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影像防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408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影像防震装置,包括AF马达底座、上盖、嵌设于AF马达底座的导磁金属片、固定在AF马达底座的下固定片、嵌装于上盖的上固定片;所述AF马达底座上设置有下链接片,该下链接片与AF马达底座、导磁金属片导电连接,所述上盖片嵌装有上链接片,所述上链接片与下链接片导电连接,所述下固定片与上固定片之间设置有丝状的记忆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影像防震装置,1、采用链接片替代FPC板或电路板,取消电路板或FPC部件,采用链接片优化结构,更便于组装;2,链接片带有曲线结构,有更大的变形空间同时整体体积不变。

An optical image anti vib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影像防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影像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影像防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在VCM行业内,简单的自动对焦马达已经不能满足手机的拍照要求,OIS的诞生,在手机拍照防抖科技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目前常见的防抖音圈马达包括柔性电路板、磁铁承座、下弹片、磁铁、支架线圈、支架、上弹片、上盖、外壳、合金铜线、感应元器件、平板线圈,其中,柔性电路板在OIS结构中是一个重要构件。其是为了解决拍照过程中抖动的问题,即在X轴、Y轴方向进行偏移校正。利用柔性电路板上的通电线圈与磁铁作用产生安培力。安培力与线圈匝数成正比。由于VCM小型化的需求,可提供给线圈的空间也就越小,所以,各厂家均在研发,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实现匝数上的要求。此外,传统的平板线圈组装,其工艺组装流程包括柔性电路板与治具的组装、线圈与治具的组装、线圈与柔性电路板的组装等工序,整个工艺流程非常繁杂、困难,由于VCM对精度要求很高,这种多流程的组装工艺必然会产生误差,且存在断线风险,从而造成产品良率低,其结构特征需要约0.7~0.8mm的高度空间。该产品的主要缺陷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影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F马达底座、上盖、嵌设于AF马达底座的导磁金属片、固定在AF马达底座的下固定片、嵌装于上盖的上固定片;所述AF马达底座上设置有下链接片,该下链接片与AF马达底座、导磁金属片导电连接,所述上盖片嵌装有上链接片,所述上链接片与下链接片导电连接,所述下固定片与上固定片之间设置有丝状的记忆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7 CN 201811497967X1.一种光学影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F马达底座、上盖、嵌设于AF马达底座的导磁金属片、固定在AF马达底座的下固定片、嵌装于上盖的上固定片;所述AF马达底座上设置有下链接片,该下链接片与AF马达底座、导磁金属片导电连接,所述上盖片嵌装有上链接片,所述上链接片与下链接片导电连接,所述下固定片与上固定片之间设置有丝状的记忆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影像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金属片为四件,呈弧形结构,分别嵌状在AF马达底座上;所述下固定片为两件,呈对角设置于AF马达底座的角上;所述下链接片为四件,四件所述的下链接片在一端与AF马达底座点状铆接,在中部与导磁金属片点状铆接;所述上固定片为两组,呈对角设置于上盖的角上;所述上链接片为两组,嵌设于上盖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和平林聪彭坤汪仁德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