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74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它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和固定件,其中,在任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的内表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包以便所述凸包卡入所述被连接件的对应的开口中,从而使得所述被连接件被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件可在不需要大量的角铝、螺丝或螺母的前提下,通过将预先处理好的连接件(小件容易处理)模块化拼装得到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的结构与规格可随意变化,并且材料可以重复利用,具备环保节能、不浪费。

A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容器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对于由方形管组成的包装容器,需要使用方管和方管的相互连接件,目前连接件使用较多的是角铝、螺丝和螺母,通过连接件将方管连接形成一个稳定框架结构。并且这类容器的传统做法是焊接、打磨和表面处理,定型后无法随意改变容器的结构与规格。使用传统的连接方式,所需的耗材量大,需要大量的角铝、螺丝或螺母才能完成连接,并且连接耗时,在方管转弯时还不容易处理。现有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连接件,通过该连接件,在不需要大量的角铝、螺丝或螺母的前提下,模块化拼装方管可以得到结构与规格可随意变化的包装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连接件。在不需要大量的角铝、螺丝或螺母的前提下,通过该连接件,模块化拼接连接件可得到规格和结构可随意变化的包装容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它包括: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贯穿孔(12);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与所述贯穿孔(12)对应的突出孔(13);固定件,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槽口相对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12)与所述突出孔(13)以便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固定,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时两者之间的U型结构槽形成的空间用来容纳被连接件,其中,在任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的内表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包(11)以便所述凸包(11)卡入所述被连接件的对应的开口中,从而使得所述被连接件被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件,它包括: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贯穿孔(12),贯穿孔(12)具有内螺纹;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与所述贯穿孔(12)对应的突出孔(13);固定件,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槽口相对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12)与所述突出孔(13)以便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固定,且所述贯穿孔(12)与所述固定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时两者之间的U型结构槽形成的空间用来容纳被连接件,其中,在任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的内表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包(11)以便所述凸包(11)卡入所述被连接件的对应的开口中,从而使得所述被连接件被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第一十字形构件(101),第一十字形构件(101)是由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相互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相互接通,第一U型结构槽(101a)的顶侧(1012)的内表面(1014)对称地设置有凸包(11)和向外伸出的贯穿孔(12),凸包(11)相比贯穿孔(12)从U型结构槽(101b)更靠外设置,凸包(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是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第二十字形构件(102)是由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相互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四U型结构槽(102b)两侧,在第三U型结构槽(102a)的顶侧(1022)上对称地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突出孔(13),突出孔(13)的底端(15)用来抵住贯穿孔(12)的孔端(14),同时用固定件从突出孔(13)和贯穿孔(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第一L形构件(201),第一L形构件(201)是由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相互接通,第五U型结构槽(201a)的顶侧(2012)的内表面(2014)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顶侧的内表面对称地设置有凸包(11)和向外伸出的贯穿孔(12),凸包(11)相比贯穿孔(12)从第五U型结构槽(201a)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连接处(16)更靠外设置,凸包(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是第二L形构件(202),第二L形构件(202)是由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相互接通,第七U型结构槽(202a)的顶侧(2022)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顶侧对称地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突出孔(13),突出孔(13)的底端(15)用来抵住贯穿孔(12)的孔端(14),同时用固定件从突出孔(13)和贯穿孔(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L形构件(201)和第二L形构件(202),或第一L形构件(201)的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的连接处(16)是呈弧形的并且第二L形构件(202)的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连接处(17)也是呈弧形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第一T形构件(301),第一T形构件(301)是由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相互接通,第九U型结构槽(301a)的顶侧(3012)的内表面(3014)上设置有凸包(11)和向外伸出的贯穿孔(12),凸包(11)相比贯穿孔(12)从第十U型结构槽(301b)更靠外设置,凸包(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是第二T形构件(302),第二T形构件(302)是由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相互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的顶侧(3022)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突出孔(13),突出孔(13)的底端(15)用来抵住贯穿孔(12)的孔端(14),同时用固定件从突出孔(13)和贯穿孔(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T形构件(301)和第二T形构件(30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第一Y形构件(401),第一Y形构件(401)是由两个在水平方向的第十三U型结构槽(401a)和第十四U型结构槽(401b)以及1个在竖直方向的直角结构槽(401c)相互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该三个结构槽相互接通,第十三U型结构槽(401a)的顶侧(4012)的内表面(4014)上设置有凸包(11)和向外伸出的贯穿孔(12),第十三U型结构槽(401a)上的凸包(11)相比贯穿孔(12)从第十四U型结构槽(401b)更靠外设置,凸包(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第十四U型结构槽(401b)的顶侧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贯穿孔(12);/n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与所述贯穿孔(12)对应的突出孔(13);/n固定件,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槽口相对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12)与所述突出孔(13)以便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固定,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时两者之间的U型结构槽形成的空间用来容纳被连接件,/n其中,在任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的内表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包(11)以便所述凸包(11)卡入所述被连接件的对应的开口中,从而使得所述被连接件被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贯穿孔(12);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与所述贯穿孔(12)对应的突出孔(13);
固定件,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槽口相对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12)与所述突出孔(13)以便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固定,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时两者之间的U型结构槽形成的空间用来容纳被连接件,
其中,在任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的内表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包(11)以便所述凸包(11)卡入所述被连接件的对应的开口中,从而使得所述被连接件被固定连接。


2.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贯穿孔(12),贯穿孔(12)具有内螺纹;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U型结构槽,设有与所述贯穿孔(12)对应的突出孔(13);
固定件,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槽口相对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贯穿孔(12)与所述突出孔(13)以便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固定,所述贯穿孔(12)与所述固定件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时两者之间的U型结构槽形成的空间用来容纳被连接件,
其中,在任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U型结构槽的内表面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包(11)以便所述凸包(11)卡入所述被连接件的对应的开口中,从而使得所述被连接件被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第一十字形构件(101),第一十字形构件(101)是由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相互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相互接通,第一U型结构槽(101a)的顶侧(1012)的内表面(1014)对称地设置有凸包(11)和向外伸出的贯穿孔(12),凸包(11)相比贯穿孔(12)从第二U型结构槽(101b)更靠外设置,凸包(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是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第二十字形构件(102)是由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相互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四U型结构槽(102b)两侧,在第三U型结构槽(102a)的顶侧(1022)上对称地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突出孔(13),突出孔(13)的底端(15)用来抵住贯穿孔(12)的孔端(14),同时用固定件从突出孔(13)和贯穿孔(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第一L形构件(201),第一L形构件(201)是由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相互接通,第五U型结构槽(201a)的顶侧(2012)的内表面(2014)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顶侧的内表面对称地设置有凸包(11)和向外伸出的贯穿孔(12),凸包(11)相比贯穿孔(12)从第五U型结构槽(201a)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连接处(16)更靠外设置,凸包(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是第二L形构件(202),第二L形构件(202)是由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相互接通,第七U型结构槽(202a)的顶侧(2022)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顶侧对称地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突出孔(13),突出孔(13)的底端(15)用来抵住贯穿孔(12)的孔端(14),同时用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江陈洁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诸捷环保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