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92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内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设有隔热层与连接法兰,能够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保温、消声吸音、防潮、漏风量小、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性价比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在各类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防排烟等高温环境下的通风管道系统中,并能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可在1000℃的高温下连续运行大于1h工作正常,确保了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使得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采用特制复合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小,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fire-resistant and heat preservation ventilation pipe for smoke control and exha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
,具体为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当流体的流量已知时,管径的大小取决于允许的流速或允许的摩擦阻力(压力降),流速大时管径小,但压力降值增大。因此,流速大时可以节省管道基建投资,但泵和压缩机等动力设备的运行能耗费用增大。此外,如果流速过大,还有可能带来一些其他不利的因素。因此管径应根据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其他技术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目前市面广泛使用的管道涉及到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基本上都采用单层铁皮加岩棉材料复合达成,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1、当火灾发生时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无法承受高温气流而损坏坍塌,导致防排烟系统功能失灵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2、防排烟管道内外层无法达到隔热温度要求;以上两种最大根源就在于结构设计和隔热材料不合理所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保温、消声吸音、防潮、漏风量小、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性价比合理等优点,解决了防排烟管道内外层无法达到隔热温度要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内圈。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八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组。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表面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内壁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四保温层。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底部与第二保温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底部与第三保温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保温层的底部与第四保温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多层纳米气凝胶毡与硅酸铝复合的隔热设计组合方式。(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通过金属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是采用内外双层金属管壳、中间采用耐高温1000℃的隔热保温防护层,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保温、消声吸音、防潮、漏风量小、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性价比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在各类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防排烟等高温环境下的通风管道系统中。2、该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通过金属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表面设置有通孔,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的所有材料均采用不燃A级材料,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可在1000℃的高温下连续运行大于1h工作正常,确保了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系统的可靠性。3、该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通过所述金属外壳内壁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第四保温层,使得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采用特制复合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小,隔热效率高,风管内温度为1000℃,时,风管的表面温度小于80℃。4、该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通过所述隔热层的材料为多层纳米气凝胶毡与硅酸铝复合的隔热设计组合方式,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内部由多孔性超细隔热材料复合制成,起到管式消声器的作用,尤其是它的二次噪声很小,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可减少或者完全省掉庞大笨重的消声器,对降低工程内部环境消声有良好的效果。5、该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通过所述隔热层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有良好的强度性和耐疲劳性,能有效的缓解系统在运行中产生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的内部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的金属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外壳;2、隔热层;3、金属内圈;4、连接件;5、加强筋;6、连接法兰;7、通孔;8、第一保温层;9、第二保温层;10、第三保温层;11、第四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包括金属外壳1,金属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2,隔热层2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内圈3。进一步的,隔热层2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5,提高了通风管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连接件4的数量为八组,加强筋5的数量为两组,使得该设备更加牢固。进一步的,金属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法兰6,连接法兰6的表面设置有通孔7,便于对该通风管道进行安装,降低了管道安装的难度,使用效果好。进一步的,金属外壳1内壁的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8,第一保温层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层9,第二保温层9的底部设置有第三保温层10,第三保温层10的底部设置有第四保温层11,在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内外层金属壳体之间加装特制高密A级耐火隔热保温材料,隔离风管内外壳之间的热量传导,达到风管的耐火保温功能。进一步的,第一保温层的底部8与第二保温层9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保温层9的底部与第三保温层10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保温层10的底部与第四保温层11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阐述了保温层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该设备的保温效果好。进一步的,隔热层2的材料为多层纳米气凝胶毡与硅酸铝复合的隔热设计组合方式,隔热效率高的隔热复合材料,有效的隔离了热量传导和扩散,确保了风管内外风管温差的有效隔离。工作原理:通过金属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2,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是采用内外双层金属管壳、中间采用耐高温1000℃的隔热保温防护层,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保温、消声吸音、防潮、漏风量小、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性价比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在各类空调通风系统中的防排烟等高温环境下的通风管道系统中,通过金属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法兰6,所述连接法兰6的表面设置有通孔7,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的所有材料均采用不燃A级材料,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可在1000℃的高温下连续运行大于1h工作正常,确保了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包括金属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内圈(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包括金属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的内壁设置有金属内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数量为八组,所述加强筋(5)的数量为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排烟耐火保温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法兰(6),所述连接法兰(6)的表面设置有通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福张瑞冯凯彭少柯刘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道地铁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