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世澄专利>正文

积木式超薄电子日光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51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积木式超薄电子日光灯支架,由架板、左管座、右管座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征在于:架板置有滑槽,左底座和右底座具有空腔和插孔,具有左插座和右插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练流畅,可以进行积木式拼装,方便电子日光灯的大规模生产和维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电子日光灯支架的改进。电子日光灯具有节能和高效率的优点,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照明领域。随着电子日光灯灯具不断开拓,其生产和维护将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现时生产和使用的电子日光灯支架大都是两个管座用锣钉固定子支架上的,近年虽然出现了少数管座是用插槽安装的电子日光灯支架,但由于两管座间电子镇流器线路导线的固连,两管座仍然无法直接从支架上卸下来,这对于电子日光灯的维修是很不方便的,往往都要把整个电子日光灯支架拆下来方可进行维修。另一方面对于电子日光灯具的大规模生产来说,直接用锣钉固定管座在支架上不但需要较为严格的孔位与锣钉的公差配合,而且要多设置工位而费工时人力,这对于要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企业是不希望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制造一种积木式超薄电子日光灯支架,以克服现时电子日光灯维修时需将整个支架拆卸,并且生产时安装需要较多人力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积木式超薄电子日光灯支架,由架板(1)、左管座(2)和右管座(3)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架板(1)的左右两端各置有两道分别能插入左管座(2)和右管座(3)的左底座(6)和右底座(6’)的前后侧的滑槽(4),左底座(6)和右底座(6’)都具有能内置电子镇流器线路板或电子元件的空腔,左底座(6)的右侧面置有一个以上插孔(7)或插脚,右底座(6’)的左侧置有一个以上插孔(7’)或插脚,具有定位于架板(1)的分别置有插脚(10)或插口和插脚(10’)或插口且与插口孔(7)或插脚和郫孔(7’)或插脚连通的左插座(8)和右插座(9)。所述架板(1)左右两端各具有插入左管座(2)和右管座(3)的左底座(6)和右底座(6’)的架板凹口(5)。采取以上措施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练流畅,可以进行积木式拼装,非常方便电子日光灯的维修。当电子日光灯出现故障时,不须拆下整支日光灯支架,直接可从支架上拨出内置电子镇流器线路的两个管座进行维修,排除故障后再直接插回原支架使用。此外,本专利技术为电子日光灯支架的高效进行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由于采取了积木式超薄结构,设备生产出已经公差妥善配合好的各部件后,即可高效率地进行插拼式安装,这对于企业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外形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安装轴侧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外形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安装轴侧图;附图5是附图4中的架板(1)的主(后)视图;附图6是附图4中的架板(1)的俯视图;附图7是附图4中的架板(1)左(右)视图;附图8是附图4中的左管座(2)的主(后)视图;附图9是附图4中的左管座(2)的右视图;附图10是附图4中的左管座(2)的俯视图;附图11是附图4中的右管座(3)的主(后)视图;附图12是附图4中的右管座(3)的右视图;附图13是附图4中的右管座(3)的俯视图;附图14是附图4中的左U形架(11)的主(后)视图;附图15是附图4中的左U形架(11)的左视图;附图16是附图4中的左U形架(11)的俯视图;附图17是附图4中的右U形架(12)的主(后)视图;附图18是附图4中的右U形架(12)的左视附图19是附图4中的右U形架(12)的俯视图;附图20是附图4中的右插脚(9)的俯视图;附图21是附图4中的右插脚(9)的俯视图;附图22是左管座(2)和右管座(3)的后封片(18)的主(后)视图;附图23是左管座(2)的右管座(3)的后封片(19)的俯视图。