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宏晖专利>正文

圣诞灯灯座及灯头间的结合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57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圣诞灯灯座及灯头间之结合构造包括:灯头,其具有上、下两端,自上端面向下有一沉孔,用以容纳灯泡;灯座,其具有上、下两端及其内作有一贯穿孔,用以容纳灯头,两电源线自贯穿孔之下端伸入贯穿孔,与固定在贯穿孔两相向内壁上的两接触片相连接,用以与灯泡引线接触,其特征在于:在灯头下端面上连接有一长摩擦柱,其一端为前端,在灯座之贯穿孔设有固定两接触片的两内壁上各有一凹穴,且此两凹穴所包围的断面形状可与摩擦柱之断面形状作紧配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圣诞灯灯座及灯头间的结合构造,用以改进灯座及灯头间的稳定结合。公知的圣诞灯通常由灯泡,灯头及灯座所组成,其中灯泡系与灯头结合在一起后再将灯头插入灯座内,并经由灯头与灯座间两者接触面的摩擦力而维持其间的结合。但实际上因为以再生塑胶材料制成的灯头与灯座,其间紧配合的尺寸公差不易控制,致所产生的摩擦力甚不稳定,常有灯头与灯座间太松或太紧的缺陷。如果太松则两者间容易脱离及电气接触处电阻高,容易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反之,如果两者间太紧,有影响组装速度及其后由于灯泡损坏不易更换灯泡的缺点。鉴于若利用传统灯头及灯座的固有构造,经由控制尺寸公差以完成其间的紧配合,但因随每批次制造的用料不同,致使实际上甚难达到。何况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且通常塑料系再生料,材质不稳定,更使由控制尺寸公差以获得适当的磨擦力变成毫无意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圣诞灯灯座及灯头间的新颖构造,用以提供两者间的稳定结合。按照本专利技术,在灯头的末端一体成型一前端呈扩大状的长磨擦柱,及在灯座导线引入端,于其内部形成一定位孔。因此,欲将灯头及灯座组合在一起时,先使磨擦柱对准定位孔,即可由于两者间的配合易于顺利地将灯头及灯座压合在一起,并经由具有大头端之磨擦柱及定位孔间的磨擦力,可确保装配后不因外界自然力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仍能保持两者间稳定连接;反之,如欲将灯座及灯头分离时,只要在突出灯座外的磨擦柱前端压迫,即可使灯头稍离开灯座,因而易于在灯头上施力,将灯头自灯座拉出,以便更换灯头。故利用本专利技术,除了可使灯头与灯座产生稳定结合关系外,亦可使两者稍分开因而易于在灯头上施力。此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可应用于双个或多个灯头组合体与对应构形之灯座间的稳定结合,因而解决常用多个灯头与灯座间之结合因各灯头与对应灯座间之尺寸互相干扰致使不易连结在一起之缺陷。此为本专利技术的又再一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又再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双灯头及灯座间的结合构造。其在复合灯座的两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形成一垂直槽;及另外备有一塑料制冂形夹条,且在其两分支脚的末端连接一突耳。因此,利用本技术方案,在将双灯头与灯座压合在一起后,再将此冂形夹条跨在两灯头的中间部位,并使两分支脚上的突耳顺灯座外表面上的两垂直槽被引导滑进,直到滑离灯座底端,两撑开之分支脚再度靠拢,因而两突耳各抵在灯座底端面上,使灯头与灯座借助于该冂形夹条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反之,将两突耳拉开灯座底端并自灯头及灯座间拆下,即可在灯头上施力将其自灯座拉出。为了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其他目的及功效作进一步的实质性了解,结合附图所示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分解立体图,用以显示本专利技术灯头及灯座结合构造的第一种实施例;图2为图1中灯座之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灯头及灯座结合在一起的主视剖视图;图4为图1之灯头的磨擦柱末端的第二种构形;图5为图1之灯头的磨擦柱末端的第三种构形;图6为分解立体图,用以显示应用于复合双灯头及复合双灯座间的结合构造的实施例;图7为由图6所示复合双灯头及灯座结合在一起的主视剖视图;图8为分解立体图,用以显示复合双灯头及复合双灯座间的结合构造之第二种实施例;图9为主视剖视图,其类似于图8情况,但两灯头并非连接在一起。