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割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50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割草机,属于智能园林工具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身的防水要求与电源开关必须伸出机身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机身的外侧壁设有内凹的操作腔,操作腔包括腔顶壁,电源开关穿过腔顶壁向下伸出供用户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机身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与电源开关必须伸出机身的矛盾,既保证了机身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同时电源开关伸出机身供用户操作也方便。

Intelligent m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割草机
本技术涉及智能园林工具,特别是一种智能割草机。
技术介绍
智能割草机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庭院草坪的维护、大型草地的修剪。智能割草机属于户外移动型机器人,其使用环境一般为全天24小时在户外草坪上自主工作,例如能自动割草,具有定时启动、自动充电等功能,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人工干预。智能割草机的机械结构包括:智能割草机的车架体、车轮、带减速器的驱动电机、割草电机、蓄电池、传感系统、控制系统、电源开关、蜂鸣器等主要部分,合理的机械结构设计能为割草机器人在运行时提供可靠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在雨水天气的时候,智能割草机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该机器必须设计成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防止内部的对雨水敏感的零部件被水浸湿而顺坏。所以智能割草机的车架体一般被设计成由上、下机壳组合而成的密闭内腔,所有控制电路板、电机、电池、电源开关、蜂鸣器等对雨水敏感的零部件,都被收容在这个密闭的内腔中。但是智能割草机的电源开关和蜂鸣器存在以下特殊性。虽然电源开关和蜂鸣器及其连接电路都在这个密闭的内腔中,但是:电源开关必须伸出在机身外面,以方便用户开、关机;蜂鸣器必须和机壳外面必须有孔洞联通,以使得蜂鸣器的声音能清晰的传出来,而不会被减弱。这就对机身的防水设计产生了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割草机,解决机身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与电源开关必须伸出机身的矛盾,既保证了机身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同时电源开关伸出机身供用户操作也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割草机,包括机身和设于机身的内腔中的控制系统、电源开关,机身的外侧壁设有内凹的操作腔,操作腔包括腔顶壁,电源开关穿过腔顶壁向下伸出供用户操作。进一步的,所述机身内腔中设有蜂鸣器,腔顶壁上设有贯通的透声孔,蜂鸣器位于操作腔上方面对透声孔。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腔设置成喇叭状。进一步的,所述腔顶壁水平设置或者从内向外由上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机身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装配形成机身的内腔,下机壳的顶端边缘设有与上机壳配合的凸檐,操作腔设于下机壳的外侧壁,凸檐位于操作腔的上方并相对操作腔凸出。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腔包括腔底壁,腔底壁从内向外倾斜向下延伸。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腔位于机身后端的外侧壁,操作腔的朝向与智能割草机向前行走的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外侧壁设有盖住操作腔的防水盖。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顶面设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边缘设有下凹的沉槽,沉槽的侧壁设有贯穿至机身的外侧壁防止沉槽积水的第一导水孔。