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71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浇注料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电熔棕刚玉50~70份,电熔致密刚玉5~15份,碳化硅10~20份,水泥1~3份,硅微粉1~3份,碳黑1.5~3份,活性氧化铝微粉5~8份,纳米氧化铝粉1~3份,抗氧化剂1.5~3份,复合防爆剂1~3份,复合减水剂0.1~0.3份,其中纳米氧化铝粉粒径为50~80nm。该浇注料生产及施工工艺简单,纳米氧化铝粉在浇注料中均匀分散,所得浇注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冲刷性能、耐渣铁化学侵蚀性和抗热震稳定性能,使用寿命高,易于推广。

A kind of castable with nano alumina for blast furnace tap ho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浇注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炉出铁沟是高温铁水和熔渣自高炉炉内流出到铁水罐的通道,主要由主铁沟、支铁沟、渣沟、撇渣器及摆动溜槽组成。目前,高炉出铁沟工作层都是采用Al2O3-SiC-C质浇注料,Al2O3-SiC-C质浇注料具有强度高、耐冲刷、抗热震和使用寿命较长等特点,同时碳和碳化硅的高导热性、低膨胀率和渣非润湿性都赋予此材料体系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从而广泛应用于高炉出铁沟系统。近年来,随着高炉冶炼技术的发展,冶炼强度不断加大,高炉出铁沟耐火材料使用条件越来越苛刻,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提高高炉出铁沟浇注料的使用性能,国内外学者纷纷通过优化基质来改善其使用性能。如专利号:CN201110044222.X“一种新型主铁沟浇注料”专利技术,公开了以改性纳米碳粉取代沥青,提高其抗氧化性能和残炭率,还能改善烘烤时抗爆裂性能,但其抗热震性能不太理想;专利号:CN201210281186.3“一种大于2500m3高炉主铁沟浇注料”专利技术,公开了加入锌铝尖晶石粉、纳米级硅酸锆、氧化锆空心球并以二氧化硅溶胶悬浮液做纳米结合剂,提高了浇注料的热震稳定性,但相应生产成本也提高不少,且抗氧化性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专利号:CN101767999A“纳米Al2O3、SiC薄膜包裹碳的Al2O3-MA-SiC-C质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技术,公开了用Al2O3和SiC薄膜包裹碳的并且用Al(OH)3和Mg(OH)2复合悬浮液作为纳米陶瓷结合剂制作的Al2O3-MA-SiC-C质耐火浇注料,通过原位反应生产尖晶石,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及抗渣铁侵蚀性能,但其生产工艺、现场施工工艺均比较复杂,且原位反应生产尖晶石的量很难控制,如过多的生成尖晶石则对浇注料的抗渣铁性能不利。随着冶炼技术进步的不断提高,通铁时间延长,出铁间隔时间短,增大了出铁沟耐火材料的侵蚀破坏程度,对高炉出铁沟用耐材提出了长寿命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研发出一种综合使用性能好,寿命长,制备方法简单的新型高炉出铁沟浇注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冲刷性能、耐渣铁化学侵蚀性和抗热震稳定性能,使用寿命长,其生产及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电熔棕刚玉50~70份,电熔致密刚玉5~15份,碳化硅10~20份,水泥1~3份,硅微粉1~3份,碳黑1.5~3份,活性氧化铝微粉5~8份,纳米氧化铝粉1~3份,抗氧化剂1.5~3份,复合防爆剂1~3份,复合减水剂0.1~0.3份,其中纳米氧化铝粉粒径为50~80nm。按上述方案,所述电熔棕刚玉中,Al2O3≥95%、C≤0.08%,分为8~5mm、5~3mm和3~1mm三个粒度等级,三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35~47:25~30:28~35。按上述方案,所述电熔致密刚玉中,Al2O3≥98%,分为1~0.075mm和0.075~0.04mm两个粒度等级,两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40~60:40~60。按上述方案,所述碳化硅由粒径中,SiC≥95%,分为1~0.075mm、0.075~0.046mm和0.046~0.02mm三个粒度等级,三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50~60:25~35:15~25。按上述方案,所述水泥为纯铝酸钙水泥,其Al2O3含量大于70%。按上述方案,所述硅微粉中,SiO2≥96%。按上述方案,所述碳黑中,碳含量大于99%,粒度小于2um。按上述方案,所述活性氧化铝中,Al2O3含量大于99%,粒度小于2um。按上述方案,所述纳米氧化铝中,Al2O3含量大于99%。按上述方案,所述抗氧化剂为金属硅粉、碳化硼、硼化锆中的至少两种。按上述方案,所述复合防爆剂为金属铝粉、乳酸铝、防爆纤维中的至少两种。按上述方案,所述复合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萘磺酸盐、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中的至少两种。