首先,参照图1、2及3,本专利技术是在公知灯头1之末端一体成型一长磨擦柱101。另外,在此灯头1所匹配之灯座2之内孔201之上、下两侧壁2011a、2011b上分别形成与此磨擦柱101外形形状配合之上凹穴2012a及下凹穴2012b,且此两相对之凹穴在上方开始端相距之距离较下方为大,形成倾斜状。圣诞灯泡3由灯头1的开口端插塞入塑料灯头1内,灯头具有上、下两端,自上端面向下作有一沉孔,用以容纳灯泡,且灯泡的两引线301a、301b在灯头末端穿出并沿灯头侧壁向上弯折,灯座2亦为塑胶材质,且在内孔201之下方穿入电源线4a、4b,于电源线的末端各连接一接触片401a、401b,而接触片贴附在两侧的内孔壁上。当将灯头1自灯座上方开口端插入灯座2的内孔201时,灯头的引线301a、301b即被压迫在灯座接触片401a、401b上,形成电气连接。有关灯泡、灯头及灯座的构造及组合方式是公知的。按照本专利技术,当将灯头1插入灯座2的内孔201定位时,磨擦柱101穿入灯座2内孔201两侧之上、下凹穴2012a、2012b内。由于磨擦柱101前端之外形轮廓可作成较大于由上、下两凹穴所围成之对应形状,故磨擦柱101系紧塞于上、下凹穴内,故可保持灯头在灯座内不动。另一方面,因磨擦柱101系突出于灯座2之底端外,故当需要将灯头1自灯座2拆下时,只要在磨擦柱101的末端施以顶出力量,即可使灯头1自灯座2升起一高度,从而可利用手指在灯头上施力将灯头拉出灯座。图4为磨擦柱101末端之第二种构形,其呈开叉状并使两分支脚1011a、1011b向外撑开。因此在呈倾斜状的上、下凹穴内滑行时被相向压迫的两支脚1011a、1011b于穿出灯座2的底端后,再度弹开。因此,可额外增加灯头及灯座间之接合力量。反之,欲分离灯头与灯座时,以手指将此两分支脚1011a、1011b相向压迫使其并拢,再将其向上推,即可如前述方式将灯头自灯座拉出。图5为磨擦柱101末端之第三种构形,其与图4所示磨擦柱末端不同处在于在两分支脚1011a、1011b之末端一体成型一向外端伸出之水平突耳1012a、1012b。当磨擦柱之末端突出灯座底端后,此两突耳1012a、1212b可抵在灯座的底端面上。上述之摩擦柱101在图1中虽以断面形状为矩形作为说明代表,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矩形为限,举凡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皆为可实施例。图6、7为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复合双灯头及复合双灯座间的实施例。其中两个相同构造的单一灯头借助连接片102连接在一起,并在此连接片102的下端面上连接一摩擦柱101’。由两个传统构造的灯座2’a、2’b亦相连成一体,但在此两灯座的分隔壁202(参照图7),则作有一配合摩擦柱101’断面形状的定位孔203。如此,当将复合双灯头插塞入复合双灯座内时,即借助摩擦柱101’的插入定位孔203,使两者接合在一起,如图7所示状况。至于两个以上连接在一起的组合灯头及对应形状的两个以上连接在一起的组合灯座,亦可利用类似的构造完成连接,在此不予赘述。图8为本专利技术对于复合双灯头及复合双灯座的第二种结合构造之实施例。其中两个单一灯头以连接片102’连接在一起,在复合双灯座2’之两外壁204a、204b之外表面上,在中间部位处各作有一沿轴向贯通之定位槽205a、205b。另外有一冂形夹条5,其中两分支脚501a、501b之宽度与定位槽205a、205b宽度相当,两分支脚相向内端面之间距与两定位槽底部之间的距离相当,以使冂形夹条的两支脚可跨在此两定位槽内,以及在两分支脚的末端各连接有一相向突耳502a、502b,突耳502a、502b之另一端则向外延伸出形成爪片503a、503b。按照本专利技术,当将复合双灯头塞入所对应的灯座内后,即可利用冂形夹条5跨在双灯头的连接片102’的上方,并以其两分支脚分别顺着所对应的定位槽位置而压入。如此,在夹条5压在连接片102’上端面后,夹条的两突耳502a、502b即可抵于灯座的底端面上,限制灯头自灯座上脱离出。反之,如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圣诞灯灯座及灯头间的结合构造,包括:灯头,其具有上、下两端,自上端面向下作有一沉孔,用以容纳灯泡,而灯泡之两引线则从下端两侧穿出;灯座,其具有上、下两端及其内作有一贯穿孔,用以容纳灯头,两电源线自贯穿孔之下端伸入贯穿孔,与固定在贯穿孔两相向内壁上的两接触片相连接,用以与灯泡引线接触,其特征在于:在灯头下端面上连接有一长摩擦柱,其一端为前端,在灯座之贯穿孔设有固定两接触片的两内壁上各作有一凹穴,且此两凹穴所包围的断面形状可与摩擦柱之断面形状作紧配合,当摩擦柱插塞在由两凹穴围成之空间内时,摩擦柱的末端突出灯座之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晖
申请(专利权)人:郑宏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