附图24是左管座(2)的右管座(3)的后封片(19)的俯视图。参考以上附图。从附图1和附图2已可较清晰地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和积木式拼装情形。架板(1)一般用金属薄板冲压而成,宽度比日光灯管直径稍大,长度随日光灯管的长度而异。架板(1)左右两端开有矩形的架板凹口(5),宽度和长度应稍微大于左管座(2)及右管座(3)的宽度和长度,以便左管座(2)和右管座(3)能插入架板凹口(5)中。架板(1)左右两端各有两道相向的滑槽(4),为加工的方便并提高架板(1)的刚度可将架板(1)的前后两侧都压制出滑槽(4),滑槽(4)的宽度及高度应能插入左底座(6)和右底座(6’)。左管座(2)和右管座(3)用塑料或电木做成,左管座(2)和右管座(3)分别与后封片(18)连固,后封片(18)上置有铜簧片与日光灯管脚相连,当然亦可用圆弹簧张力接触相连。左管座(2)下连有左底座(6),右管座(3)下连有右底座(6’),左底座(6)和右底座(6’)都是具有能装置电子镇流器线路板及电子元件的空腔。左底座(6’)的右侧置有四个插孔(7)或插脚,右底座(6’)的左侧置有两个插孔(7’)或插脚,当置插脚时,则左插座(8)和右插座(9)则相应改为插口座。这些插孔或插脚,分别与电子镇流器线路及市电相接,与日光灯管构成电子镇流器日光灯回路。左插座(8)和右插座(9)用塑料注成,中部有孔通过锣钉可固定在架板(1)下,并连带架板(1)将整个电子日光灯支架固定在墙上。左插座(8)有四个插脚(10)或插孔,与左底座(6)的四个插孔(7)或插脚相配合、右插座(9)相通以便组成电子镇流器回路,其余两个插脚(7)与市电相接。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极为简单,先将左插座(8)和右插座(9)插入滑槽(4),然后将装置好电子镇流器的左管座(2)和右管座(3)插入滑槽(4)中即构成一支电子日光灯。本专利技术能在一般尺寸的电子元件条件下极容易把架板(1)的厚度做到2厘米左右。附图3和附图4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该实施例因增加了用塑料做成的左U形架(11)和右U形架(12)故左管座(2)的左底座(6)和右管座(3)的右底座(6’)较实施例1的较小,其余结构是一样的。左U形架(11)和右U形架(12)的结构形状相似,差别是左U形架(11)的插座定位槽(16)比右U形架(12)的插座定位槽(16’)较宽,因左插脚(8)比右插脚(9)尺寸较大些。滑槽(4)的宽度应能较密贴地插入左U形架(11)和右U形架(12)的前后两架边外侧。左U形架(11)和右U形架(12)的架边内侧宽度应能较密贴地插入左底座(6)和右底座(6’)的前后侧宽度,左U形架(11)的两架边至少有一架边设置定位孔(15),与左管座(6)设置的定位块(17)配合定位。右U形架(12)的两边至少有一架边设置定位孔(15’),与右管座(6’)设置的定位块(17’)配合定位。本实施例安装亦非常简单,将左插座(8)和插座(9)分别卡入插座定位槽(16)和(16’)内,左底座(6)和右底座(6’)分别推入左U形架(11)和右U形架(12)的U形架凹口(14)和(14’)内,将插脚(10)和插孔(7)对应插连,将定位块(17)与定位孔(15)、定位块(17’)与定位孔(15’)吻合定位,再分别将左管座(2)和右管座(3)推进架板(1)的两个凹口(5)中,左U形架(11)和右U形架(12)的两架边进入滑槽(4)内,用锣钉穿左插座(8)和右插座(9)置有的中部孔与架边(1)相座位置的孔并固定在墙上,整个安装即可完成。权利要求1.积木式超薄电子日光灯支架,由架板(1)、左管座(2)和右管座(3)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架板(1)的左右两端各置有两道分别能插入左管座(2)和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积木式超薄电子日光灯支架,由架板(1)、左管座(2)和右管座(3)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架板(1)的左右两端各置有两道分别能插入左管座(2)和右管座(3)的左底座(6)和右底座(6’)的前后侧的滑槽(4),左底座(6)和右底座(6’)都具有能内置电子镇流器线路板或电子元件的空腔,左底座(6)的右侧面置有一个以上插孔(7)或插脚,右底座(6’)的左侧置有一个以上插孔(7’)或插脚,具有定位于架板(1)的分别置有插脚(10)或插口和插脚(10’)或插口且与插孔(7)或插脚和插孔(7’)或插脚连通的左插座(8)和右插座(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澄
申请(专利权)人:潘世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