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冷鹏伟专利>正文

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91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包括有外壳、控制板、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左夹柱、右夹柱、导向座以及驱动机构;该外壳内具有一容置腔,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槽口,每一槽口内均设置有一滑槽,左右两滑槽呈八字形张开,外壳的底边设置有用于托住手机的底脚;该控制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均设置于容置腔中,通过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导向座上下活动,并由导向座带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的过程中,其外端彼此靠近或张开,而对手机进行夹紧或松开,实现对手机更好的夹紧和松开,并且不会摁压到手机摁键,为使用带来便利。

A trapezoid slide rail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很普遍的走进千家万户。随即面临的是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所以如今人们开车出行,都需要手机导航。而手机必须要充电方可以保持手机的正常使用。当前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设计结构日新月异,为使用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然而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存在以下缺陷:1、卡臂只能左右运动,其展开的宽度有一定的影响;2、现有的卡臂过大,收紧时容易摁压到手机摁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车载无线充电手机支架存在卡臂宽度有限并且容易摁压到手机摁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包括有外壳、控制板、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左夹柱、右夹柱、导向座以及驱动机构;该外壳内具有一容置腔,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槽口,每一槽口内均设置有一滑槽,左右两滑槽呈八字形张开,外壳的底边设置有用于托住手机的底脚;该控制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均设置于容置腔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该左夹柱和右夹柱分别设置于外壳的左右两侧,左夹柱和右夹柱分别与对应的滑槽安装连接并沿对应的滑槽上下活动,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外端均穿过对应的槽口向外伸出,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内端均位于容置腔中;该导向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中,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内端均定位在导向座上,导向座带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而促使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外端彼此靠近或张开;该驱动机构设置于容置腔中并带动导向座上下活动,驱动机构与控制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呈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有后座和前盖,该前盖固定于后座的前侧并与后座围构形成前述容置腔。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齿条、马达以及齿轮,该齿条固定于容置腔中并上下延伸,该马达固定于导向座上,该齿轮安装在马达的输出轴上并与齿条齿合。优选的,所述导向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槽,该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内端彼此相对并分别嵌于对应的导向槽中。优选的,所述左夹柱的背面凸设有左滑块,该右夹柱的背面凸设有右滑块,该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嵌于对应的滑槽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导向座上下活动,并由导向座带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的过程中,其外端彼此靠近或张开,而对手机进行夹紧或松开,实现对手机更好的夹紧和松开,并且不会摁压到手机摁键,为使用带来便利。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局部组装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外壳11、后座12、前盖101、容置腔102、槽口103、滑槽104、底脚20、控制板30、无线充电发射线圈40、左夹柱41、左滑块50、右夹柱51、右滑块60、导向座61、导向槽70、驱动机构71、齿条72、马达73、齿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控制板20、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0、左夹柱40、右夹柱50、导向座60以及驱动机构70。该外壳10内具有一容置腔101,外壳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01的槽口102,每一槽口102内均设置有一滑槽103,左右两滑槽103呈八字形张开,外壳10的底边设置有用于托住手机的底脚1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呈等腰梯形,并且,所述外壳10包括有后座11和前盖12,该前盖12固定于后座11的前侧并与后座11围构形成前述容置腔101。该控制板20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0均设置于容置腔101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0与控制板20电连接。该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分别设置于外壳10的左右两侧,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分别与对应的滑槽102安装连接并沿对应的滑槽103上下活动,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的外端均穿过对应的槽口102向外伸出,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的内端均位于容置腔101中;在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柱40的背面凸设有左滑块41,该右夹柱50的背面凸设有右滑块51,该左滑块41和右滑块51分别嵌于对应的滑槽103中。该导向座6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101中,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的内端均定位在导向座上,导向座60带动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上下活动而促使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的外端彼此靠近或张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座60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槽61,该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的内端彼此相对并分别嵌于对应的导向槽61中。该驱动机构70设置于容置腔101中并带动导向座60上下活动,驱动机构70与控制板2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70包括有齿条71、马达72以及齿轮73,该齿条71固定于容置腔101中并上下延伸,该马达72固定于导向座60上,该齿轮73安装在马达72的输出轴上并与齿条71齿合。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本产品固定在车上,并使控制板20连接车上的电源,产品上有亮灯指明产品带电状态,可以待机使用。当手机靠近本产品并将手机抵于外壳10的前侧面时,异物电子感应将信号传给马达72运转,经齿轮73降速增扭力后,沿齿条71向上运动,由行程开关控制行程或IC控制时间正反转,带动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沿对应的滑槽103向上运动,从而使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外端彼此靠近将手机夹住,然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0启动给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进行充电。当完成充电后,产品带有触摸开关(图中未示),用手指点击触摸开关后,控制板20给信号马达72,使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沿对应的滑槽103向下运动,左夹柱40和右夹柱50外端彼此张开而松开充电的手机,然后即可取出手机。如此完成整个手机充电功能。本技术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导向座上下活动,并由导向座带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的过程中,其外端彼此靠近或张开,而对手机进行夹紧或松开,实现对手机更好的夹紧和松开,并且不会摁压到手机摁键,为使用带来便利。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控制板、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左夹柱、右夹柱、导向座以及驱动机构;该外壳内具有一容置腔,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槽口,每一槽口内均设置有一滑槽,左右两滑槽呈八字形张开,外壳的底边设置有用于托住手机的底脚;该控制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均设置于容置腔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该左夹柱和右夹柱分别设置于外壳的左右两侧,左夹柱和右夹柱分别与对应的滑槽安装连接并沿对应的滑槽上下活动,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外端均穿过对应的槽口向外伸出,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内端均位于容置腔中;该导向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中,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内端均定位在导向座上,导向座带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而促使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外端彼此靠近或张开;该驱动机构设置于容置腔中并带动导向座上下活动,驱动机构与控制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滑轨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控制板、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左夹柱、右夹柱、导向座以及驱动机构;该外壳内具有一容置腔,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槽口,每一槽口内均设置有一滑槽,左右两滑槽呈八字形张开,外壳的底边设置有用于托住手机的底脚;该控制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均设置于容置腔中,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该左夹柱和右夹柱分别设置于外壳的左右两侧,左夹柱和右夹柱分别与对应的滑槽安装连接并沿对应的滑槽上下活动,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外端均穿过对应的槽口向外伸出,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内端均位于容置腔中;该导向座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容置腔中,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内端均定位在导向座上,导向座带动左夹柱和右夹柱上下活动而促使左夹柱和右夹柱的外端彼此靠近或张开;该驱动机构设置于容置腔中并带动导向座上下活动,驱动机构与控制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冷鹏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