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32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平台基体,所述平台基体的正面开设有迫降槽,所述迫降槽内侧壁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开设有轮槽,且两个轮槽的内侧壁均滚动连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钢丝绳,且两个钢丝绳相对的一端通过挂钩和挂环固定连接;通过在平台基体上设置有钢丝绳,利用挂钩和挂环将两段钢丝绳穿过迫降槽连接在一起,利用钢丝绳对无人机的起落架进行拦截减速,钢丝绳随着无人机移动而带动滑块在轮槽内移动带动弹簧伸长,利用弹簧伸长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钢丝绳作用在无人机的起落架上,进而可以对无人机进行有效减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减速通道过长占用过多空间。

A landing platform for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原有的无人机迫降平台在使用时不能够很好的对无人机进行减速,进而容易导致无人机需要比较长的减速通道来进行自我减速,过长的减速通道占用过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包括平台基体,所述平台基体的正面开设有迫降槽,所述迫降槽内侧壁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开设有轮槽,且两个轮槽的内侧壁均滚动连接有滚轮,且两个滚轮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钢丝绳,且两个钢丝绳相对的一端通过挂钩和挂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轮槽的内侧壁,所述滑块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轮槽内侧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穿过平台基体下表面开设的通道延伸出平台基体,所述钢丝绳远离平台基体的一端缠绕在缠线盘上,所述缠线盘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还套接有两个轴承,且两个轴承分别卡接在安装架的左右两侧面,所述安装架焊接在平台基体的左侧面,所述转轴的左端还固定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平台基体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轮,所述钢丝绳远离平台基体的一端穿过导向轮缠绕在缠线盘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迫降槽内侧壁的背面粘接有耐磨防滑垫和夜光发光条,所述夜光发光条位于迫降槽内侧壁背面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平台基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布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照明灯,且若干个照明灯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轮槽内侧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凸块,且两个限位凸块相对的一侧面形成通道,所述钢丝绳穿过通道延伸出轮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平台基体上设置有钢丝绳,利用挂钩和挂环将两段钢丝绳穿过迫降槽连接在一起,利用钢丝绳对无人机的起落架进行拦截减速,钢丝绳随着无人机移动而带动滑块在轮槽内移动,进而带动弹簧伸长,利用弹簧伸长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钢丝绳作用在无人机的起落架上,进而可以对无人机进行有效减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减速通道过长占用过多空间;(2)通过在平台基体上安装的照明灯配合夜光发光条可以在夜间为无人机的迫降作业带来方便,通过耐磨防滑垫的设置来增大无人机与平台基体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对其进行减速,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基体;2、迫降槽;3、轮槽;4、滚轮;5、钢丝绳;6、挂钩;7、挂环;8、滑块;9、弹簧;10、导向轮;11、缠线盘;12、转轴;13、轴承;14、安装架;15、把手;16、夜光发光条;17、照明灯;18、耐磨防滑垫;19、限位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包括平台基体1,平台基体1的正面开设有迫降槽2,迫降槽2内侧壁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开设有轮槽3,且两个轮槽3的内侧壁均滚动连接有滚轮4,且两个滚轮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钢丝绳5,且两个钢丝绳5相对的一端通过挂钩6和挂环7固定连接,钢丝绳5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滑块8,滑块8滑动连接在轮槽3的内侧壁,滑块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9,弹簧9远离滑块8的一端与轮槽3内侧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丝绳5穿过平台基体1下表面开设的通道延伸出平台基体1,钢丝绳5远离平台基体1的一端缠绕在缠线盘11上,缠线盘11固定连接在转轴12的外表面,转轴12的外表面还套接有两个轴承13,且两个轴承13分别卡接在安装架14的左右两侧面,安装架14焊接在平台基体1的左侧面,转轴12的左端还固定安装有把手15。