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内腔挤出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出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内腔挤出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墙板一般采用挤出模具加工成型,当塑料墙板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结构时,通常在需要将口模内的型芯设置成两层或两层以上,例如当墙板具有三层结构时,需要将型芯设置成两层,两层型芯的相对面之间挤出的塑料板作为塑料墙板的中间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挤出模具的进料口和挤出口之间的流道具有一定的长度,胶料在流道中运动时会受到流道内壁的摩擦阻力,使得流道中心的流速与流道边缘的流速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挤出的塑料墙板的每一层的胶料质量差异较大。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本部分中所提供的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层内腔挤出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挤出的塑料墙板的每一层的胶料质量差异较大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层内腔挤出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挤出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内腔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挤出槽、所述模具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料槽,所述挤出槽与模具本体的外壁连通的一端为挤出口,所述进料槽与模具本体的外壁连通的一端为进料口,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并排布置第一外板流道、第二外板流道及中间板流道,所述中间板流道至少设置有一个,且所述中间板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板流道与所述第二外板流道之间,所述第一外板流道、第二外板流道及中间板流道均一端与所述挤出槽远离所述挤出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外板流道、第二外板流道及中间板流道均另一端与所述进料槽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内腔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挤出槽、所述模具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料槽,所述挤出槽与模具本体的外壁连通的一端为挤出口,所述进料槽与模具本体的外壁连通的一端为进料口,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并排布置第一外板流道、第二外板流道及中间板流道,所述中间板流道至少设置有一个,且所述中间板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板流道与所述第二外板流道之间,所述第一外板流道、第二外板流道及中间板流道均一端与所述挤出槽远离所述挤出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外板流道、第二外板流道及中间板流道均另一端与所述进料槽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内腔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流道内设置有限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内腔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内腔挤出模具还包括型芯,所述型芯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置于所述挤出槽远离所述挤出口的一端,且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模具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中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芯体流道,所述芯体流道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板流道连通、所述芯体流道的另一端相对所述挤出口布置;所述安装块相背的两个外壁一一对应与所述挤出槽的两个相对面之间合围形成第一芯体外流道、第二芯体外流道,所述第一芯体外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板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芯体外流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挤出口的一端,所述第二芯体外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外板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芯体外流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挤出口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内腔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外流道的中间区域的厚度小于其两侧区域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友军,张家权,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鸿达塑料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