侧的单侧壳体1上,扣环23的一端与铰接部21铰接,另一端可绕铰接部21转动后紧扣在紧锁部22上。更为具体的,铰接部21包括上封板211以及间隔设置于上封板211同一板面上的第一凸块212和第二凸块213,第一凸块212和第二凸块213的端头固定于单侧壳体1上。紧锁部22包括限位板221以及设置于限位板221板面上的第三凸块222,第三凸块222的端头固定于单侧壳体1上。扣环23为弹性环,扣环23的一端嵌入于第一凸块212和第二凸块213之间的间隙而实现与铰接部21的铰接,扣环23的另一端拉紧扣住紧锁部22后紧贴第三凸块222,而且被限位板221拦挡后限制于限位板221与单侧壳体1之间。扣环23与紧锁部22紧扣后,第二凸块213与第三凸块222相互紧靠地填充于扣环23的环内,上封板211与限位板221拼合于同一平面上。此外,扣环23的紧扣于紧锁部22上的一端设置有助拉片24。助拉片24的两面设置有下凹的防滑口25。进行组装时,通过紧扣件2将左右两侧的单侧壳体1拼合成完整的壳体,然后装上电池盖3,再将整个壳体罩在机架上,直升飞机的主轴穿过主轴通口11,第一辅助固定通口13和固定爪15用于将壳体固定于机架上。进行拆卸时,将所有紧扣件2的扣环23打开,卸掉电池盖3,即可方便进行后续的拆卸和维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包括罩于机架上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半分开为左右两侧的单侧壳体(1),两侧的单侧壳体(1)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紧扣件(2)拼合成完整的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包括罩于机架上方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半分开为左右两侧的单侧壳体(1),两侧的单侧壳体(1)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紧扣件(2)拼合成完整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扣件(2)包括铰接部(21)、紧锁部(22)和扣环(23),铰接部(21)和紧锁部(22)分别固定于拼合缝两侧的单侧壳体(1)上,扣环(23)的一端与铰接部(21)铰接,另一端可绕铰接部(21)转动后紧扣在紧锁部(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21)包括上封板(211)以及间隔设置于上封板(211)同一板面上的第一凸块(212)和第二凸块(213),第一凸块(212)和第二凸块(213)的端头固定于单侧壳体(1)上;所述紧锁部(22)包括限位板(221)以及设置于限位板(221)板面上的第三凸块(222),第三凸块(222)的端头固定于单侧壳体(1)上;所述扣环(23)为弹性环,扣环(23)的一端嵌入于第一凸块(212)和第二凸块(213)之间的间隙而实现与铰接部(21)的铰接,扣环(23)的另一端拉紧扣住紧锁部(22)后紧贴第三凸块(222),而且被限位板(221)拦挡后限制于限位板(221)与单侧壳体(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单旋翼无人直升飞机壳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李兆林陆高鸿梁桂华刘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一键智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