本实施例中,夜光发光条16主要是在粘接带表面涂覆有夜光粉,夜光粉是可以在黑暗处自动发光的材料,主要成分为稀土,属于无机类材料,利用夜光粉在夜里发光的特性来给夜间无人机的迫降带来视野,使得无人机能够在白天和夜里均能够迫降。本实施例中,耐磨防滑垫18的材质主要是由聚氨酯橡胶组成,利用聚氨酯橡胶具有的良好的耐磨防滑特性来增大无人机与平台基体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以对无人机迫降时进行有效减速。本实施例中,照明灯17的型号可以为BLED610,利用外接电源为照明灯17供电,给夜间无人机的迫降带来视野上的方便。本实施方案中,在进行无人机迫降作业时,控制无人机落在平台基体1上的迫降槽2内,使得无人机的起落架与钢丝绳5接触,由于无人机落在迫降槽2内时还有一个速度,在缠线盘11与转轴12和轴承13的作用下带动钢丝绳5从缠线盘11上释放,在滚轮4的作用下使得滚轮4能够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滑块8带动弹簧9伸长,利用弹簧9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在钢丝绳5上,进而作用在无人机上对其进行减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减速通道过长占用过多空间,同时无人机落在迫降槽2内时利用耐磨防滑垫18的特性来增大无人机与平台基体1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对其进行减速,在夜间进行迫降时利用夜光发光条16的自然发光特性配合照明灯17来给无人机的迫降提供一个良好的视野,使得无人机能够准确的落在迫降槽2内,在夜间为无人机的迫降作业带来方便。具体的,平台基体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轮10,钢丝绳5远离平台基体1的一端穿过导向轮10缠绕在缠线盘11的外表面;通过导向轮10对钢丝绳5的运动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进而使得钢丝绳5在运动而改变方向时不会与平台基体1之间接触而发生摩擦。具体的,迫降槽2内侧壁的背面粘接有耐磨防滑垫18和夜光发光条16,夜光发光条16位于迫降槽2内侧壁背面的下方;通过设置耐磨防滑垫18的耐磨防滑特性来增大无人机与平台基体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以在利用钢丝绳5减速的前提下进一步对无人机进行减速,减速效果好,通过设置夜光发光条16使其在夜间能够自然发光,配合照明灯17的使用给夜间无人机的迫降带来视野上的方便。具体的,平台基体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包括平台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基体(1)的正面开设有迫降槽(2),所述迫降槽(2)内侧壁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开设有轮槽(3),且两个轮槽(3)的内侧壁均滚动连接有滚轮(4),且两个滚轮(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钢丝绳(5),且两个钢丝绳(5)相对的一端通过挂钩(6)和挂环(7)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5)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连接在轮槽(3)的内侧壁,所述滑块(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9),所述弹簧(9)远离滑块(8)的一端与轮槽(3)内侧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5)穿过平台基体(1)下表面开设的通道延伸出平台基体(1),所述钢丝绳(5)远离平台基体(1)的一端缠绕在缠线盘(11)上,所述缠线盘(11)固定连接在转轴(12)的外表面,所述转轴(12)的外表面还套接有两个轴承(13),且两个轴承(13)分别卡接在安装架(14)的左右两侧面,所述安装架(14)焊接在平台基体(1)的左侧面,所述转轴(12)的左端还固定安装有把手(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迫降平台,包括平台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基体(1)的正面开设有迫降槽(2),所述迫降槽(2)内侧壁的左右两侧面对称开设有轮槽(3),且两个轮槽(3)的内侧壁均滚动连接有滚轮(4),且两个滚轮(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钢丝绳(5),且两个钢丝绳(5)相对的一端通过挂钩(6)和挂环(7)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5)的外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连接在轮槽(3)的内侧壁,所述滑块(8)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9),所述弹簧(9)远离滑块(8)的一端与轮槽(3)内侧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5)穿过平台基体(1)下表面开设的通道延伸出平台基体(1),所述钢丝绳(5)远离平台基体(1)的一端缠绕在缠线盘(11)上,所述缠线盘(11)固定连接在转轴(12)的外表面,所述转轴(12)的外表面还套接有两个轴承(13),且两个轴承(13)分别卡接在安装架(14)的左右两侧面,所述安装架(14)焊接在平台基体(1)的左侧面,所述转轴(12)的左端还固定安装有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求林锋鲁红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力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