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382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电芯板底部设置若干电芯槽,所述电芯板前端设置插槽,插槽与电芯槽连通,插槽内插接垫板,垫板内侧设置磁铁,磁铁与电芯槽一一对应设置,防护套盖套设于电芯板的底部,电芯板两端对应防护套盖铰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底部活动穿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防护套盖固定,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提手通过侧杆固定于电芯板的顶部,电芯板底部对应电芯槽一侧铰接压板,压板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扭簧,压板内侧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夹板,夹板与电芯槽一一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A portable board for feeding multiple electric co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
本技术涉及电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
技术介绍
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区别于电池含有保护电路和外壳,可以直接使用。通常,电芯在上料时,当从烘箱内取出整盒的电芯后,需手工将待注液电芯从盒体内取出,进行电解液的上料。一般,工作人员手动将其单个间分别取出,放置于上料板上进行上料,但是,这种方式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包括电芯板、防护套盖、提手,所述电芯板底部设置若干电芯槽,所述电芯板前端设置插槽,所述插槽与电芯槽连通,所述插槽内插接垫板,所述垫板内侧设置磁铁,所述磁铁与电芯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套盖套设于电芯板的底部,所述电芯板两端对应防护套盖铰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底部活动穿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板(1)、防护套盖(2)、提手(3),所述电芯板(1)底部设置若干电芯槽(11),所述电芯板(1)前端设置插槽(12),所述插槽(12)与电芯槽(11)连通,所述插槽(12)内插接垫板(13),所述垫板(13)内侧设置磁铁(14),所述磁铁(14)与电芯槽(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套盖(2)套设于电芯板(1)的底部,所述电芯板(1)两端对应防护套盖(2)铰接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底部活动穿设有第二连杆(22),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与防护套盖(2)固定,所述第二连杆(22)与第一连杆(21)通过第一弹簧(2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颗电芯上料的手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板(1)、防护套盖(2)、提手(3),所述电芯板(1)底部设置若干电芯槽(11),所述电芯板(1)前端设置插槽(12),所述插槽(12)与电芯槽(11)连通,所述插槽(12)内插接垫板(13),所述垫板(13)内侧设置磁铁(14),所述磁铁(14)与电芯槽(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套盖(2)套设于电芯板(1)的底部,所述电芯板(1)两端对应防护套盖(2)铰接第一连杆(21),所述第一连杆(21)底部活动穿设有第二连杆(22),所述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与防护套盖(2)固定,所述第二连杆(22)与第一连杆(21)通过第一弹簧(23)连接,所述提手(3)通过侧杆(31)固定于电芯板(1)的顶部,所述电芯板(1)底部对应电芯槽(11)一侧铰接压板(4),所述压板(4)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扭簧(41),所述压板(4)内侧通过第二弹簧(42)连接夹板(43),所述夹板(43)与电芯槽(11)一一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敏郭明铭陈洲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灿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