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79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将碘值为8~35的棕榈油硬酯精进行随机酯交换后,与油酸或其非甘油酯进行非特异性酶促酯交换,所述酶促反应体系的水含量小于0.1%;分离去除棕榈酸或棕榈酸非甘油酯的酯,得到含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组合物。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含有OPO甘油三酯组合物,其组成按重量计,OPO为40~52%,Sn‑2为52~65%,PPP%<8%;符合国标规定的OPO产品中二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含量要大于52%,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含量(以C52计)要高于40%的要求。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1,3-dioleate-2-palmitate triglyceride composition by non positioning enzy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替代人乳脂肪油脂的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俗称OPO)是母乳脂肪的主要特征成分。目前,OPO多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实现从总脂肪酸的组成、Sn-2位脂肪酸组成及OPO含量上尽可能与母乳接近。目前,生产含有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组合物的较为普遍的方法为:(1)提供Sn-2位富含棕榈酸的油脂;(2)提供油酸酰基供体,该供体可以是油酸、油酸甲酯或油酸乙酯等油酸的脂肪酸非甘油三酯的酯;(3)最后,在1,3位选择性酶(特异性脂肪酶)催化作用下,完成定向酯交换反应,合成OPO甘油三酯,其中,特异性脂肪酶催化的定向酯交换反应的本质为不饱和脂肪酸对Sn-2位富含棕榈酸的油脂中的Sn-1/3位脂肪酸的取代反应,同时不影响Sn-2位脂肪酸的组成。而非1,3位特异性脂肪酶作用下的甘三酯分子间或分子内的酰基再分配按概率随机分布,因此,在经过随机酯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n(1)将碘值为8~35的棕榈油硬酯精进行随机酯交换;/n(2)将步骤(1)随机酯交换后的棕榈油硬酯精和油酸或其非甘油酯进行酶促酯交换,所述酶促反应体系的水含量小于0.1%;分离去除棕榈酸或棕榈酸非甘油酯的酯,得到含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组合物;/n其中,酶促酯交换反应所用的酶为非1,3位特异性脂肪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6 CN 20181077888561.一种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
(1)将碘值为8~35的棕榈油硬酯精进行随机酯交换;
(2)将步骤(1)随机酯交换后的棕榈油硬酯精和油酸或其非甘油酯进行酶促酯交换,所述酶促反应体系的水含量小于0.1%;分离去除棕榈酸或棕榈酸非甘油酯的酯,得到含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组合物;
其中,酶促酯交换反应所用的酶为非1,3位特异性脂肪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酶促反应体系的水含量小于0.1%的工艺步骤,包括:
将步骤(1)随机酯交换后的棕榈油硬酯精、非1,3位特异性脂肪酶和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于60~70℃抽真空脱水,控制真空度<1000Pa,抽真空1~3小时;或,
将步骤(1)随机酯交换后的棕榈油硬酯精和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于150~160℃条件下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2kPa~20kPa,抽真空0.5~1小时;而后将体系降温至70℃以下,加入非1,3位特异性脂肪酶;或,
将步骤(1)随机酯交换后的棕榈油硬酯精和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于150~160℃条件下,惰性气体分压控制体系水含量小于0.1%后,将体系降温至70℃以下,加入非1,3位特异性脂肪酶;其中,每100克物料量的惰性气体的流量控制为10~100ml/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非定位酶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促反应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反应体系的水含量为0.01~0.05%,所述酶促反应温度为55~60℃,以测定棕榈酸甘油三酯占总甘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志坚叶长青黄镇平徐胜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贝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