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尾梅专利>正文

一种抗体提纯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50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体提纯分离装置,包括破碎箱、粗分离箱、支撑架和基座,所述基座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垫,同时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储备腔,且储备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破碎箱,且破碎箱的顶端铰接有盖体,同时支撑架顶端的边缘处设置有提环,所述破碎箱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振动板,且第三振动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振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粗分离箱和细分离箱,且粗分离箱和细分离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膜和第二过滤膜,利用第一过滤膜对组织进行初步的分离后,再经过第二过滤膜分离,其双层分离结构提高了分离的质量。

An antibody pur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体提纯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技术
,具体为一种抗体提纯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分离提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此提高其纯度,制备高特异性、高效价的抗体是实验免疫学技术的基础,抗体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试验的成败,通过不同方法制备的抗体往往与多种杂蛋白混杂在一起,为了获得成分相对单一的抗体或将抗体用于特定的用途,就需要进行抗体纯化,从成分的角度分析,抗体分子是一类蛋白质分子,与其他蛋白质一样,它有一定的等电点、溶解度、荷电性及疏水性,可以用电泳、盐析沉淀或其他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但是现有的提纯分离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提纯分离装置的超声波振动破碎装置通常是直接将组织进行放置在里面进行破碎的,其破碎效果较差,提纯效果较低;第二,传统的提纯分离装置的分离装置通常采用一种分离装置多片分离膜来实现提纯分离的,其提纯效果较差,分离出的液体中任就带有杂质,过滤效果极差;第三,传统的提纯分离装置不方便对分离出的抗体进行有效的保存,抗体在被分离出来后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暂时性保存,抗体便容易失去活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体提纯分离装置,包括破碎箱(2)、粗分离箱(5)、支撑架(6)和基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9)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垫(10),同时基座(9)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储备腔(15),且储备腔(15)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1),所述支撑架(6)的顶端固定有破碎箱(2),且破碎箱(2)的顶端铰接有盖体(1),同时支撑架(6)顶端的边缘处设置有提环(17),所述破碎箱(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振动板(20),且第三振动板(2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振动板(19),同时第二振动板(19)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振动板(18),所述破碎箱(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提纯分离装置,包括破碎箱(2)、粗分离箱(5)、支撑架(6)和基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9)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垫(10),同时基座(9)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储备腔(15),且储备腔(15)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1),所述支撑架(6)的顶端固定有破碎箱(2),且破碎箱(2)的顶端铰接有盖体(1),同时支撑架(6)顶端的边缘处设置有提环(17),所述破碎箱(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振动板(20),且第三振动板(2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振动板(19),同时第二振动板(19)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振动板(18),所述破碎箱(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且第一电磁阀(4)的底端固定有粗分离箱(5),所述粗分离箱(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过滤膜(22),且第一过滤膜(22)的一侧均设置有密封塞(24),所述密封塞(24)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板(16),同时粗分离箱(5)内部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卡槽(21),所述粗分离箱(5)的底端固定有细分离箱(12),且细分离箱(12)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过滤膜(26),所述细分离箱(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8),且第二电磁阀(28)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27),同时支撑架(6)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3),且控制面板(13)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14),所述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尾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尾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