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98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属于制钉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架、给料盘和矫直机构,给料盘固定在支架上,矫直机构和给料盘之间设置有夹片装置,夹片装置包括第一夹片、连接片和第二夹片,连接片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夹片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夹片固定连接,第一夹片夹住矫直机构上的板钉末端的两侧,第二夹片夹住给料盘上板钉给料端的两侧,达到不需要调节矫直机构就能将更换的板钉穿入矫直机构内,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从而增加上料速度,提高制钉机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A feeding device of nail 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各地工业水平的发展,钉子的利用率越来越广,成为工业及日常不可或缺的小物件,喷钉、水泥钉、铁钉、异形钉等各种样式与用途的钉子,房屋装修、工业设备、建筑工程、家具制造等等,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不起眼的钉子不可或缺。钉子的大量需求对制钉机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研发高效的制钉机成了当务之急。而板钉一般缠绕在给料盘上,长期盘绕的板钉具有弯曲的倾向,加工时需要采用矫直机构对板钉进行矫直。但是在更换给料盘时,由于板钉具有弯曲倾向,不便于将板钉穿入矫直机构内,因此需要对矫直机构进行调节,而矫直机构调节比较费繁琐,操作不便,浪费时间,从而导致制钉机上料速度较慢,影响制钉机的整体工作效率,因此,提高制钉机的上料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达到不需要调节矫直机构就能将更换的板钉穿入矫直机构内,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从而增加上料速度,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架(1)、给料盘(2)和矫直机构(3),给料盘(2)固定在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矫直机构(3)和给料盘(2)之间设置有夹片装置(4),夹片装置(4)包括第一夹片(41)、连接片(43)和第二夹片(42),连接片(43)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夹片(4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夹片(42)固定连接,第一夹片(41)夹住矫直机构(3)上的板钉(5)末端的两侧,第二夹片(42)夹住给料盘(2)上板钉(5)给料端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架(1)、给料盘(2)和矫直机构(3),给料盘(2)固定在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矫直机构(3)和给料盘(2)之间设置有夹片装置(4),夹片装置(4)包括第一夹片(41)、连接片(43)和第二夹片(42),连接片(43)长度方向的一侧与第一夹片(4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夹片(42)固定连接,第一夹片(41)夹住矫直机构(3)上的板钉(5)末端的两侧,第二夹片(42)夹住给料盘(2)上板钉(5)给料端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片(41)包括第一L型板(411)和第二L型板(412),第一L型板(411)远离弯折方向一侧的表面与连接片(43)固定连接,第二L型板(412)通过第二螺栓(4122)与第一L型板(411)固定连接成U型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片(41)、连接片(43)和第二夹片(42)的厚度均小于或等于板钉(5)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L型板(411)与第二L型板(412)固定连接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121),固定孔(4121)沿其所在表面的长度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钉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铰接有卡扣(11),给料盘(2)上设置有转动轴(23),转动轴(23)位于卡扣(11)和支架(1)之间,并与支架(1)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吉茂制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