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24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是由若干根方管1001组成,该方管1001之间是通过模块化连接件连接的,该模块化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其中,该第四连接件由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组成,第二组件上的两个或多个凸起嵌入到第一组件上的两个或多个卡槽中,从而形成第四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件正是由于采用了互相配合的卡槽和凸起结构,从而使连接件在拆卸和安装时更容易,并且在连接件的U型结构槽之间并且间隔开一定距离还设置有加强结构以增强连接件的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零部件包装容器及上线工装所使用的,多数采用方管,通过焊接的方法连接的料箱料架,这类包装容器定型后无法随意改变容器的结构与规格,但由于主机厂的车型不断改变,所装载零部件的包装容器也需不断更新,焊接组合的容器改变结构与规格的费用很大,因此,部分工厂对这类旧的包装容器弃而不用,导致巨大浪费,并占用很大的堆场空间。现有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连接件,通过该连接件,模块化组件拼装方管,可以得到结构与规格可随意变化的包装容器,拆装简便,改造或维修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包括一种新的连接件,在不需要大量的焊接的前提下,通过该连接件,模块化拼接连接件可得到规格和结构可随意变化的包装容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所述包装容器(10)是由若干根方管(1001)组成,该方管(1001)之间是通过模块化连接件连接的,所述模块化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第三连接件(3)和第四连接件(4),其中,第一连接件(1)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十字形构件(101)和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组成的,第一十字形构件(101)是由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相互接通,第一U型结构槽(101a)的顶侧(1012)的内表面(1014)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包(101-11)和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贯穿孔(101-12),第一凸包(101-11)相比第一贯穿孔(101-12)从第二U型结构槽(101b)更靠外设置,第一凸包(101-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第二十字形构件(102)是由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四U型结构槽(102b)两侧,在第三U型结构槽(102a)的第二顶侧(102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伸出孔(102-13),第一伸出孔(102-13)的底端(102-15)用来抵住第一贯穿孔(101-12)的孔端(101-14),同时用固定件从第一伸出孔(102-13)和第一贯穿孔(101-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十字形构件(101)和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第一连接件(1)用于同时固定连接设置在包装容器(10)底部的四根方管(1001);第二连接件(2)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L形构件(201)和第二L形构件(202)组成的,第一L形构件(201)是由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相互接通,第五U型结构槽(201a)的顶侧(2012)的内表面(2014)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顶侧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包(201a-11)、第三凸包(201b-11)和向外伸出的第二贯穿孔(201a-12)、第三贯穿孔(201b-12),第二凸包(201a-11)和第三凸包(201b-11)分别相比第二贯穿孔(201a-12)、第三贯穿孔(201b-12)从第五U型结构槽(201a)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连接处(201-16)更靠外设置,第二凸包(201a-11)和第三凸包(201b-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第二L形构件(202)是由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相互接通,第七U型结构槽(202a)的顶侧(2022)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顶侧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三伸出孔(202b-13),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三伸出孔(202b-13)的底端分别用来抵住第二贯穿孔(201a-12)和第三贯穿孔(201b-12)的孔端,同时用固定件从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二贯穿孔(201a-12)以及第三伸出孔(202b-13)和第三贯穿孔(201b-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L形构件(201)和第二L形构件(202),或第一L形构件(201)的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的连接处(201-16)是呈弧形的并且第二L形构件(202)的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连接处(202-17)也是呈弧形的,第二连接件(2)用来同时固定连接设置在包装容器(10)底部且靠外侧的两根方管;第三连接件(3)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T形构件(301)和第二T形构件(302)组成的,第一T形构件(301)是由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相互接通,第九U型结构槽(301a)的顶侧(3012)的内表面(3014)上设置有第四凸包(301-11)和向外伸出的第四贯穿孔(301-12),第四凸包(301-11)相比第四贯穿孔(301-12)从第十U型结构槽(301b)更靠外设置,第四凸包(301-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第二T形构件(302)是由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的顶侧(3022)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四伸出孔(302-13),第四伸出孔(302-13)的底端用来抵住第四贯穿孔(301-12)的孔端,同时用固定件从第四伸出孔(302-13)和第四贯穿孔(301-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T形构件(301)和第二T形构件(302),第三连接件(3)用来同时固定连接设置在包装容器(10)顶部和底部的侧边的三根方管;第四连接件(4)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异L形构件(401)和第二异L形构件(402)组成的,第一异L形构件(401)是由第十三U型结构槽(401a)和第十四U型结构槽(4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十三U型结构槽(401a)和第十四U型结构槽(401b)相互接通,第十三U型结构槽(401a)和第十四U型结构槽(401b)上分别设置有第五凸包(401a-11)、第六凸包(401b-11)和向外伸出的第五贯穿孔(401a-12)、第六贯穿孔(401b-12),并且第五凸包(401a-11)、第六凸包(401b-11)分别相比第五贯穿孔(401a-12)、第六贯穿孔(401b-12)从第十三U型结构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容器(10)是由若干根方管(1001)组成,该方管(1001)之间是通过模块化连接件连接的,所述模块化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第三连接件(3)和第四连接件(4),/n其中,第一连接件(1)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十字形构件(101)和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组成的,/n第一十字形构件(101)是由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相互接通,第一U型结构槽(101a)的顶侧(1012)的内表面(1014)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包(101-11),和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贯穿孔(101-12),第一凸包(101-11)相比第一贯穿孔(101-12)从第二U型结构槽(101b)更靠外设置,第一凸包(101-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n第二十字形构件(102)是由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四U型结构槽(102b)两侧,在第三U型结构槽(102a)的顶侧(102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伸出孔(102-13),第一伸出孔(102-13)的底端(