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开合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4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包括窗体两侧的窗帘本体A和窗帘本体B,窗帘本体A的顶部和窗帘本体B的顶部通过挂环挂设于挂杆,窗体上方的两侧对称设有定滑轮A,定滑轮B、定滑轮C和定滑轮D。定滑轮A上绕有绳A,绳A的一端固定于窗帘本体B面向窗帘本体A一侧的拉杆B,绳A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A下垂;拉杆B还固定连接有绳B的一端,绳B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B后固定于窗帘本体A面向窗帘本体B一侧的拉杆A。定滑轮C上绕有绳C,绳C的一端固定于拉杆A,绳C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C并且下垂;拉杆A还固定连接有绳D的一端,绳D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D后固定于拉杆B。使用者只需要操作一次就可以将窗帘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窗帘
本技术涉及窗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合窗帘。
技术介绍
卧室是人们休息场所,一个温馨的卧室离不开窗帘的修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居住环境舒适性和便捷性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家庭的窗帘是以窗户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安装,拉开和关闭窗帘的时候需要一边一边的操作两次,对操作的便捷性有一定的影响。此外窗帘的开合是通过拉扯窗帘的下端来使上端的挂环沿挂杆滑动,从而达到开合窗帘的目的,由于现在的窗帘的高度一般设置的比较高;当操作者在窗帘下端施加的力与挂杆方向存在偏角时,窗帘很容易卡住,力量过大时还容易损坏窗帘与挂环挂杆的连接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合窗帘,操作者只需要操作一次就可以将窗帘开合,操作过程中不容易因施力方向的问题导致窗帘卡住或者损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开合窗帘,包括窗体两侧的窗帘本体A和窗帘本体B,所述窗体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挂杆,窗帘本体A的顶部和窗帘本体B的顶部通过挂环挂设于挂杆,所述窗体的两侧、位于窗帘本体A和窗帘本体B的上方分别对称设有定滑轮A,定滑轮B、定滑轮C和定滑轮D,所述定滑轮A和定滑轮C位于窗帘本体B一侧、定滑轮B和定滑轮D位于窗帘本体A的一侧;所述定滑轮A上绕有绳A,所述绳A的一端固定于窗帘本体B面向窗帘本体A一侧的拉杆B,所述绳A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A下垂于窗帘本体B远离窗帘本体A的一侧,所述拉杆B还固定连接有绳B的一端,所述绳B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B后固定于窗帘本体A面向窗帘本体B一侧的拉杆A;所述定滑轮C上绕有绳C,所述绳C的一端固定于拉杆A,所述绳C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C并且下垂于窗帘本体B远离窗帘本体A的一侧,所述拉杆A还固定连接有绳D的一端,所述绳D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D后固定于拉杆B。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绳A的下垂端与绳C的下垂端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绳A与绳C的固定端距离窗帘本体B的底面边缘的高度为1m-1.5m。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定滑轮A与定滑轮C的中心在竖直方向的距离差为10cm-20cm。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窗体的顶固固定有水平保护盒体A,所述定滑轮A和定滑轮B位于保护盒体A内,所述定滑轮A的中心和定滑轮B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拉杆A和拉杆B向上穿过保护盒体A沿拉杆A和拉杆B运动的方向所设的条形孔。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水平保护盒体A的顶固固定有水平保护盒体B,所述定滑轮C和定滑轮D位于保护盒体A内,所述定滑轮A的中心和定滑轮B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拉杆A和拉杆B向上穿过保护盒体B沿拉杆A和拉杆B运动的方向所设的条形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一、采用定滑轮与绳索配合连接,拉动绳索A时可以实现窗帘打开,拉动绳索C时能够实现窗帘闭合。窗帘在开合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卡住或者损坏的现象。二、将绳索A和绳索C的端部固定能够实现联动的操作,固定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保持不变,从而方便操作。三、限制绳索A和绳索C至窗帘底端边缘的距离,让操作者更容易操作。四、限制定滑轮A和定滑轮C中心位置的竖直距离,防止绳索A与绳索C在操作的过程中缠绕在一起。