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顶面设有安装调高机构的安装孔,安装孔的顶端设有环形围边,环形围边内设有环形台阶面,调高机构的连接法兰外周与环形围边配合,调高机构的连接法兰定位于环形台阶面上,环形围边上设有贯穿至外侧壁的第二导水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机身的外侧壁基本是竖直面或斜面,不容易有积水存留,在机身的外侧壁设置操作腔,容易保持干燥;其次,由于腔顶壁的位置类似房屋的窗框,窗框的顶面总是最难沾水,雨水不会直接落到腔顶壁上,电源开关从腔顶壁伸出,自然很少机会沾到水,因此对电源开关与腔顶壁配合的防水要求可以降低,从而降低防水成本;第三,腔顶壁难以积水,也就少了渗水的可能性;第四,电源开关位于操作腔内,操作腔内没有其他部件,用户伸手进入操作,目标明确,快捷方便;综上,解决了机身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与电源开关必须伸出机身的矛盾,既保证了机身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同时电源开关伸出机身供用户操作也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展示部分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部分结构剖视);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割草机,包括机身1和设于机身1的内腔中的控制系统、电源开关2,机身1的外侧壁设有内凹的操作腔101,操作腔101包括腔顶壁102,电源开关2穿过腔顶壁102向下伸出供用户操作。首先,由于机身1的外侧壁基本是竖直面或斜面,不容易有积水存留,在机身1的外侧壁设置操作腔101,容易保持干燥;其次,由于腔顶壁102的位置类似房屋的窗框,窗框的顶面总是最难沾水,雨水不会直接落到腔顶壁102上,电源开关2从腔顶壁102伸出,自然很少机会沾到水,因此对电源开关2与腔顶壁102配合的防水要求可以降低,从而降低防水成本;第三,腔顶壁102难以积水,也就少了渗水的可能性;第四,电源开关2位于操作腔101内,操作腔101内没有其他部件,用户伸手进入操作,目标明确,快捷方便;综上,解决了机身1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与电源开关2必须伸出机身1的矛盾,既保证了机身1内腔的防水密封性能,同时电源开关2伸出机身1供用户操作也方便。见图2和图3,机身1内腔中设有蜂鸣器3,为此可以在腔顶壁102上设有贯通的透声孔103,蜂鸣器3位于操作腔101上方面对透声孔103。即防止雨水通过透声孔103进入机身1内腔,也保证了蜂鸣器3的声音能够清晰地传出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操作腔101设置成喇叭状,使得操作腔101形成扩声结构。为减少腔顶壁102挂水,腔顶壁102水平设置或者从内向外由上向下倾斜设置。从内向外是从操作腔的内部向口部方向,结合附图4看就是从右向左,相对机身1而言就是从前向右。机身1包括上机壳11和下机壳12,上机壳11与下机壳12装配形成机身1的内腔,下机壳12的顶端边缘设有与上机壳11配合的凸檐121,操作腔101设于下机壳12的外侧壁,凸檐121位于操作腔101的上方并相对操作腔101凸出。凸檐121类似房屋的屋檐,可以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操作腔101。操作腔101包括腔底壁104,在雨水特别大的时候,难免会有雨水进入操作腔101,因此可以设计腔底壁104从内向外倾斜向下延伸,这样方便雨水自动排出操作腔101。由于智能割草机很少进行后退动作,因此将操作腔101位于机身1后端的外侧壁,操作腔101的朝向与智能割草机向前行走的方向相反。雨水天气,智能割草机向前行走,相对而言,机身1后端总是最难接触雨水的,也就进一步减少了雨水进入操作腔101的机会。而为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可以在机身1的外侧壁设有盖住操作腔101的防水盖。防水盖可以通过弹簧铰链连接,保持关闭。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考虑到机身1的顶面设有操作面板4,操作面板4边缘设有下凹的沉槽105,沉槽105的侧壁设有贯穿至机身1的外侧壁防止沉槽105积水的第一导水孔106。第一导水孔106一般设置在沉槽105最低位置处,沉槽105内有积水,顺着高度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割草机,包括机身和设于机身的内腔中的控制系统、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外侧壁设有内凹的操作腔,操作腔包括腔顶壁,电源开关穿过腔顶壁向下伸出供用户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割草机,包括机身和设于机身的内腔中的控制系统、电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外侧壁设有内凹的操作腔,操作腔包括腔顶壁,电源开关穿过腔顶壁向下伸出供用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割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腔中设有蜂鸣器,腔顶壁上设有贯通的透声孔,蜂鸣器位于操作腔上方面对透声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割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设置成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割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顶壁水平设置或者从内向外由上向下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智能割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与下机壳装配形成机身的内腔,下机壳的顶端边缘设有与上机壳配合的凸檐,操作腔设于下机壳的外侧壁,凸檐位于操作腔的上方并相对操作腔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典悝杨俊华陈荣叶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