102-15)用来抵住第一贯穿孔(101-12)的孔端(101-14),同时用固定件从第一伸出孔(102-13)和第一贯穿孔(101-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十字形构件(101)和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第一连接件(1)用于同时固定连接设置在包装容器(10)底部的四根方管(1001);/n第二连接件(2)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L形构件(201)和第二L形构件(202)组成的,/n第一L形构件(201)是由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相互接通,第五U型结构槽(201a)的顶侧(2012)的内表面(2014)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顶侧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包(201a-11)、第三凸包(201b-11)和向外伸出的第二贯穿孔(201a-12)、第三贯穿孔(201b-12),第二凸包(201a-11)和第三凸包(201b-11)分别相比第二贯穿孔(201a-12)、第三贯穿孔(201b-12)从第五U型结构槽(201a)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连接处(201-16)更靠外设置,第二凸包(201a-11)和第三凸包(201b-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n第二L形构件(202)是由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相互接通,第七U型结构槽(202a)的顶侧(2022)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顶侧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三伸出孔(202b-13),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三伸出孔(202b-13)的底端分别用来抵住第二贯穿孔(201a-12)和第三贯穿孔(201b-12)的孔端,同时用固定件从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二贯穿孔(201a-12)以及第三伸出孔(202b-13)和第三贯穿孔(201b-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L形构件(201)和第二L形构件(202),/n或第一L形构件(201)的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的连接处(201-16)是呈弧形的并且第二L形构件(202)的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连接处(202-17)也是呈弧形的,第二连接件(2)用来同时固定连接设置在包装容器(10)底部且靠外侧的两根方管;/n第三连接件(3)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T形构件(301)和第二T形构件(302)组成的,/n第一T形构件(301)是由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相互接通,第九U型结构槽(301a)的顶侧(3012)的内表面(3014)上设置有第四凸包(301-11)和向外伸出的第四贯穿孔(301-12),第四凸包(301-11)相比第四贯穿孔(301-12)从第十U型结构槽(301b)更靠外设置,第四凸包(301-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n第二T形构件(302)是由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相互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件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容器(10)是由若干根方管(1001)组成,该方管(1001)之间是通过模块化连接件连接的,所述模块化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第三连接件(3)和第四连接件(4),
其中,第一连接件(1)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十字形构件(101)和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组成的,
第一十字形构件(101)是由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一U型结构槽(101a)和第二U型结构槽(101b)相互接通,第一U型结构槽(101a)的顶侧(1012)的内表面(1014)对称地设置有两个第一凸包(101-11),和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贯穿孔(101-12),第一凸包(101-11)相比第一贯穿孔(101-12)从第二U型结构槽(101b)更靠外设置,第一凸包(101-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
第二十字形构件(102)是由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三U型结构槽(102a)和第四U型结构槽(1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四U型结构槽(102b)两侧,在第三U型结构槽(102a)的顶侧(102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伸出孔(102-13),第一伸出孔(102-13)的底端(102-15)用来抵住第一贯穿孔(101-12)的孔端(101-14),同时用固定件从第一伸出孔(102-13)和第一贯穿孔(101-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十字形构件(101)和第二十字形构件(102),第一连接件(1)用于同时固定连接设置在包装容器(10)底部的四根方管(1001);
第二连接件(2)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L形构件(201)和第二L形构件(202)组成的,
第一L形构件(201)是由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相互接通,第五U型结构槽(201a)的顶侧(2012)的内表面(2014)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顶侧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包(201a-11)、第三凸包(201b-11)和向外伸出的第二贯穿孔(201a-12)、第三贯穿孔(201b-12),第二凸包(201a-11)和第三凸包(201b-11)分别相比第二贯穿孔(201a-12)、第三贯穿孔(201b-12)从第五U型结构槽(201a)与第六U型结构槽(201b)连接处(201-16)更靠外设置,第二凸包(201a-11)和第三凸包(201b-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
第二L形构件(202)是由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相互接通,第七U型结构槽(202a)的顶侧(2022)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顶侧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三伸出孔(202b-13),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三伸出孔(202b-13)的底端分别用来抵住第二贯穿孔(201a-12)和第三贯穿孔(201b-12)的孔端,同时用固定件从第二伸出孔(202a-13)和第二贯穿孔(201a-12)以及第三伸出孔(202b-13)和第三贯穿孔(201b-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L形构件(201)和第二L形构件(202),
或第一L形构件(201)的第五U型结构槽(201a)和第六U型结构槽(201b)的连接处(201-16)是呈弧形的并且第二L形构件(202)的第七U型结构槽(202a)和第八U型结构槽(202b)的连接处(202-17)也是呈弧形的,第二连接件(2)用来同时固定连接设置在包装容器(10)底部且靠外侧的两根方管;
第三连接件(3)是由两个互相配合的第一T形构件(301)和第二T形构件(302)组成的,
第一T形构件(301)是由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九U型结构槽(301a)和第十U型结构槽(301b)相互接通,第九U型结构槽(301a)的顶侧(3012)的内表面(3014)上设置有第四凸包(301-11)和向外伸出的第四贯穿孔(301-12),第四凸包(301-11)相比第四贯穿孔(301-12)从第十U型结构槽(301b)更靠外设置,第四凸包(301-11)用于卡入到方管(1001)上对应的开口中,
第二T形构件(302)是由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大体上垂直连接得到的并且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和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相互接通,靠近第十二U型结构槽(302b),第十一U型结构槽(302a)的顶侧(3022)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四伸出孔(302-13),第四伸出孔(302-13)的底端用来抵住第四贯穿孔(301-12)的孔端,同时用固定件从第四伸出孔(302-13)和第四贯穿孔(301-12)中穿过用以固定连接第一T形构件(301)和第二T形构件(302),第三连接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江陈洁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诸捷环保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