五、定滑轮A、定滑轮B、定滑轮C、定滑轮D的外侧增加保护盒体A15和保护盒体B16能够保护内部零件,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位置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窗体两侧的窗帘本体A1和窗帘本体B2,窗帘本体A1和窗帘本体B2以窗户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窗体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挂杆3,挂杆3固定于墙面。窗帘本体A1的顶部和窗帘本体B2的顶部通过挂环4挂设于挂杆3。在窗体的两侧、窗帘本体A1和窗帘本体B2的上方分别对称设有定滑轮A5、定滑轮B6、定滑轮C11和定滑轮D12,定滑轮A5和定滑轮C11位于窗帘本体B2一侧,定滑轮B6和定滑轮D12位于窗帘本体A1的一侧,定滑轮A和定滑轮C之间的距离为15cm。窗体的顶端固定有水平保护盒体A15,定滑轮A5和定滑轮B6位于保护盒体A15内,定滑轮A5的中心和定滑轮B6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拉杆,B9固定于窗帘本体B靠近窗体中心的最内侧挂环上,拉杆A10固定于窗帘本体A靠近窗体中心的最内侧挂环上,拉杆B9和拉杆A10向上穿过保护盒体A15沿拉杆B9和拉杆A10运动的方向所设的条形孔。水平保护盒体A15的顶固固定有水平保护盒体B16,定滑轮C11和定滑轮D12位于保护盒体A15内,定滑轮A5的中心和定滑轮B6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拉杆B9和拉杆A10向上穿过保护盒体B16沿拉杆B9和拉杆A10运动的方向所设的条形孔。定滑轮A5上绕有绳A7,绳A7的一端固定于拉杆B9,绳A7的另外一端由上向下绕过定滑轮A5下垂于窗帘本体B2远离窗帘本体A1的一侧,拉杆B9固定连接有绳B8的一端,绳B8的另外一端由上向下绕过定滑轮B6并且固定于拉杆A10。绳A7与拉杆B9的固定点高于绳B8与拉杆A10的固定点。定滑轮C11上绕有绳C13,绳C13的一端固定于拉杆A10,绳C13的另外一端由上向下绕过定滑轮C11并且下垂于窗帘本体B2远离窗帘本体A1的一侧,拉杆A10固定连接有绳D14的一端,绳D14的另外一端由下向上绕过定滑轮D12并且固定于拉杆B9。绳C13与拉杆A10的固定点低于绳D14与拉杆B9的固定点,并且高于绳A7与拉杆B9的固定点。本实施例中,绳与拉杆的连接采用挂钩连接,绳A7与绳C13的下垂端固定连接,连接端距离窗帘底部边缘的距离为1.2m。使用流程为:拉动绳索A7可以实现窗帘打开,拉动绳索C13可以实现窗帘闭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窗帘,包括窗体两侧的窗帘本体A(1)和窗帘本体B(2),所述窗体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挂杆(3),窗帘本体A(1)的顶部和窗帘本体B(2)的顶部通过挂环(4)挂设于水平挂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的两侧、位于窗帘本体A(1)和窗帘本体B(2)的上方分别对称设有定滑轮A(5),定滑轮B(6)、定滑轮C(11)和定滑轮D(12),所述定滑轮A(5)和定滑轮C(11)位于窗帘本体B(2)一侧、定滑轮B(6)和定滑轮D(12)位于窗帘本体A(1)的一侧;所述定滑轮A(5)上绕有绳A(7),所述绳A(7)的一端固定于窗帘本体B(2)面向窗帘本体A(1)一侧的拉杆B(9),所述绳A(7)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A(5)下垂于窗帘本体B(2)远离窗帘本体A(1)的一侧,所述拉杆B(9)还固定连接有绳B(8)的一端,所述绳B(8)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B(6)后固定于窗帘本体A(1)面向窗帘本体B(2)一侧的拉杆A(10);所述定滑轮C(11)上绕有绳C(13),所述绳C(13)的一端固定于拉杆A(10),所述绳C(1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C(11)并且下垂于窗帘本体B(2)远离窗帘本体A(1)的一侧,所述拉杆A(10)还固定连接有绳D(14)的一端,所述绳D(14)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D(12)后固定于拉杆B(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窗帘,包括窗体两侧的窗帘本体A(1)和窗帘本体B(2),所述窗体的顶部固定有水平挂杆(3),窗帘本体A(1)的顶部和窗帘本体B(2)的顶部通过挂环(4)挂设于水平挂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的两侧、位于窗帘本体A(1)和窗帘本体B(2)的上方分别对称设有定滑轮A(5),定滑轮B(6)、定滑轮C(11)和定滑轮D(12),所述定滑轮A(5)和定滑轮C(11)位于窗帘本体B(2)一侧、定滑轮B(6)和定滑轮D(12)位于窗帘本体A(1)的一侧;所述定滑轮A(5)上绕有绳A(7),所述绳A(7)的一端固定于窗帘本体B(2)面向窗帘本体A(1)一侧的拉杆B(9),所述绳A(7)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A(5)下垂于窗帘本体B(2)远离窗帘本体A(1)的一侧,所述拉杆B(9)还固定连接有绳B(8)的一端,所述绳B(8)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B(6)后固定于窗帘本体A(1)面向窗帘本体B(2)一侧的拉杆A(10);所述定滑轮C(11)上绕有绳C(13),所述绳C(13)的一端固定于拉杆A(10),所述绳C(1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C(11)并且下垂于窗帘本体B(2)远离窗帘本体A(1)的一侧,所述拉杆A(10)还固定连接有绳D(14)的一端,所述绳D(14)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D(12)后固定于拉杆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妍吴鼎新周桂良夏晶晶刘妍婧王励勤金立率吴思彤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