一种上述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将1~3份纳米氧化铝粉与1.5~3份碳黑进行预混,混合时间大于15min。b)将步骤a)中的预混合粉与电熔棕刚玉50~70份,电熔致密刚玉5~15份,碳化硅10~20份,水泥1~3份,硅微粉1~3份,活性氧化铝微粉5~8份,抗氧化剂1.5~3份,复合防爆剂1~3份,复合减水剂0.1~0.3份投入到强制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0-20min,使所有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即得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本专利技术在高炉出铁沟浇注料中添加粒径为50~80nm的纳米氧化铝粉,纳米氧化铝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填充颗粒间隙,促进烧结,降低浇注料的加水量,提高致密度和强度,大大改善浇注料的作业性能和使用性能;此外,在高温条件下,纳米氧化铝粉可与硅微粉或SiC氧化后生成的SiO2发生反应生成莫来石,改善浇注料的抗热震性及抗冲刷性能;纳米氧化铝粉还能为水泥水化提供较多的成核点,促进铝酸钙水泥的水化,这对浇注料在单铁口或双铁口的高炉进行快速热修非常有利,可以大大缩短浇注料的硬化时间,便于高炉快速投入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含有粒径为50~80nm的纳米氧化铝粉,与浇注料中其他组分配合,使得浇注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冲刷性能、耐渣铁化学侵蚀性和抗热震稳定性能,使用寿命高,易于推广。2.本专利技术高炉出铁沟浇注料中纳米氧化铝粉掺入量小,成本低,对浇注料性能提升明显。3.本专利技术采用碳黑替代球状沥青,球状沥青软化点低,在烘烤时易冒黄烟,而碳黑软化点高,烘烤时不易冒烟,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生产及施工工艺简单,其中将纳米氧化铝与碳黑预先混合,因纳米氧化铝粒径小、比表面活性大,可使其均匀吸附在碳黑颗粒表面,保护碳黑不被氧化,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而纳米氧化铝可在碳黑表面均匀分布,不易团聚,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纳米氧化铝的改性作用,减少了纳米氧化铝掺入量,降低了成本;而碳素材料与渣的润湿性差,抗渣性能好,因而制备的浇注料抗渣性能也得到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以下各实施例中,所用原料指标为:电熔棕刚玉中,Al2O3≥95%、C≤0.08%,分为8~5mm、5~3mm和3~1mm三个粒度等级,三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45:27:28。电熔致密刚玉中,Al2O3≥98%,分为1~0.075mm和0.075~0.04mm两个粒度等级,两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55:45。碳化硅中,S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电熔棕刚玉50~70份,电熔致密刚玉5~15份,碳化硅10~20份,水泥1~3份,硅微粉1~3份,碳黑1.5~3份,活性氧化铝微粉5~8份,纳米氧化铝粉1~3份,抗氧化剂1.5~3份,复合防爆剂1~3份,复合减水剂0.1~0.3份;其中所述纳米氧化铝粉粒径为50~8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电熔棕刚玉50~70份,电熔致密刚玉5~15份,碳化硅10~20份,水泥1~3份,硅微粉1~3份,碳黑1.5~3份,活性氧化铝微粉5~8份,纳米氧化铝粉1~3份,抗氧化剂1.5~3份,复合防爆剂1~3份,复合减水剂0.1~0.3份;其中所述纳米氧化铝粉粒径为50~8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熔棕刚玉中,Al2O3≥95%、C≤0.08%,分为8~5mm、5~3mm和3~1mm三个粒度等级,三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35~47:25~30:28~35;所述电熔致密刚玉中,Al2O3≥98%,分为1~0.075mm和0.075~0.04mm两个粒度等级,两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40~60:4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由粒径中,SiC≥95%,分为1~0.075mm、0.075~0.046mm和0.046~0.02mm三个粒度等级,三个粒度等级对应质量比为50~60:25~35:15~25;所述硅微粉中,SiO2≥9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纳米氧化铝的高炉出铁沟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纯铝酸钙水泥,其Al2O3含量大于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见林邵荣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