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托终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47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35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示范性方面,提供了一种器托终端机(1),其包括壳体(2)和第一运输单元(3),所述第一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壳体(2)内将设置在可移动平台(9)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器托架(4)从第一位置(5)运输到第二位置(6),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器托架(4)在所述壳体(2)内的第二位置(6)处,并且能够由用户通过所述壳体(2)中的第一开口(7)手动接触。

Carrier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器托终端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器托终端机。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供器托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中已知各种自动化实验室系统,并且广泛用于医院、诊所和研究实验室。实验室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工作站,在工作站中处理样品,例如血液、唾液、交换物和其它目标物质。装置复合体可以包括多个单独的装置,例如样品分析仪、输送机系统、器托终端机和样品存储器。在搬运具有包含在样品中的目标物质的器托的自动化系统中,通常所谓的样品管、试管、比色皿、样品容器、样品器皿或其它样品器托,特别是细长器托,用于临时存储目标物质。样品管、试管、比色皿或其它样品器托,在下文中仅称为“器托”,可以例如放置在所谓的样品器托保持器中。每个器托保持器可以竖直地支撑一个器托。多个样品器托可以由所谓的支架、载物架、盒、试管架、样品管架、管托盘、样品管保持器、样品管载具等支撑。在下文中,所述装置仅被称为“器托架”。在自动化实验室系统或其一部分中,希望手动接触由特定器托保持器或特定器托架支撑的至少一个特定样品器托。因此,例如可以操纵特定器托。另外,特定器托可以手动插入自动实验室系统或从所述系统中取出。例如,文献US8691149B2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装载免疫测定分析仪的系统。磁性粒子处理器的前面板包括可旋转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具有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可旋转上部部分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连接到顶面板或顶盖。可旋转上部部分还具有手柄,以使用户能够手动打开和关闭可旋转上部部分。可旋转上部部分具有形成在可旋转上部部分的边缘的中心处的孔。所述孔必须具有足够的尺寸以使支撑轨道能够穿过所述孔。支撑轨道对支撑托盘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托盘能够支撑至少一个微孔板。支撑轨道固定在其远端并且在其近端是自由的。支撑轨道具有足够的刚性和足够的强度,以支撑将支撑托盘移入和移出磁性粒子处理器所需的支撑托盘和设备。所述支撑轨道允许在与磁性粒子处理器内部相隔一定距离处操纵微孔板。支撑轨道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得支撑托盘能够延伸足够的距离以离开前面板。支撑托盘能够沿着支撑轨道被驱动远离磁性粒子处理器并且朝向所述磁性粒子处理器。步进电机、编码器、驱动齿轮、螺纹丝杆和螺母可用于控制用于微孔板的支撑托盘的运动。所述系统被设计成能够将反应器皿自动插入磁性粒子处理器和从磁性粒子处理器中取出。鉴于前述内容,提供例如用于自动化实验室系统或其一部分的器托终端机将是有益的,所述器托终端机能够使用户手动接触至少一个特定样品器托。器托终端机应该能够以工业规模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了一些具体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器托终端机,包括壳体和第一运输单元,所述第一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在壳体内将设置在可移动平台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器托架从第一位置运输到第二位置,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器托架在壳体内的第二位置处,并且可以由用户通过所述壳体中的第一开口手动接触。第一方面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来自以下项目符号列表的至少一个特征:·第一位置包括机器人接触区域,第二位置包括用户接触区域;·第一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将第一器托架从第一位置线性地引导至第二位置;·第一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器托架从第二位置线性地引导至第一位置;·第一运输单元被配置成沿着至少一个线性引导区域移动所述平台;·至少一个器托保持器设置在平台或平台的组成部分上;·第一运输单元进一步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器托保持器与壳体内的第一器托架一起从第一位置运输到第二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器托保持器位于可由用户通过壳体中的第一开口手动接触的第二位置;·器托终端机包括第二运输单元;·第一器托架位于可由第二运输单元接触的第一位置;·第二运输单元能够在至少两个维度上运输器托;·第二运输单元是机械抓取器;·第一运输单元和第二运输单元能够将器托运输到处置端口、装置复合体的另一系统、器托存储器、器托架、第一器托架、器托保持器、用户接触区域或机器人接触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器托终端机包括第三运输单元;·第三运输单元被配置成通过壳体中的第二开口将至少一个器托架运输到所述平台的一个狭槽或从所述狭槽运输出去;·第三运输单元包括输送机和机械升降机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向器托终端机供送一系列器托架;·第三运输单元被配置成从器托终端机移除一系列器托架;·第三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器托架运输到平台的狭槽或从平台的狭槽运输出去;·所述壳体包括被配置成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的舱口;·当第一器托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运输单元能够进行操作;·第二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当第一器托架定位在第二位置时中断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择特定器托,将所述器托从第二器托架移除并通过第二运输单元将所述器托插入第一器托架中,通过第一运输单元在器托终端机的壳体内将设置在可移动平台上的第一器托架从第一位置运输到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一器托架可由第二运输单元接触,其中第一器托架在壳体内的第二位置并且可由用户通过壳体中的第一开口手动接触。