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侧滚扭杆端部镦粗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抗侧滚扭杆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侧滚扭杆端部镦粗的工装。
技术介绍
抗侧滚扭杆是一种利用金属弹性杆在受扭矩作用时产生扭转变形而提供扭转反力矩起作用的装置。抗侧滚扭杆装置不影响车辆的其他振动形式,只抑制车辆的侧滚振动。扭杆装置的可靠性对车辆的运行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抗侧滚扭杆的加工已普遍采用端部镦粗工艺。现有抗侧滚扭杆大多采用大于成品扭杆端部外径的圆钢调质处理,然后整体车加工成型,现有抗侧滚扭杆车加工余量大,浪费材料;两端及过渡带金属纤维流线的延展性遭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抗侧滚扭杆端部镦粗的工装,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抗侧滚扭杆车加工余量大,浪费材料;两端及过渡带金属纤维流线的延展性遭到破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模具、模腔、端部腔、第一过度腔、中腔、第二过度腔、未变形腔、抗侧滚扭杆毛坯、间隙、冲头、球形槽、抗侧滚扭杆、第一过度金属面、中柱、第二过度金属面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侧滚扭杆端部镦粗的工装,包括模具(1)、模腔(2)、端部腔(3)、第一过度腔(4)、中腔(5)、第二过度腔(6)、未变形腔(7)、抗侧滚扭杆毛坯(8)、间隙(9)、冲头(10)、球形槽(11)、抗侧滚扭杆(12)、第一过度金属面(13)、中柱(14)、第二过度金属面(15)和端部(1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中部开设有模腔(2),模腔(2)包括有端部的端部腔(3),端部腔(3)一侧的第一过度腔(4),第一过度腔(4)一侧的中腔(5),中腔(5)一侧的第二过度腔(6),第二过度腔(6)一侧的未变形腔(7),模腔(2)的内部插接有抗侧滚扭杆毛坯(8),抗侧滚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侧滚扭杆端部镦粗的工装,包括模具(1)、模腔(2)、端部腔(3)、第一过度腔(4)、中腔(5)、第二过度腔(6)、未变形腔(7)、抗侧滚扭杆毛坯(8)、间隙(9)、冲头(10)、球形槽(11)、抗侧滚扭杆(12)、第一过度金属面(13)、中柱(14)、第二过度金属面(15)和端部(1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中部开设有模腔(2),模腔(2)包括有端部的端部腔(3),端部腔(3)一侧的第一过度腔(4),第一过度腔(4)一侧的中腔(5),中腔(5)一侧的第二过度腔(6),第二过度腔(6)一侧的未变形腔(7),模腔(2)的内部插接有抗侧滚扭杆毛坯(8),抗侧滚扭杆毛坯(8)与模腔(2)之间设置有间隙(9),抗侧滚扭杆毛坯(8)的一端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冲头(10),冲头(10)的中部开设有球形槽(11),抗侧滚扭杆毛坯(8)经冲头(10)冲压后形成抗侧滚扭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凯通钻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