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48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包括主管体、原液分布室、折流板、斜管沉降器和超滤膜过滤器,所述主管体与斜管沉降器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固液进口,且固液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原液分布室,所述原液分布室外侧环形固定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超滤膜过滤器,所述超滤膜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反冲装置连接,所述主管体侧壁开设有清夜出口,且清夜出口设置在超滤膜过滤器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沉降过滤效率高,过滤的清液完全可以返回系统利用,完全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Combined solid liquid settling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和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被水覆盖着,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七为海水,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呢,只有百分之三,而淡水中又有百分之七十八为冰川淡水,目前很难利用。因此,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胁。农业、工业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断提高导致了有限的淡水资源更为紧张。另外随着国家对环保排放指标要求日趋严格,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是每个企业研究的课题,现有的过滤器效率低下,本技术含固废水先进入原液分布室,液体通过折流板均匀进入斜管沉降器,固液中大的颗粒通过自然沉降被沉降下来,含有小颗粒的液体进入超滤膜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设反冲洗装置,过滤出的清液收集返回系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沉降过滤效率高,过滤的清液完全可以返回系统利用,完全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包括主管体、原液分布室、折流板、斜管沉降器和超滤膜过滤器,所述主管体与斜管沉降器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固液进口,且固液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原液分布室,所述原液分布室外侧环形固定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超滤膜过滤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滤膜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反冲装置连接,所述主管体侧壁开设有清夜出口,且清夜出口设置在超滤膜过滤器上方。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主管体上,所述折流板斜上侧设置有同心圆上向斜流管,所述折流板斜下侧设置有同心圆同向斜流管,且同心圆上向斜流管与同心圆同向斜流管截面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管沉降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人孔,所述主管体上表面开设有第二人孔。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管沉降器底部开设有固液排放口。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是:含固液体先从固液进口进入原液分布室,固液体通过折流板均匀进入斜管沉降器,固液体中大的颗粒通过自然沉降被沉降下来,含有小颗粒的液体进入超滤膜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上的过滤器反冲装置使得过滤出的清液收集返回系统使用,处理后的固液体通过固液排放口排出,本技术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沉降过滤效率高,过滤的清液完全可以返回系统利用,完全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斜管沉降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管体、2-固液进口、3-连接管、4-清夜出口、5-固定架、6-第一人孔、7-固液排放口、8-斜管沉降器、9-同心圆同向斜流管、10-同心圆上向斜流管、11-超滤膜过滤器、12-过滤器反冲装置、13-第二人孔、14-折流板、15-原液分布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包括主管体、原液分布室、折流板、斜管沉降器和超滤膜过滤器,所述主管体与斜管沉降器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固液进口,且固液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原液分布室,所述原液分布室外侧环形固定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超滤膜过滤器。所述超滤膜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反冲装置连接,所述主管体侧壁开设有清夜出口,且清夜出口设置在超滤膜过滤器上方,所述折流板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主管体上,所述折流板斜上侧设置有同心圆上向斜流管,所述折流板斜下侧设置有同心圆同向斜流管,且同心圆上向斜流管与同心圆同向斜流管截面相连接,所述斜管沉降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人孔,所述主管体上表面开设有第二人孔,所述斜管沉降器底部开设有固液排放口。工作原理:含固液体先从固液进口进入原液分布室,固液体通过折流板均匀进入斜管沉降器,固液体中大的颗粒通过自然沉降被沉降下来,含有小颗粒的液体进入超滤膜过滤器,超滤膜过滤器上的过滤器反冲装置使得过滤出的清液收集返回系统使用,处理后的固液体通过固液排放口排出,超滤膜过滤器的超滤膜为0.001~0.02μm,超滤膜过滤过程,以膜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过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每根超滤膜丝管壁上约有60亿个0.01微米的微孔,其孔径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超滤膜过滤器设反冲洗装置,当过滤膜吸附的颗粒达到一定程度阻力过大时反冲装置自动开启将颗粒反冲下来,从而实现了过滤过程,本技术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沉降过滤效率高,过滤的清液完全可以返回系统利用,完全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体、原液分布室、折流板、斜管沉降器和超滤膜过滤器,所述主管体与斜管沉降器固定连接;/n所述主管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固液进口,且固液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原液分布室,所述原液分布室外侧环形固定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超滤膜过滤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体、原液分布室、折流板、斜管沉降器和超滤膜过滤器,所述主管体与斜管沉降器固定连接;
所述主管体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固液进口,且固液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原液分布室,所述原液分布室外侧环形固定安装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超滤膜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固液沉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反冲装置连接,所述主管体侧壁开设有清液出口,且清液出口设置在超滤膜过滤器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兵郑代颖赵有泉高爱民郑贤洪王玉平陈永明陈盛益黄永林徐步林李长泉徐良荣丁燕胡朝林任夕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仁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