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向专利>正文

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30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02
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涉及机器人领域,包括支架、两个行走单元和驱动单元,行走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板、机械腿和位于机械腿底部的机械脚掌;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安装在支架上的曲柄组件以及为两个曲柄组件提供动力使其同轴转动的动力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曲柄组件形成“髋关节”,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机械腿对应连接组成,并通过连接板与将“髋关节”与“膝关节”连接,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相应地增加了“膝关节”和“髋关节”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机器人行走的单步步伐长度,同时该行走机构足部较小,增加机器人的行动灵活度,而且增加了足部对于复杂地形的适应性。

Walking mechanism of humanoid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类人型行走机器人是以模仿人类双腿行走模式,以左腿右腿交替前行方式行走,现有类人型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多为笨重,结构复杂,而且足部都比较大、比较重,行走灵活性差,同时髋关节到膝关节之前的距离小,导致机器人行走的单步步伐距离很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现有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多为笨重,结构复杂,而且足部都比较大、比较重,行走灵活性差、速度慢,同时髋关节到膝关节之前的距离小,导致机器人行走的单步步伐距离很小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本技术由曲柄组件形成“髋关节”,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机械腿对应连接组成,并通过连接板与将“髋关节”与“膝关节”连接,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相应地增加了“膝关节”和“髋关节”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机器人行走的单步步伐长度,同时该行走机构足部较小,增加机器人的行动灵活度,而且增加了足部对于复杂地形的适应性。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架、两个行走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行走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板、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两个行走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行走单元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连接板(3)、机械腿(4)和位于机械腿(4)底部的机械脚掌(12),所述第一连杆(1)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另一端与所述机械腿(4)顶端铰接,所述机械腿(4)靠近顶端处与所述连接板(3)铰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曲柄组件(5),以及为两个所述曲柄组件(5)提供动力且使两个所述曲柄组件(5)同轴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连接板(3)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曲柄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两个行走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行走单元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连接板(3)、机械腿(4)和位于机械腿(4)底部的机械脚掌(12),所述第一连杆(1)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另一端与所述机械腿(4)顶端铰接,所述机械腿(4)靠近顶端处与所述连接板(3)铰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曲柄组件(5),以及为两个所述曲柄组件(5)提供动力且使两个所述曲柄组件(5)同轴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连接板(3)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曲柄组件(5)的曲柄臂(6)末端铰接,两个所述曲柄臂(6)相对设置且始终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板(7)和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7)的横杆(8),所述横杆(8)位于所述支架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人型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板(7)后侧的驱动电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向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