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性能量梯级利用的供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788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性能量梯级利用的供冷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蓄热子系统、吸收式制冷子系统、蓄冷子系统和冷冻水子系统;吸收式制冷子系统中设置一级发生器和二级发生器,二级发生器设在一级发生器的下方;太阳能蓄热子系统为一级发生器提供热量,燃气为二级发生器提供热量;蓄冷子系统包括膨胀阀、蓄冷槽及电磁阀;冷冻水子系统包括风机盘管,风机盘管与预冷器之间通过设有冷冻水泵、电磁阀的冷冻水管路和设有电磁阀、换热器的冷冻水管路连接,两条冷冻水管路中间设有电磁阀;蓄冷槽通过溶液泵与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太阳能吸收式氨水制冷系统与蓄热蓄冷技术相结合,节能环保、能量梯级利用、可调节性高。

A cooling system with adjustable energy cascade u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性能量梯级利用的供冷系统
本技术属于吸收式制冷和蓄能
,具体涉及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驱动氨水吸收式制冷并带燃气辅助热源,可蓄冷蓄热,具有节能环保、能源利用率高、可全天候供冷等特点的可调节性能量梯级利用供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空调与制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对空调设备和空调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进了制冷空调技术的蓬勃发展。制冷空调必须消耗能量,而空调能耗在总的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重。随着制冷空调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制冷空调装置消耗的能源也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对电力的消耗;同时,由于城市用电量的增大和用电需求明显的时段性,对供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冷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能源短缺的同时,我国又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能源利用效率是指一个体系有效利用的能量与实际消耗能量的比率,它是反映能源消耗水平和利用效果的综合指标。传统制冷空调所消耗的电能是由化石燃料转化而来,而这正是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氟利昂等制冷剂有些会破坏臭氧,有些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性能量梯级利用的供冷系统,它包括太阳能蓄热子系统、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蓄冷子系统和冷冻水子系统;所述太阳能蓄热子系统包括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和储热箱(2),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与储热箱(2)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3),管路中的流动工质为热水;所述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包括一级发生器(6)和二级发生器(7),一级发生器(6)与储热箱(2)通过管路连接,其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循环水泵(5),管路中的流动工质为热水;二级发生器(7)连接在一级发生器(6)下方的浓溶液管道上,二级发生器(7)制冷剂气体出口端与其上方的精馏器(8)连接,精馏器(8)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性能量梯级利用的供冷系统,它包括太阳能蓄热子系统、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蓄冷子系统和冷冻水子系统;所述太阳能蓄热子系统包括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和储热箱(2),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与储热箱(2)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3),管路中的流动工质为热水;所述吸收式制冷子系统包括一级发生器(6)和二级发生器(7),一级发生器(6)与储热箱(2)通过管路连接,其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循环水泵(5),管路中的流动工质为热水;二级发生器(7)连接在一级发生器(6)下方的浓溶液管道上,二级发生器(7)制冷剂气体出口端与其上方的精馏器(8)连接,精馏器(8)的制冷剂出口端连接到冷凝器(9)上;二级发生器(7)直接与辅助热源燃气连接;二级发生器(7)与吸收器(25)连接的吸收剂溶液管路中设置有减压阀(28),吸收器(25)到一级发生器(6)的制冷剂溶液管路中设置有第一溶液泵(26);吸收器(25)与一级发生器(6)和二级发生器(7)之间连接的两支管路上均设溶液热交换器(27);冷凝器(9)与吸收器(25)中冷却水管路相连且接到室外冷却塔;所述蓄冷子系统包括蓄冷槽(16)、第一膨胀阀(15)及第二电磁阀(24);所述冷冻水子系统包括风机盘管(23),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明李永存马波杨玉婷张展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