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185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包括支撑杆、馈源组件、四个主天线面和四个副天线面。其中,主天线面与支撑杆的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以在靠近支撑杆的收缩位置和远离支撑杆的张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主天线面的转动轴线与支撑杆垂直;副天线面被构造为能够与主天线面完全重叠,且收缩定位部能够与收缩固定部可分离的配合;当主天线面位于张开位置时,副天线面的两个圆周侧能够与相邻的两个主天线面重叠,且张开定位部与两个主天线面上的张开固定部可分离的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
技术介绍
卫星通信在许多场合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常用的卫星通信站体积大,重量大,携带困难。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出现了卫星便携通信站,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其中,为了使卫星便携通信站的体积便于携带,其天线通常被设置成折叠式。卫星便携通信站中伞型的天线由于其较好的便携性和易操作性,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为了确保伞型的天线能够顺利收缩和张开,其天线面由金属丝编织而成。但是,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天线面在多次开合后,容易产生破裂。并且,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天线面存在通信效果欠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馈源组件,所述馈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四个主天线面,所述主天线面为扇形,所述主天线面的圆心角为60°,四个所述主天线面围绕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端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n馈源组件,所述馈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n四个主天线面,所述主天线面为扇形,所述主天线面的圆心角为60°,四个所述主天线面围绕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端等间距布置,所述主天线面上设置有收缩固定部和张开固定部;以及/n四个副天线面,所述副天线面为扇形,所述副天线面的圆心角为40°,所述副天线面上设置有收缩定位部和张开定位部;/n其中,所述主天线面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以在靠近所述支撑杆的收缩位置和远离所述支撑杆的张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主天线面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支撑杆垂直;所述副...

【技术特征摘要】
1.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馈源组件,所述馈源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
四个主天线面,所述主天线面为扇形,所述主天线面的圆心角为60°,四个所述主天线面围绕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端等间距布置,所述主天线面上设置有收缩固定部和张开固定部;以及
四个副天线面,所述副天线面为扇形,所述副天线面的圆心角为40°,所述副天线面上设置有收缩定位部和张开定位部;
其中,所述主天线面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以在靠近所述支撑杆的收缩位置和远离所述支撑杆的张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主天线面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支撑杆垂直;所述副天线面被构造为能够与所述主天线面完全重叠,且所述收缩定位部能够与所述收缩固定部可分离的配合;当所述主天线面位于所述张开位置时,所述副天线面的两个圆周侧能够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天线面重叠,且所述张开定位部与两个所述主天线面上的所述张开固定部可分离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开固定部包括开设在所述主天线面上的两个第一螺纹通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分别靠近所述主天线面的两个圆周侧;所述张开定位部包括可转动的贯穿所述副天线面的两个第一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靠近所述副天线面的两个圆周侧;所述第一螺母能够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便携通信站用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缩固定部包括开设在所述主天线面中部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收缩定位部包括可转动的贯穿所述副天线面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副天线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螺母能够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杨天龙陈泰龙唐娜秦理冯盈马玫甘霞青陈旭唐东升张月何霖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