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49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包括:一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罐体,罐体上端为圆锥形,下端为倒圆锥形,罐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罐体下端开设有出料口,罐体外部通过支撑脚支撑固定,罐体上端设置有排气管,罐体中心线部分竖立有一螺旋提升杆,螺旋提升杆的一端伸出罐体上端并与一驱动装置连接,螺旋提升杆上有顺时针旋转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外侧安装有螺旋提升杆的外壳,螺旋提升杆外壳的上端面高度低于螺旋叶片上端面高度,外壳的外侧沿螺旋提升杆垂直开设有多组曝气管路,曝气管路的末端伸出罐体,罐体外部间隔设置有测温端伸入罐体内部的测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艺构造简单,占地空间小,能耗低,可实现无人值守和防止二次污染。

A vertical sludge aerobic ferment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
本技术属于污泥好氧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随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全国各城市投资运行,对我国防治水污染问题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但是污水厂的建设及运行伴随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以含水率80%计,全国污泥年产量将很快突破亿万吨,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污泥本身的特性等原因,污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大于污水,这对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的选择应用更为重要,充分利用污泥中的资源,使之达到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污泥处置方法有:焚烧、填埋和土地利用。国外多采用焚烧工艺,但投资巨大,易造成大气污染;国内多采用填埋,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随着对其弊端的深入了解,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越来越谨慎。污泥处置后可土地利用的技术包括好氧发酵技术和厌氧消化技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投资费用,优先推荐好氧发酵污泥处理技术。污泥好氧发酵设备主要有混凝土槽式发酵、反应器发酵等,由于作业环境差、发酵过程易产生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使得污泥好氧发酵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新型污泥好氧发酵设备,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节约土地使用面积,保证发酵过程的高效、低耗、稳定运行,无二次污染,对污泥好氧发酵技术在我国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本技术的工艺构造简单,占地空间小,能耗低,可实现无人值守和防止二次污染。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包括:一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罐体,所述罐体上端为圆锥形,下端为倒圆锥形,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外部通过支撑脚支撑固定,其中,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罐体中心线部分竖立有一螺旋提升杆,所述螺旋提升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上端并与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提升杆上有顺时针旋转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安装有所述螺旋提升杆的外壳,所述螺旋提升杆外壳的上端面高度低于螺旋叶片上端面高度,所述外壳的外侧沿所述螺旋提升杆垂直开设有多组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的末端伸出所述罐体,所述罐体外部间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测温端伸入罐体内部的测温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单组曝气管路为沿罐体截面圆周六等分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罐体的材料从里到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隔层、碳钢隔层、硅酸铝纤维隔层、彩钢隔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工艺构造简单,占地空间小,发酵充分完全,能耗低,可实现无人值守和防止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曝气管路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罐体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的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100,其罐体110为上下圆锥设计的圆柱体结构,其中罐体上端111为圆锥形,下端112为倒圆锥形,在罐体上端111的圆锥面111a上开设有进料口120,罐体下端112的圆锥面112a开设有出料口130,罐体110下部通过支撑脚140和安装在支撑脚140和地面之间的地脚螺丝141固定在地面上。为了使污泥在好氧发酵的过程当中得到充分的搅拌和发酵,罐体110的中心线部分竖立有螺旋提升杆150,螺旋提升杆150的上端151伸出罐体上端111的圆锥面111a并与驱动电机160的减速机输出轴161相连接,螺旋提升杆150上有顺时针旋转的螺旋叶片170,在螺旋叶片170的外侧安装有螺旋提升杆150的外壳152,螺旋提升杆外壳152的上端面152a高度低于螺旋叶片上端面171的高度,螺旋提升杆外壳152的下端面152b高度高于螺旋叶片170下端面172的高度,总而言之就是螺旋提升杆外壳152的整体长度要短于螺旋叶片170的长度。这样能够方便翻动上下层的污泥,避免出现死角影响发酵效率。螺旋提升杆外壳152的外侧152c沿螺旋提升杆150垂直焊接有四组曝气管路181、182、183、184。重点结合图2,单组曝气管路为沿罐体截面圆周113六等分设置。以第一组曝气管路181为例,其沿水平罐体截面中心点113六等分设置有第一~第六曝气单管181a、b、c、d、e、f。曝气管路181、182、183、184的末端181g、182g、183g、184g伸出罐体110,曝气管路181、182、183、184将罐体110内部分层了三个区域110a、b、c。而在罐体110的外部,在每个对应的区域110a、b、c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至少三个对应的测温装置191、192、193,且测温装置191、192、193的测温端191a、192a、193a均伸入罐体110的内部来测量不同区域110a、b、c的实时温度。且为了均衡测温,测温装置可设置为水平对称,即参见图2,如在测温装置191的对面设置一个对称的194,且测温端191a、194a均伸入罐体110的内部来测量温度。另外为了及时的排出水蒸气,在罐体上端111的圆锥面111a上开设有排气管200,排气管200所排出的废气后续可以经过净化装置处理(图中未示出)。具体结合图3,罐体110的碳钢板114内侧面贴有不锈钢板310作为防腐材料,罐体110的碳钢板114外侧面依次装有硅酸铝纤维板320和彩钢板330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将污泥通过罐体上端111的圆锥面111a上开设的进料口120送入发酵罐内堆积,发酵罐底部的污泥通过螺旋提升杆150上的螺旋叶片170在驱动电机160的驱动作用下旋转提升至发酵罐顶部后落入污泥堆体上部,实现污泥在发酵罐110内混合搅拌;曝气管路181、182、183、184在发酵罐110内均匀布置,为污泥发酵供氧,提供好氧微生物生长代谢所必需的氧气;发酵过程蒸发的水蒸气通过罐体上端111的圆锥面111a的排气管200排出,并被尾气吸收装置(图中未示出)回收;发酵完全的物料通过发酵罐下部的出料口130排出。且在发酵的过程中,测温装置191、192、193的测温端191a、192a、193a均伸入罐体110的内部来测量不同区域110a、b、c的实时温度。基于上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技术的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整个发酵过程在密闭罐体内进行,无废气和粉尘污染,实现无人值守;发酵均匀、充分;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污泥资源化处置的好氧发酵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包括:/n一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罐体,所述罐体上端为圆锥形,下端为倒圆锥形,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外部通过支撑脚支撑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罐体中心线部分竖立有一螺旋提升杆,所述螺旋提升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上端并与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提升杆上有顺时针旋转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安装有所述螺旋提升杆的外壳,所述螺旋提升杆外壳的上端面高度低于螺旋叶片上端面高度,所述外壳的外侧沿所述螺旋提升杆垂直开设有多组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的末端伸出所述罐体,所述罐体外部间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测温端伸入罐体内部的测温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包括:
一立式污泥好氧发酵罐罐体,所述罐体上端为圆锥形,下端为倒圆锥形,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外部通过支撑脚支撑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罐体中心线部分竖立有一螺旋提升杆,所述螺旋提升杆的一端伸出所述罐体上端并与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螺旋提升杆上有顺时针旋转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安装有所述螺旋提升杆的外壳,所述螺旋提升杆外壳的上端面高度低于螺旋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利良李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