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液密外壳的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类冷却装置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操作电力电子系统时的一个限制因素是最大允许操作温度。在第一近似值中,这取决于电流,由于该原因,用于电操作机动车的电力电子系统通常需要冷却。为了能够保护电部件,主要是诸如晶体管的功率半导体,例如免于由于过热造成的损坏和故障,这类冷却甚至是有益的。另外,由于这类冷却,因为电力电子系统及其部件分别能够被设计为更小(这转而具有成本和重量以及所需安装空间方面的有益效果),还能够提高功率密度。为了冷却电力电子系统,能够使用直接冷却或间接冷却,其中,在直接冷却的情况下,电介质流体通常直接与待冷却的电力电子系统接触,也就是说,通常与待冷却的热源接触。以这种方式,传热部分的热阻能够保持得低并且有效。而且,这类用于冷却电力电子系统的电介质流体的使用通常需要专用的流体回路连同为此所需的传统部件(诸如泵、过滤器以及阀)。然而,在间接冷却的情况下,单独的热交换器,例如冷却板,装配至温度待控制的物体,也就是说,在此装配至电路电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装置(1)/n-包括液密外壳(2),在所述液密外壳中布置有电力电子系统(3)以及用于冷却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的电介质流体(4),/n-其中,所述电介质流体(4)与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传热接触,并且通过由作用在所述冷却装置(1)上的加速力引起的流体移动来冷却所述电力电子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2 DE 102018211666.01.一种冷却装置(1)
-包括液密外壳(2),在所述液密外壳中布置有电力电子系统(3)以及用于冷却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的电介质流体(4),
-其中,所述电介质流体(4)与所述电力电子系统(3)传热接触,并且通过由作用在所述冷却装置(1)上的加速力引起的流体移动来冷却所述电力电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热交换器(5)布置在所述液密外壳(2)中,
-所述电介质流体(4)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传热接触,
-设置有冷却流体回路(6),其中布置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和布置在所述外壳(2)外部的第二热交换器(7),并且还布置有冷却流体泵(8),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设计为用于冷却所述电介质流体(4),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7)设计为用于冷却在所述冷却流体回路(6)中流动的冷却流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5)布置在所述外壳(2)的低点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流体(4)和/或所述冷却流体(9)通过单相或者通过多相而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2)中布置有用于使所述电介质流体(4)偏转的至少一个引导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蒂亚斯·甘茨,杰西卡·坎西,托马斯·卡尔姆巴赫,米夏埃尔·特莱比,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