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96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安装在燃烧器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之间的管路中;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井字架、设置在井字架上并分别以井字架的四个交叉点为中心的四个风扇式结构;每个风扇式结构皆由与井字架为一体的四个叶片组成;同一个风扇式结构上的叶片向着形成旋流的方向弯折;每个风扇式结构中的一个叶片为向着井字架中心的方向弯折;位于井字架中心处的四个叶片用于形成旋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四个小风扇式的叶片式混合器设计,使燃烧器产生的颗粒混合气分散成细小颗粒物,从而更容易与气流混合,大幅提高DPF进口端的颗粒物与气体的混合均匀度。

A particulate loading and mixing device for diesel particulate t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柴油机中,预计2020年重型商用车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后,所有重型商用车均需要安装DPF以满足颗粒物排放的要求。当前DPF在发动机台架测试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原机颗粒物排放低,因此,针对DPF考核测试试验周期长,因此,采用燃烧器对柴油进行燃烧,控制碳烟生成速率,脱离发动机进行DPF测试,可以缩短试验时间并节省测试成本。燃烧器燃烧生成的颗粒物,由于管路短而细,无法与气体充分混合就流入DPF中,因此会导致DPF中颗粒物的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DPF中心位置颗粒物积累得多,而DPF外圈颗粒物积累得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四个小风扇式的叶片式混合器设计,使燃烧器产生的颗粒混合气分散成细小颗粒物,从而更容易与气流混合,大幅提高DPF进口端的颗粒物与气体的混合均匀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安装在燃烧器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之间的管路中;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井字架、设置在井字架上并分别以井字架的四个交叉点为中心的四个风扇式结构;每个风扇式结构皆由与井字架为一体的四个叶片组成;同一个风扇式结构上的叶片向着形成旋流的方向弯折;每个风扇式结构中的一个叶片为向着井字架中心的方向弯折;位于井字架中心处的四个叶片用于形成旋流。每个风扇式结构上的四个叶片弯折的角度相同,或者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大,或者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减小。四个风扇式结构中,每个风扇结构皆相对于其在顺时针方向相邻的风扇结构顺时针旋转90°布置。所述叶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梯形、或其它多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四个小风扇式的叶片式混合装置设计,气流经过该混合装置后,每个风扇式结构下游都会形成旋流,混合装置的中间四个叶片同样也会产生旋流效果,这样气流流经该混合器后会形成丰富的乱流,加速气体中细小颗粒物的相互碰撞,实现优化混合的效果;混合装置上游的燃烧器产生的颗粒混合气,流经混合装置时,会与叶片发生碰撞,将上游较浓混合气中部分气流分离,经过叶片的多次碰撞可以将积聚形态的颗粒物分散成细小颗粒物,使其更容易与气流混合;与叶片碰撞后的部分气流可以形成回流,与混合器上游来流相互冲击,同样具有颗粒碰撞效果,进一步加强混合效果;大幅提高DPF进口端的颗粒物与气体的混合均匀度,进而保证采用燃烧器进行DPF积碳时的碳烟分布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后视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的安装于管路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3安装在燃烧器1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2之间的管路中;所述混合装置3包括井字架31、设置在井字架31上并分别以井字架31的四个交叉点为中心的四个风扇式结构;每个风扇式结构皆由与井字架31为一体的四个叶片32组成;同一个风扇式结构上的叶片32向着形成旋流的方向弯折;每个风扇式结构中的一个叶片为向着井字架31中心的方向弯折;位于井字架31中心处的四个叶片32用于形成旋流;所述叶片32的形状为梯形。本实施例的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中,以叶片所对应的面与组成井字架的板所对应的面之间的夹角为叶片弯折角度;如图2所示,以此立体图的角度为基础,其每个风扇式结构上的四个叶片弯折的角度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减小,以图2所示的左上角的风扇式结构为例,其所对应的交叉点的上侧的叶片向左弯折、右侧的叶片向上弯折、下侧的叶片向右弯折和左侧的叶片向下弯折,其弯折角度依次为155°、135°、120°、110°;四个风扇式结构中,每个风扇结构皆相对于其在顺时针方向相邻的风扇结构顺时针旋转90°;即右上角的风扇式结构所对应的交叉点的右侧的叶片、下侧的叶片、左侧的叶片、上侧的叶片的弯折角度依次为155°、135°、120°、110°,右下角的风扇式结构为右上角的风扇式结构顺时针旋转90°,左下角的风扇式结构为右下角的风扇式结构顺时针旋转90°。本实施例的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四个小风扇式的叶片式混合装置设计,气流经过该混合装置后,每个风扇式结构下游都会形成旋流,混合装置的中间四个叶片同样也会产生旋流效果,这样气流流经该混合器后会形成丰富的乱流,加速气体中细小颗粒物的相互碰撞,实现优化混合的效果;混合装置上游的燃烧器产生的颗粒混合气,流经混合装置时,会与叶片发生碰撞,将上游较浓混合气中部分气流分离,经过叶片的多次碰撞可以将积聚形态的颗粒物分散成细小颗粒物,使其更容易与气流混合;与叶片碰撞后的部分气流可以形成回流,与混合器上游来流相互冲击,同样具有颗粒碰撞效果,进一步加强混合效果;大幅提高DPF进口端的颗粒物与气体的混合均匀度,进而保证采用燃烧器进行DPF积碳时的碳烟分布均匀性。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装置安装在燃烧器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之间的管路中;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井字架、设置在井字架上并分别以井字架的四个交叉点为中心的四个风扇式结构;每个风扇式结构皆由与井字架为一体的四个叶片组成;同一个风扇式结构上的叶片向着形成旋流的方向弯折;每个风扇式结构中的一个叶片为向着井字架中心的方向弯折;位于井字架中心处的四个叶片用于形成旋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粒物加载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装置安装在燃烧器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之间的管路中;所述混合装置包括井字架、设置在井字架上并分别以井字架的四个交叉点为中心的四个风扇式结构;每个风扇式结构皆由与井字架为一体的四个叶片组成;同一个风扇式结构上的叶片向着形成旋流的方向弯折;每个风扇式结构中的一个叶片为向着井字架中心的方向弯折;位于井字架中心处的四个叶片用于形成旋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实刘海涛赵庆良季荣吴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