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325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电路板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主动辊以及至少两个吸干辊,机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主动辊以及吸干辊的长条安装块,长条安装块开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槽,主动辊的两端均转动承载于U型槽,吸干辊的两端均设有套筒,且吸干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套筒内,套筒可沿竖直方向移出或移进U型槽内;套筒上设有压紧块,压紧块用于抵触套筒,且压紧块可沿U型槽上下滑移;长条安装块与压紧块之间设有调节组件,以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力。本申请可调节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压力,有利于增强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吸干效果。

A drying roller assembly for developing or etch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
本技术涉及柔性电路板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
技术介绍
显影过程是柔性电路板生产的一个重要过程,有干膜显影和湿膜显影之分,大体过程为在显影机中入板、显影、循环水洗、加压水洗、清水洗、吸干、烘干和插架。柔性电路板在经过清水洗这个工序之后,一般需要通过吸干辊组件吸干柔性电路板上的水,然后再进入进一步烘干工序。现有技术中的吸干辊组件,如图1所示,吸干辊组件安装于机架1上,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将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传送至吸干辊组件的传送辊。吸干辊组件一般包括驱动电机3、主动辊104以及吸干辊2,吸干辊2以及主动辊10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机架1,驱动电机3驱动主动辊104转动,吸干辊2作为从动辊,吸干辊2一般由压辊21以及套在压辊21上的吸水棉层(图中未示出)组成,当传送辊将清水洗后的柔性电路板传送至主动辊104与吸干辊2之间,此时的柔性电路板经过水洗的表面朝向吸干辊2,当驱动电机3驱动主动辊104转动时,主动辊104使得柔性电路板移动,而柔性电路板摩擦驱动吸干辊2转动,使得吸干辊2上的吸水棉层吸干柔性电路板上的水。在上述技术中,机架上一般设置有供吸干辊两端放置的放置槽,吸干辊转动连接于放置槽内,然而这种方式容易使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压力较小而导致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吸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可调节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压力,有利于增强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吸干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主动辊以及至少两个吸干辊,所述机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动辊以及所述吸干辊的长条安装块,所述长条安装块开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槽,所述主动辊的两端均转动承载于所述U型槽,所述吸干辊的两端均设有套筒,且所述吸干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可沿竖直方向移出或移进所述U型槽内;所述套筒上设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用于抵触所述套筒,且所述压紧块可沿所述U型槽上下滑移;所述长条安装块与所述压紧块之间设有调节组件,以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水洗后的柔性电路板被传送至吸干辊与主动辊之间,柔性电路板摩擦驱动吸干辊转动,使得吸干辊吸收柔性电路板上的水,在吸干辊转动的过程中,吸干辊的两端转动连接于套筒内,此时调节组件使得压紧块压紧套筒,进而使得吸干辊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贴合柔性电路板;调节组件与压紧块配合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调节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吸干效果。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杆、设于所述导向杆的弹性件、连接板以及至少两个锁紧件,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设于所述压紧块背离所述套筒的一侧,所述连接板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且所述连接板可沿所述导向杆上下滑移,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压紧块之间,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长条安装块上并可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作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使得连接板沿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弹性件对压紧块的弹力,进而实现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力。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杆以及转动块,所述螺杆呈竖直设置,且所述螺杆的底部固设于所述长条安装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并可抵触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以限制所述连接板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力时,工作人员先驱动转动块转动,使得转动块不再抵触于连接板上,下一步工作人员再移动连接板,实现调节弹性件对压紧块的压紧力,从而实现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力,当完成调节后,工作人员再驱动转动块转动直至转动块抵触于连接板,进而限制连接板移动,螺杆与转动块配合,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为蝶型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块为蝶型螺母设置,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驱动转动块转动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弹力弹簧的另一端固设于所述压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移动连接板使得弹力弹簧拉伸或压缩,进而通过调节弹力弹簧对压紧块的压紧力来实现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力。优选的,每个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一块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套设于同侧的所述导向杆上并可沿所述导向杆上下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设置有一块,且该连接板均套设于同侧的导向杆上,使得工作人员可同步调节弹力弹簧对压紧块的压紧力,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便利性。优选的,所述压紧块用于抵触所述套筒的端面为与所述套筒相适配抵接的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块用于抵接套筒的端面为弧面设置,有利于增大压紧块与套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效果。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一端为供所述吸干辊插入的插入端,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与所述套筒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块设置,有利于防止吸干辊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左右偏移。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调节组件与压紧块配合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调节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吸干辊对柔性电路板的吸干效果;2、当需要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作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使得连接板沿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弹性件对压紧块的弹力,进而实现调节压紧块对套筒的压紧力;3、连接板设置有一块,且该连接板均套设于同侧的导向杆上,使得工作人员可同步调节弹力弹簧对压紧块的压紧力,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干辊、套筒以及防脱块的装配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01、从动传送辊;102、长条安装块;103、U型槽;104、主动辊;2、吸干辊;21、压辊;22、吸水棉层;23、套筒;3、驱动电机;31、联动杆;32、主动锥齿轮;33、从动锥齿轮;34、从动齿轮;4、压紧块;5、导向杆;6、连接板;71、螺杆;72、转动块;8、弹性件;9、防脱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参见图2,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主动辊104以及至少两个吸干辊2,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辊104与吸干辊2均设置有四个。主动辊104与吸干辊2在竖直方向上并列设置,且主动辊104与从动辊之间存在供柔性电路板通过的空间。吸干辊2由压辊21以及套在压辊21上的吸水棉层22组成。吸水棉层22用于吸收柔性电路板的水。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辊104以及传送辊转动的驱动电机3,驱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主动辊(104)以及至少两个吸干辊(2),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动辊(104)以及所述吸干辊(2)的长条安装块(102),所述长条安装块(102)开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槽(103),所述主动辊(104)的两端均转动承载于所述U型槽(103),所述吸干辊(2)的两端均设有套筒(23),且所述吸干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23)内,所述套筒(23)可沿竖直方向移出或移进所述U型槽(103)内;所述套筒(23)上设有压紧块(4),所述压紧块(4)用于抵触所述套筒(23),且所述压紧块(4)可沿所述U型槽(103)上下滑移;所述长条安装块(102)与所述压紧块(4)之间设有调节组件,以调节压紧块(4)对套筒(23)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主动辊(104)以及至少两个吸干辊(2),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主动辊(104)以及所述吸干辊(2)的长条安装块(102),所述长条安装块(102)开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槽(103),所述主动辊(104)的两端均转动承载于所述U型槽(103),所述吸干辊(2)的两端均设有套筒(23),且所述吸干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23)内,所述套筒(23)可沿竖直方向移出或移进所述U型槽(103)内;所述套筒(23)上设有压紧块(4),所述压紧块(4)用于抵触所述套筒(23),且所述压紧块(4)可沿所述U型槽(103)上下滑移;所述长条安装块(102)与所述压紧块(4)之间设有调节组件,以调节压紧块(4)对套筒(23)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影或蚀刻生产线的吸干辊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杆(5)、设于所述导向杆(5)的弹性件(8)、连接板(6)以及至少两个锁紧件,所述导向杆(5)的底端固设于所述压紧块(4)背离所述套筒(23)的一侧,所述连接板(6)套设于所述导向杆(5),且所述连接板(6)可沿所述导向杆(5)上下滑移,所述弹性件(8)设于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压紧块(4)之间,所述锁紧件设于所述长条安装块(102)上并可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6)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春李月安李朋陈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永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