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第三运输单元向器托终端机供送器托架或者通过第三运输单元从所述器托终端机移除器托架。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由第三运输单元通过壳体中的第二开口将器托架运输到平台的狭槽或从平台的狭槽运输出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以下步骤:从用户接收关于特定器托的选择的指令,使第二运输单元从第二器托架移除所述器托并且将所述器托插入第一器托架中,使第一运输单元在器托终端机的壳体内将设置在可移动平台上的第一器托架从第一位置运输到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一器托架可由第二运输单元接触,其中第一器托架在壳体内的第二位置,并且可由用户通过壳体中的第一开口手动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其上存储有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获得了相当大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器托终端机和提供器托的方法。例如用于自动化实验室系统或其一部分的器托终端机能够使用户手动接触至少一个特定样品器托。特定的样品器托,例如样品管,可以由第一运输单元根据用户的请求输送到用户接触区域。当然,器托终端机还能够接收由用户手动插入的器托,并将其传送到器托架。因此,例如,用户可以请求输送特定器托并在稍后的阶段重新插入所述器托。器托的输送和重新插入可以快速发生,因为器托由第一运输单元通过线性引导件沿相对短的距离运输。此外,用户接触区域位于器托终端机的壳体内。因此,用户不能与从器托终端机的壳体突出的器托终端机的部分碰撞,例如与支撑托盘或抽屉的支撑轨道碰撞。换句话说,可以提高用户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器托终端机(1),其包括:/n-壳体(2),以及/n-第一运输单元(3),所述第一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壳体(2)内沿着线性引导件将设置在可移动平台(9)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器托架(4)从第一位置(5)运输到第二位置(6),/n-第二运输单元(10),其中所述第一器托架(4)位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10)能够接触的所述第一位置(5),/n-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器托架(4)位于所述壳体(2)内的所述第二位置(6),并且能够由用户通过所述壳体(2)中的第一开口(7)手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12 FI 201754321.一种器托终端机(1),其包括:
-壳体(2),以及
-第一运输单元(3),所述第一运输单元被配置成在所述壳体(2)内沿着线性引导件将设置在可移动平台(9)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器托架(4)从第一位置(5)运输到第二位置(6),
-第二运输单元(10),其中所述第一器托架(4)位于所述第二运输单元(10)能够接触的所述第一位置(5),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器托架(4)位于所述壳体(2)内的所述第二位置(6),并且能够由用户通过所述壳体(2)中的第一开口(7)手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一位置(5)包括机器人接触区域,并且所述第二位置(6)包括用户接触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一运输单元(3)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器托架(4)从所述第一位置(5)线性地引导至所述第二位置(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一运输单元(3)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器托架(4)从所述第二位置(6)线性地引导至所述第一位置(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一运输单元(3)被配置成使所述平台(9)沿着至少一个线性引导件(8)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二运输单元(10)能够在至少两个维度上运输器托(1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二运输单元(10)是机械抓取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器托终端机(1)包括第三运输单元(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三运输单元(24)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器托架运输到所述平台(9)的至少一个狭槽或从所述狭槽运输出去。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三运输单元(24)包括输送机和升降机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三运输单元(24)被配置成向所述器托终端机(1)供送一系列器托架。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三运输单元(24)被配置成从所述器托终端机(1)移除一系列器托架。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三运输单元(24)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器托架通过所述壳体(2)中的第二开口(21)运输到所述平台(9)的狭槽中或从所述狭槽运输出去。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壳体(2)包括舱口(12),所述舱口被配置成覆盖所述第一开口(7)。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器托终端机(1),其中所述第二运输单元(10)能够在所述第一器托架(4)定位在所述第二位置(6)时进行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帕维莱宁
申请(专利权)人:赛默飞世尔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