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39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包括活塞缸、成型器,所述活塞缸内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活塞缸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活塞缸下侧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一个进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保温输送管。有益效果在于:1、可以通过厚度调节板的用来调节产品的厚度,也可控制产品的层数;2、采用定量活塞缸进行挤压成型,可以控制原料的用量;3、可以利用空气压力对保温输送管内部的残余原料进行清理,避免堵塞影响下次使用,简单方便。

A kind of multi-layer coextrusion high resistance diaphragm multi-layer coextrusion once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层共挤高阻隔膜成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工业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塑料软包装在食品、医药、电子工业、军事工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聚合物复合共挤出工艺是一种使用数台挤出机分别供给不同的熔融料流,在一个复合机头内汇合共挤出得到多层复合型材(片材。膜)的加工过程。复合共挤出可以使得制品兼有几种不同材料的优良特性,在特性上进行互补,从而得到特殊要求的性能和外观。聚合物复合膜生产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制品成本,简化流程、减少设备投资。现有的复合共挤出设备使用时不能控制每种材料的添加量,而且不同厚度的材料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加工,提高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包括活塞缸、成型器,所述活塞缸内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活塞缸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活塞缸下侧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一个进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保温输送管,所述保温输送管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成型器,所述成型器上设置有挤入孔,所述成型器侧壁上设置有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上设置有磁力调节旋钮,所述成型器内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设置有厚度调节板。上述结构中,根据共挤出的膜的层数和厚度将所述厚度调节板插入所述成型腔内,并利用所述电磁吸盘产生磁力吸附所述厚度调节板完成固定,通过所述磁力调节旋钮可以调节所述电磁吸盘的磁力大小,避免造成磁力过大或过小影响原料的挤出成型,所述厚度调节板插入时可以将不需要使用的所述挤入孔堵塞,避免材料从所述挤入孔回流到所述保温输送管内,将不同的进料管连接到不同的原料输送管上,使用时通过驱动气缸带动活塞杆移动进而带动推板在驱动气缸内移动,通过产生的负压将原料吸入所述活塞缸内,挤压时,所述驱动气缸带动所述推板移动将材料通过所述保温输送管送入所述成型腔内完成挤出成型,并控制不同所述驱动气缸的速度控制材料的用量,挤出时,可以控制所述三通控制阀启动使得过滤后的空气进入所述活塞缸内,利用空气压力将所述保温输送管内残留的材料挤出,避免所述保温输送管内材料凝固堵塞管道,影响下次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挤入孔成型在所述成型器端部,所述挤入孔连通到所述成型腔内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厚度调节板插接在所述成型腔内部并利用所述电磁吸盘的磁力固定,每块所述厚度调节板的厚度为零点一毫米,所述厚度调节板的两端与所述成型腔接触处的缝隙小于十微米。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电磁吸盘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成型器两侧,所述磁力调节旋钮镶嵌在所述电磁吸盘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保温输送管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挤入孔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温输送管另一端通过箍环与所述出料管成型为一体,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活塞缸焊接为一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进料管焊接在所述活塞缸侧壁上,所述三通控制阀通过管箍安装在所述进料管上,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空气过滤器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缸内,所述推板与所述活塞缸内壁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焊接在所述推板上,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缸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活塞杆通过连接套与所述驱动气缸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可以通过厚度调节板的用来调节产品的厚度,也可控制产品的层数;2、采用定量活塞缸进行挤压成型,可以控制原料的用量;3、可以利用空气压力对保温输送管内部的残余原料进行清理,避免堵塞影响下次使用,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主视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活塞缸内部结构简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的成型器内部结构简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驱动气缸;2、活塞缸;3、空气过滤器;4、三通控制阀;5、进料管;6、出料管;7、保温输送管;8、挤入孔;9、成型器;10、电磁吸盘;11、磁力调节旋钮;12、活塞杆;13、连接套;14、成型腔;15、厚度调节板;16、推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包括活塞缸2、成型器9,活塞缸2内部设置有推板16,推板16一侧设置有活塞杆12,活塞杆12端部设置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上设置有驱动气缸1,活塞缸2下方设置有出料管6,活塞缸2下侧方设置有进料管5,进料管5上设置有三通控制阀4,三通控制阀4一个进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3,出料管6上设置有保温输送管7,保温输送管7另一端设置有成型器9,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成型器,所述活塞缸内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活塞缸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活塞缸下侧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一个进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保温输送管,所述保温输送管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成型器,所述成型器上设置有挤入孔,所述成型器侧壁上设置有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上设置有磁力调节旋钮,所述成型器内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设置有厚度调节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成型器,所述活塞缸内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一侧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活塞缸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活塞缸下侧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一个进口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保温输送管,所述保温输送管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成型器,所述成型器上设置有挤入孔,所述成型器侧壁上设置有电磁吸盘,所述电磁吸盘上设置有磁力调节旋钮,所述成型器内部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设置有厚度调节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入孔成型在所述成型器端部,所述挤入孔连通到所述成型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高阻隔膜多层共挤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调节板插接在所述成型腔内部并利用所述电磁吸盘的磁力固定,每块所述厚度调节板的厚度为零点一毫米,所述厚度调节板的两端与所述成型腔接触处的缝隙小于十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章建程何思远侯建设张佳佳张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