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充电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37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3
本技术属于耳机充电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耳机充电仓,包括壳体和转动组件,壳体包括底壳和盖壳,转动组件包括轴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上的弹性部;其中,底壳和盖壳中其中一个的边沿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另一个的边沿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盖壳和底壳通过轴组件穿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以相对于轴组件转动连接;且在轴组件的轴向,弹性部面向第一连接件的一侧与第一连接件相抵接,以使盖壳和底壳之间的转动为阻尼转动。该耳机充电仓在盖壳打开或闭合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顺滑而富有阻尼的触感,从而增强用户的使用感知和体验感,还能避免因误触造成盖壳误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充电仓,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仓。


技术介绍

1、耳机充电仓是一种用于存放无线耳机、及为无线耳机充电的设备,耳机充电仓大多是翻盖类,其通过在充电仓盖和主体设置转轴结构,实现充电仓盖的开合。

2、现有的耳机充电仓在上盖采用插销钉或弹簧作为转轴结构以使上盖翻转,然而,在翻盖过程中,用户对翻盖动作的感知和体验感不佳且经常容易因误触而使上盖被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耳机充电仓的翻盖动作的使用感知和体验感不佳,容易出现因误触而使上盖被打开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充电仓,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所述耳机充电仓包括:壳体和转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盖壳,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轴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弹性部;其中,所述底壳和所述盖壳中其中一个的边沿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个的边沿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盖壳和所述底壳通过所述轴组件穿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以相对于所述轴组件转动连接;且在所述轴组件的轴向,所述弹性部面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接,以使所述盖壳和所述底壳之间的转动为阻尼转动。

4、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盖壳的边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壳的边沿上。

5、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均设置有1个所述弹性部和1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上。

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所述盖壳相对于所述底壳转动时,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弹性部转动卡接,以形成转动档位感。

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底壳的边沿凹设有转动槽,所述盖壳的边沿凸设有与所述转动槽相适配的转动部,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轴组件,所述转动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件。

8、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转动槽的槽底与所述转动部的底部呈v型设置,以便所述转动部在所述转动槽内转动。

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用于安置耳机,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底壳间形成有转动空间,以供所述盖壳的所述转动部转动。

1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于所述转动组件的相对一侧,所述盖壳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壳其中一者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另一者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盖壳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

1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轴组件还包括两个转动轴,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插槽,各所述转动轴顺次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插槽,以使所述盖壳和所述底壳转动连接。

1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连杆一体成型而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充电仓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4、该耳机充电仓的盖壳和底壳通过轴组件穿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以相对于轴组件转动连接,使得盖壳能够顺滑地打开或闭合底壳。另外,该耳机充电仓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弹性部,在轴组件的轴向上,弹性部面向第一连接件的一侧与第一连接件相抵接,使得盖壳和底壳之间的转动为阻尼转动,在盖壳打开或闭合的过程中形成顺滑而富有阻尼的触感,从而增强用户的使用感知和体验感;另外,形成的阻尼感能够提供平稳和控制感好的开合操作,使盖壳在打开和关闭时更加平滑,还能够避免因误触造成盖壳误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仓包括壳体和转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盖壳,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轴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弹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盖壳的边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壳的边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均设置有1个所述弹性部和1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所述盖壳相对于所述底壳转动时,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弹性部转动卡接,以形成转动档位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边沿凹设有转动槽,所述盖壳的边沿凸设有与所述转动槽相适配的转动部,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轴组件,所述转动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件。</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的槽底与所述转动部的底部呈V型设置,以便所述转动部在所述转动槽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用于安置耳机,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底壳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底壳间形成有转动空间,以供所述盖壳的所述转动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转动组件的相对一侧,所述盖壳的内壁面和所述内壳其中一者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另一者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盖壳盖合于所述底壳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互磁吸。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组件还包括两个转动轴,各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插槽,各所述转动轴顺次插接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插槽,以使所述盖壳和所述底壳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连杆一体成型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仓包括壳体和转动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盖壳,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轴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弹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盖壳的边沿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底壳的边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均设置有1个所述弹性部和1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两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在所述盖壳相对于所述底壳转动时,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弹性部转动卡接,以形成转动档位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边沿凹设有转动槽,所述盖壳的边沿凸设有与所述转动槽相适配的转动部,所述转动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轴组件,所述转动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久高吴海全詹日权师瑞文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