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20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压辊,包括中部设置有油腔的辊筒,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上均设置有转轴,辊筒中还插接有多根沿轴向延伸的电热管,这些电热管围绕油腔均匀分布,所述油腔内装有油。该热压辊的升温速度快且各处温度均匀。

A kind of hot press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压辊
本技术涉及热压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热压辊。
技术介绍
热压辊是一种通过滚压的方式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加热、压制成型的装置。热压辊的按照加热形式通常分为三种:蒸汽加热式热压辊、油加热式热压辊、电加热式热压辊。其中,蒸汽加热式热压辊需要外排冷却水,结构比较复杂;油加热式热压辊的各处温度均匀性较好但升温速度较慢;电加热式热压辊的升温速度较快但各处温度不均匀。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辊,其升温速度快且各处温度均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压辊,包括中部设置有油腔的辊筒,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上均设置有转轴,辊筒中还插接有多根沿轴向延伸的电热管,这些电热管围绕油腔均匀分布,所述油腔内装有油。所述的热压辊中,所述第一封头沿辊筒的轴向开设有一个通孔,第一封头的转轴端部连接有一个旋转接头,所述通孔一端与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连通;所述旋转接头通过一根油管与一个储油箱连接。所述的热压辊中,所述储油箱设置在高于辊筒顶部的位置。所述的热压辊中,所有电热管靠近第一封头的一端并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供电系统连接。所述的热压辊中,所述第二封头的转轴端部设置有一个导电滑环,所述电热管的导线与该导电滑环连接,并通过该导电滑环接入供电系统连接。所述的热压辊中,所述第二封头的转轴沿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该转轴上还沿径向开设有多个过线孔,这些过线孔的数量和周向位置均与电热管对应;电热管的导线从对应的过线孔进入盲孔中,并穿过盲孔后与导电滑环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压辊,通过电热管进行加热,加热速度较快,而在辊筒内设置油腔并在油腔内装满油,电热管加热过程中会把油加热,加热后的油会对辊筒各处进行均匀的加热,从而使热压辊各处温度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热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图。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图。图4为图1中的C-C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热压辊中,电热管的电连接图,其中图a是具有两个电热管的情况,图b是具有三个电热管的情况,图c是具有四个电热管的情况。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压辊,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压辊,包括中部设置有油腔1.1的辊筒1,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头2和第二封头3,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上均设置有转轴,辊筒中还插接有多根沿轴向延伸的电热管4,这些电热管围绕油腔1.1均匀分布,所述油腔内装有油。通过电热管进行加热,加热速度较快,而在辊筒内设置油腔并在油腔内装满油,电热管加热过程中会把油加热,加热后的油会对辊筒各处进行均匀的加热,从而使热压辊各处温度均匀,而且由于油的比热容较大,工作时辊筒的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加工质量稳定。此处,所述油腔1.1为同轴地设置在辊筒1中部的圆孔,所述第一封头2和第二封头3均包括与辊筒端部焊接固定的圆盘部,所述转轴设置在该圆盘部的外侧面上,圆盘部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与油腔1.1相适应的凸起部,该凸起部插入油腔1.1中,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封头2沿辊筒1的轴向开设有一个通孔2.1,第一封头的转轴端部连接有一个旋转接头5,所述通孔2.1一端与油腔1.1连通,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连通;所述旋转接头通过一根油管6.1与一个储油箱6连接。由于油被加热后会膨胀和气化现象,如果是完全密封的则可能会发生爆炸,安全性较低;此处,当油膨胀时,部分油会自动地从通孔2.1处排出进入储油箱,防止爆炸。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箱6设置在高于辊筒1顶部的位置。通过重力可自动保持油腔内的压强稳定,该压强的大小与储油箱的高度有关,当储油箱位置固定后,该压强也就固定;工作时,当油膨胀使部分油会自动地从通孔2.1处排出进入储油箱,直到内外压力平衡,当油温下降,储油箱的油又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流到油腔内,无需额外设置动力装置进行油的输送。具体的,所有电热管4靠近第一封头2的一端并接,另一端通过导线4.1与供电系统连接。这样,只需考虑一端的导线排布问题,可简化结构。当具有两个电热管时,该两根电热管串联连接于供电系统(如图5a所示),当具有三个电热管时,其中两根电热管并联后再与第三根电热管串联连接于供电系统(如图5b所示),当具有四个电热管时,两两并联后再串联连接于供电系统(如图5c所示),以此类推;具有三个电热管时的导线连接情况可参考图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封头3的转轴端部设置有一个导电滑环7,所述电热管4的导线4.1与该导电滑环连接,并通过该导电滑环接入供电系统连接。通过导电滑环进行电连接可避免电线缠绕阻碍压辊转动,导电滑环是现有技术,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得到,如MOFLON的MT系列过孔式导电滑环。优选的,所述第二封头3的转轴沿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3.1,该转轴上还沿径向开设有多个过线孔,这些过线孔的数量和周向位置均与电热管4对应;电热管的导线4.1从对应的过线孔进入盲孔中,并穿过盲孔后与导电滑环连接。由于热压辊在使用时需要在转轴上设置轴承并安装到轴承座上,此处,导线从转轴内部通过,不会妨碍轴承安装使用,且导线不会散乱。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设置有油腔的辊筒,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上均设置有转轴,辊筒中还插接有多根沿轴向延伸的电热管,这些电热管围绕油腔均匀分布,所述油腔内装有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设置有油腔的辊筒,辊筒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上均设置有转轴,辊筒中还插接有多根沿轴向延伸的电热管,这些电热管围绕油腔均匀分布,所述油腔内装有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沿辊筒的轴向开设有一个通孔,第一封头的转轴端部连接有一个旋转接头,所述通孔一端与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连通;所述旋转接头通过一根油管与一个储油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设置在高于辊筒顶部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定邱刘进李国梁周国李增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爱博广告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