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93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属于地质灾害监测领域。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包括壳体和滑动设置在壳体内腔的活动框,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活动框滑动的滑槽,所述壳体侧壁的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旋转轴的一端与活动框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旋转轴,使得旋转轴通过牵引绳带动活动框在壳体的内腔滑动,进而能够实现活动框带动放置架升降,在进行测量记录地质数据时,能够根据要求调节托架的高度,给使用者测量带来了便利,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A bracket for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
本技术属于地质灾害监测
,具体为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
技术介绍
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测量、监视地质灾害活动以及各种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工作。它是预测预报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因此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环节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仪器测量记录地质灾害发生前各种前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活动过程。此外,地质灾害监测还包括;对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的观测。如降水、,气温等气象观测;水位、流量等陆地水文观测;潮位、海浪等海洋水文观测;地应力、地温、地形变、断层位移和地下水位、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等地质、水文地质观测等。在进行直接观察和仪器测量记录地质灾害发生前各种前兆时常会用到托架,现有的托架高度不能够调节,在进行测量时不能够根据要求调节高度,给使用者测量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解决了现有的托架高度不能够调节,在进行测量时不能够根据要求调节高度,给使用者测量带来了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包括壳体和滑动设置在壳体内腔的活动框,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活动框滑动的滑槽,所述壳体侧壁的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旋转轴的一端与活动框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包括旋转圈和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固定连接在的内腔,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可活动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插杆,所述壳体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插杆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插杆的位置与旋转盘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插杆的一端贯穿至旋转盘的内腔,所述第一限位插杆能够限制旋转盘转动;所述活动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与放置架。为了使得壳体放置的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重底板,所述加重底板的横截面积大于壳体的横截面积。为了对活动框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活动框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在壳体的外侧滑动,所述滑动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壳体两侧的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相适配的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贯穿设置有第二限位插杆,所述第二限位插杆的端部延伸至第三限位孔的内腔。为了便于使用者放置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放置架包括支撑块、限位挡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限位挡板顶部的边缘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为了便于使用者旋转旋转轴,优选的,所述旋转圈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旋转杆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旋转杆关于旋转圈的圆心呈中心对称。为了对便于使用者对旋转轴的位置进行限制,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插杆和第二限位孔的数量均为六个,所述第一限位插杆和第二限位孔与旋转杆的位置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高度为80cm,所述活动框的高度为壳体高度的四分之三。为了延长壳体和活动框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活动框的材料为不锈钢。使用时,需要调节托架的高度时,旋转旋转盘,旋转盘转动带动旋转轴转动,继而使得牵引绳缠绕在旋转轴的表面,牵引绳带动活动框在壳体的内腔滑动升降,滑槽对活动框起到了限位的作用,直至活动框升降至一定的高度,同时活动框带动壳体外部的滑动板在上下滑动,将第一限位插杆贯穿旋转盘并插入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使得第一限位插杆与旋转杆接触,继而使得旋转盘停止转动,再将第二限位插杆插入到第一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的内腔即可将活动框的位置固定,从而达到了调节托架高度的目的,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转动旋转轴,使得旋转轴通过牵引绳带动活动框在壳体的内腔滑动,进而能够实现活动框带动放置架升降,在进行测量记录地质数据时,能够根据要求调节托架的高度,给使用者测量带来了便利,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便于活动框在壳体的内腔滑动,对活动框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活动框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增加了活动框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3、本技术通过第二限位孔的设置,能够便于将第一限位插杆插入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进而使得第一限位插杆对旋转盘起到限位的作用,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通过第三限位孔的设置,能够便于将第二限位插杆插入到第三限位孔的内腔,进而使得第二限位插杆对滑动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滑动板对活动框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增加了活动框的稳定性。4、本技术通过加重底板的设置,能够增加该托架放置的稳定性,避免该托架出现倾倒的情况,有利于该托架的支撑使用,通过放置架的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将监测装置放置到放置架的顶部,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增加了该托架的实用性。5、本技术通过旋转盘和第一限位插杆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旋转轴起到限位的作用,旋转轴旋转通过牵引绳带动活动框升降至一定高度后,因为活动框具有一定的重力,会拉动牵引绳并使得旋转轴反向旋转,进而使得活动框有下降的趋势,将第一限位插杆贯穿旋转盘并使得第一限位插杆插入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即可使得旋转盘对旋转轴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活动框出现了下降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放置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壳体;101、滑槽;102、第二限位孔;103、第三限位孔;2、活动框;3、加重底板;4、支撑杆;5、放置架;501、支撑块;502、限位挡板;503、支撑板;504、放置槽;6、旋转轴;7、牵引绳;8、旋转盘;801、旋转圈;802、旋转杆;9、第一限位插杆;10、滑动板;11、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包括壳体1和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活动框2,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活动框2滑动的滑槽101,通过滑槽101的设置,能够便于活动框2在壳体1的内腔滑动,对活动框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活动框2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增加了活动框2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壳体1侧壁的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旋转轴6,旋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7,牵引绳7远离旋转轴6的一端与活动框2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6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8,旋转盘8包括旋转圈801和旋转杆802,旋转杆802固定连接在201的内腔,壳体1的外壁上可活动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活动框(2),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活动框(2)滑动的滑槽(101),所述壳体(1)侧壁的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7),所述牵引绳(7)远离旋转轴(6)的一端与活动框(2)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n所述旋转轴(6)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8),所述旋转盘(8)包括旋转圈(801)和旋转杆(802),所述旋转杆(802)固定连接在(201)的内腔,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可活动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插杆(9),所述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插杆(9)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102),所述第一限位插杆(9)的位置与旋转盘(8)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插杆(9)的一端贯穿至旋转盘(8)的内腔,所述第一限位插杆(9)能够限制旋转盘(8)转动;/n所述活动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与放置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活动框(2),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活动框(2)滑动的滑槽(101),所述壳体(1)侧壁的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7),所述牵引绳(7)远离旋转轴(6)的一端与活动框(2)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轴(6)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8),所述旋转盘(8)包括旋转圈(801)和旋转杆(802),所述旋转杆(802)固定连接在(201)的内腔,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可活动的设置有第一限位插杆(9),所述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插杆(9)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102),所述第一限位插杆(9)的位置与旋转盘(8)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限位插杆(9)的一端贯穿至旋转盘(8)的内腔,所述第一限位插杆(9)能够限制旋转盘(8)转动;
所述活动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与放置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重底板(3),所述加重底板(3)的横截面积大于壳体(1)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2)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在壳体(1)的外侧滑动,所述滑动板(10)的表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彦波高峰刘浩周科平熊信刘汉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