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308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两个耳罩以及转动臂,转动臂包括连接头和连接轴,连接轴设有摩擦块,耳罩包括壳体和支座,支座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座,支撑座包括支板,支板上开通孔,支板背离耳机支架的一面于通孔的一侧凸设有弧形座,安装座上设有与弧形座配合形成供连接轴伸入之开孔的弧形块,弧形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供摩擦件配合置入的安装槽。当摩擦件放置在安装槽内时,连接轴与耳罩之间便存在阻尼,则耳罩相对耳机支架旋转得更平稳,而当耳罩旋转至合适角度后,由于阻尼的存在而使得耳罩与耳机支架相对定位,以便于耳罩更好地贴合人脸;另外将耳罩设为壳体配合结构,以便于摩擦件的安装。

head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头带耳机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而目前头戴式耳机在转动过程中都存在着转动不平稳、转动时连接杆力度过小及耳罩旋转时无法固定好旋转的角度等问题,导致用户在调节该种头戴式耳机的转动时,很难有转动平稳、顺畅以及相对阻尼的舒适感觉,佩戴使用整体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转动平稳差且难以定位旋转角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分别设于所述耳机支架两端的两个耳罩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耳机支架端部与对应所述耳罩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包括与所述耳机支架铰接的连接头和设于所述连接头一端沿所述耳机支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周向凸设有摩擦件,所述耳罩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支撑座和固定所述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耳机支架一侧的安装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板,所述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摩擦件伸入的通孔,所述支板背离所述耳机支架的一面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凸设有弧形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座配合形成供所述连接轴伸入之开孔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摩擦件配合置入的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摩擦件的外周面凸设有止位凸缘,所述弧形座的内侧面及所述通孔之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止位凸缘穿过的开槽,所述开槽沿该通孔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弧形座的内侧面上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供所述止位凸缘转动置入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开槽相连通,所述弧形块的两端面形成用于止挡所述止位凸缘以限定所述连接轴转动角度的止位面。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周向凸设有上摩擦环凸,所述摩擦环凸位于所述连接轴上靠近所述耳机支架的一端,所述摩擦环凸上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与所述止位凸缘对应的位置凸设有定位凸缘,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凸缘转动置入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一端与所述开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之间形成配合置于所述定位凸缘与所述止位凸缘之间的弧形支条。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块上于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耳机支架的一侧凸设有伸入所述开槽中的凸条,所述凸条位于所述开槽的端面。进一步,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的周向凸设有圆盘,所述支板上设有容置所述圆盘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支架靠近所述耳罩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头的容置槽,所述连接轴头内插装有转动轴,所述连接头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垂直于所述耳机支架延伸方向,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的侧面凸设有凸块,所述耳机支架内设有用于弹性抵顶所述凸块以定位所述连接头转动位置的弹片。进一步地,所述弹片包括用于抵持所述凸块的抵持条和与所述耳机支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抵持条的一端朝向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抵持条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凸块折弯形成有弧形挡凸,所述弧形挡凸的中部朝向背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凸起,所述凸块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呈弧形。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支架包括拱形架和滑动插装于所述拱形架两端的滑动臂,各所述转动臂与相应所述滑动臂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连接轴上设有摩擦件,而在支板上设有通孔,且支板背离耳机支架的一面于通孔的一侧凸设有弧形座,安装座上设有与弧形座配合使用的弧形块,弧形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配合置入的安装槽,这样当摩擦片放置在安装槽内时,连接轴与耳罩之间便存在的阻尼,则耳罩相对耳机支架旋转得更加平稳,而当耳罩相对耳机支架旋转至合适角度后,由于阻尼的存在而使得耳罩与耳机支架相对定位,以便于耳罩更好地贴合人脸;另外将耳罩设为壳体配合结构,以便于摩擦件的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1-耳机支架;11-容置槽;12-转动轴;13-弹片;14-滑动臂;15-拱形架;131-抵持条;132-连接板;133-弧形挡凸;2-耳罩;21-壳体;22-支座;23-支撑座;24-安装座;25-支板;241-弧形块;242-安装槽;243-止位面;244-凸条;251-通孔;252-弧形座;253-开槽;254-第一弧形槽;255-第二弧形槽;256-弧形支条;257-凹槽3-转动臂;31-连接头;32-连接轴;33-摩擦件;34-圆盘;35-摩擦环凸;311-凸块;331-止位凸缘;351-定位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耳机进行说明。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1、两个耳罩2及转动臂3。其中两个耳罩2分别设置在耳机支架1的两端,而转动臂3设置在各耳罩2和耳机支架1的端部,从而将耳机支架1与耳罩2连接在一起。该转动臂3包括连接头31和连接轴32,该连接轴32设于连接头31的一端且沿着耳机支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头31与耳机支架1转动连接,从而使耳罩23相对耳机支架1折叠,以缩小该头戴式耳机的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分别设于所述耳机支架两端的两个耳罩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耳机支架端部与对应所述耳罩的转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包括与所述耳机支架铰接的连接头和设于所述连接头一端沿所述耳机支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周向凸设有摩擦件,所述耳罩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支撑座和固定所述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耳机支架一侧的安装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板,所述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摩擦件伸入的通孔,所述支板背离所述耳机支架的一面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凸设有弧形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座配合形成供所述连接轴伸入之开孔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摩擦件配合置入的安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支架、分别设于所述耳机支架两端的两个耳罩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耳机支架端部与对应所述耳罩的转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包括与所述耳机支架铰接的连接头和设于所述连接头一端沿所述耳机支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周向凸设有摩擦件,所述耳罩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支座,所述支座包括支撑座和固定所述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耳机支架一侧的安装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板,所述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摩擦件伸入的通孔,所述支板背离所述耳机支架的一面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凸设有弧形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座配合形成供所述连接轴伸入之开孔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摩擦件配合置入的安装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的外周面凸设有止位凸缘,所述弧形座的内侧面及所述通孔之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止位凸缘穿过的开槽,所述开槽沿该通孔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弧形座的内侧面上对应所述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供所述止位凸缘转动置入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开槽相连通,所述弧形块的两端面形成用于止挡所述止位凸缘以限定所述连接轴转动角度的止位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周向凸设有上摩擦环凸,所述摩擦环凸位于所述连接轴上靠近所述耳机支架的一端,所述摩擦环凸上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与所述止位凸缘对应的位置凸设有定位凸缘,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凸缘转动置入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一端与所述开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之间形成配合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湘青吴海全唐忠辉彭久高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