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405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27
本申请提供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呼叫方的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包括被呼叫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呼叫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同一个用户账号具有对应关系;接收用户的接听指令,该接听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第三终端设备接听呼叫请求;响应于该接听指令,向呼叫方发送呼叫响应。即本申请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呼叫同一个用户账号下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选择第一终端设备还是第二终端设备来接听呼叫,方便用户快速转移接听,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发展,用户期望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灵活切换接听来电,以极大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在家庭时用户希望使用智能音箱替代手机来接听电话,以解决手机占用双手和远场拾音能力不佳的问题。目前跨设备接听来电的方法是基于蓝牙免提模式(Hands-freeProfile,HFP)协议的语音传输技术实现的,例如,手机上来电时,用户控制音箱接听来电,其具体过程是,首先将手机与音箱进行蓝牙连接,手机接通来电,利于HFP协议将手机上接通的音频发送给音箱播放。在挂断时,用户向音箱输入控制挂断接听的挂断指令,音箱通过HFP协议将该挂断指令发送给手机,手机最终挂断通话。由上述可知,已有技术需要在终端设备上设置蓝牙芯片,其成本较高,且当用户有多个终端设备时,用户不能自由选择方便的终端设备来接听来电,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通过接收呼叫方的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包括被呼叫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呼叫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同一个用户账号具有对应关系;接着,接收用户的接听指令,该接听指令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接听上述呼叫请求,该第三终端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响应于该接听指令,向呼叫方发送呼叫响应,该呼叫响应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建立通信。即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呼叫同一个用户账号下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终端设备还是第二终端设备来接听呼叫方的呼叫请求,方便用户快速转移接听,提升用户体验,且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上不需要设置蓝牙芯片,进而降低了设备成本。可选的,上述接听指令为语音信息,或者,所述接听指令为预设的用户手势指令。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上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下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接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呼叫指令,该呼叫指令用于呼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在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呼叫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振铃,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不振铃,方便被呼叫的用户获知呼叫方所呼叫的终端设备。上述网络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振铃的方式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呼叫指令,所述第一呼叫指令包括第一振铃指示信息,该第一振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被呼叫时振铃。上述网络设备控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不振铃的方式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呼叫指令,所述第二呼叫指令包括第二振铃指示信息,该第二振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在被呼叫时不振铃。在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除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之外的终端设备发送挂断指示,该挂断指示终端设备挂断所述网络设备的呼叫。在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并控制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以所确定的所述接听方式接听所述呼叫请求,以保证第三终端设备成功接听呼叫方的呼叫。可选的,在该示例中,则网络设备向呼叫方发送的呼叫响应中,可以包括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这样呼叫方获得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时,可以调整自己的通话方式,以保证与第三终端设备成功通信。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若呼叫方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则上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确定第三终端设备接听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包括: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不支持视频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不支持视频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在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和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的通话方式,并将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的通话方式携带在呼叫响应中发送给呼叫方。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网络设备根据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和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的通话方式,可以包括: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以语音通话方式进行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视频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以视频通话方式进行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以语音通话方式与呼叫方通话,呼叫方以视频通话方式与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以语音通话方式进行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视频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与呼叫方以视频通话方式进行通话;若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视频通话,则确定第三终端设备以视频通话方式与呼叫方通话,呼叫方以语音通话方式与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话。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呼叫方,所述方法包括:呼叫方发送呼叫请求,该呼叫请求包括:被呼叫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接收呼叫响应,该呼叫响应用于指示所述呼叫方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通信,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同一个用户账号具有对应关系。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呼叫响应还包括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则呼叫方还可以基于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选择与所述接听方式一致的通话方式与所述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话。即呼叫方的通话方式与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一致。可选的,上述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呼叫请求中包括呼叫方呼叫第一终端设备的呼叫方式则呼叫方还可以根据呼叫方式,选择与呼叫方式一致的通话方式与第三终端设备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呼叫方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呼叫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n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同一个用户账号具有对应关系;/n接收用户的接听指令,所述接听指令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n响应于所述接听指令,向所述呼叫方发送呼叫响应,所述呼叫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建立通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呼叫方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呼叫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同一个用户账号具有对应关系;
接收用户的接听指令,所述接听指令用于指示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
响应于所述接听指令,向所述呼叫方发送呼叫响应,所述呼叫响应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建立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呼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获得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下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呼叫指令,所述呼叫指令用于呼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振铃,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不振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振铃,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呼叫指令,所述第一呼叫指令包括第一振铃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振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被呼叫时振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不振铃,包括:
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呼叫指令,所述第二呼叫指令包括第二振铃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振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在被呼叫时不振铃。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除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之外的终端设备发送挂断指示,所述挂断指示终端设备挂断所述网络设备的呼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
控制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以所确定的所述接听方式接听所述呼叫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和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的通话方式;
其中,所述呼叫响应包括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的通话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方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所述根据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包括: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不支持视频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不支持视频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和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的通话方式,包括: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以语音通话方式进行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视频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以视频通话方式进行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视频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以语音通话方式与所述呼叫方通话,所述呼叫方以视频通话方式与所述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语音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以语音通话方式进行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视频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与所述呼叫方以视频通话方式进行通话;
若所述呼叫请求的呼叫方式为语音通话,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接听方式为视频通话,则确定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以视频通话方式与所述呼叫方进行通话,所述呼叫方以语音通话方式与所述第三终端设备进行通话。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响应包括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听指令为语音信息,或者,所述接听指令为预设的用户手势指令。


13.一种跨设备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呼叫方,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呼叫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接收呼叫响应,所述呼叫响应用于指示所述呼叫方与第三终端设备建立通信,所述第三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任一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与同一个用户账号具有对应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方的通话功能为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所述呼叫响应还包括所述第三终端设备接听所述呼叫请求的接听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双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