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35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有驱动组件,壳体一侧端作为操作端设置有与驱动组件相连的剥线组件,剥线组件包括挂轴、第一引导夹块、前端输送辊组、第二引导夹块、剪刀模组、后端输送辊组,挂轴设置在壳体操作端的一端部,第一引导夹块设置在挂轴的后方,前端输送辊组设置在第一引导夹块的后方,第二引导夹块设置在前端输送辊组的后方,剪刀模组设置在第二引导夹块的后方,后端输送辊组设置在剪刀模组的后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方便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以便后续将各仪器和设备进行导线连接,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

A wire stripping device for computer laboratory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实验室是高校必备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计算机实验室如雨后春笋,研究工作广泛开展。可以说,计算机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存放着大量价格昂贵的仪器和设备,防火、防盗要求高,所以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监控极为必要。现有的管理监控系统中,各个检测器件如传感器、摄像头等的设置位置固定,需要通过导线来进行布线连接;同时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和设备也需要通过导线进行布线连接,于是计算机实验室内会存在非常多的用于布线的导线。为了方便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导线进行剥线操作,以便后续将各仪器和设备进行导线连接,需要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方便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以便后续将各仪器和设备进行导线连接,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一容纳腔,该容纳腔内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的壳体一侧端作为操作端设置有剥线组件,该剥线组件与容纳腔内的驱动组件相连并由驱动组件进行驱动;所述的剥线组件包括挂轴、第一引导夹块、前端输送辊组、第二引导夹块、剪刀模组、后端输送辊组,所述的挂轴设置在壳体操作端的一端部用以悬挂导线,所述的第一引导夹块设置在挂轴的后方用以定位导线,所述的前端输送辊组设置在第一引导夹块的后方用以持续输送导线,所述的第二引导夹块设置在前端输送辊组的后方用以定位从前端输送辊组输送出的导线,所述的剪刀模组设置在第二引导夹块的后方用以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所述的后端输送辊组设置在剪刀模组的后方用以输送经剪线操作后的导线;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控制前端输送辊组的第一驱动电机、控制剪刀模组的第二驱动电机、及控制后端输送辊组的第三驱动电机。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剪刀模组包括固定在壳体操作端的基座,所述的基座的设置方向与导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该基座朝向第二引导夹块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相叠放的内导轨组和外导轨组,在所述的内导轨组之间设置有可相对其进行滑移的内滑板,在所述的外导轨组之间设置有可相对其进行滑移的外滑板,所述的内滑板至少下半部分呈镂空设置并形成一安装孔,所述的外滑板朝向内滑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该安装板正好位于安装孔内并可于安装孔内进行滑移,所述的内滑板固定设置有下剪刀片,所述的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上剪刀片,所述的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随着外滑板和内滑板的相向/相背滑移可相抵以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随其同步转动的齿条,所述的内滑板上固定设置有内齿块,该内齿块具有与齿条相啮合的内齿纹,所述的外滑板上开设有供内齿块伸出的行程槽,所述的外滑板上固定设置有外齿块,该外齿块具有与齿条相啮合的外齿纹,且所述的内齿纹和外齿纹分别位于齿条相对的两侧,由此在齿条的传动下使内滑板和外滑板进行相向/相背滑移。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外齿块内开设有一呈矩形的行程腔,所述的行程腔远离外滑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的外齿轮,所述的行程腔沿外滑板的滑移方向的两个侧端作为限位端来限位外滑板和内滑板的滑移位置。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下剪刀片和上剪刀片相向的端部均设置有向自身方向凹陷的三角形缺口,且在所述的下剪刀片和上剪刀片上的三角形缺口之间形成一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的剥线环口。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基座后方固定设置有用于引导的引导块,该引导块具有引导环,该引导环被截断成半环状并与导线的上半部分相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箱体外侧对应操作端设置有微控装置,该微控装置包括有一机壳,该机壳内安装有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的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随其同步转动的主动杆,所述的后端输送辊组设置有沿轴心方向延伸出的被动杆,该被动杆与主动杆的位置相对应,通过一扣合件可将主动杆和被动杆的端头相扣合,实现两者的同步转动。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壳体于操作端的下方固定设置承载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本装置可方便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从而方便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布线,可以是计算机的电源线、其他设备的电源、相互之间的通讯导线、数据传输线等;不仅省去了人工剥线的步骤,省时省力,更是能合理剪裁导线的长度,方便后续的直接布线,简化计算机实验室的布线结构。2、通过挂轴来悬挂导线,并通过第一引导夹块和第二引导夹块来定位导线,前端输送辊组和后端输送辊组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实现了导线的输送,使得整个结构更加自动化,使用方便。3、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剪刀模组来匹配各种线宽的导线,利用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的相向/相背运动来快速调整间距从而匹配导线;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结构更加灵活,同时满足计算机实验室的不同设备的导线宽度需求。4、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一创新点,即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的是相向/相背运动,这样便存在了一个基准点,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会基于该基准点进行相向/相背运动,从而保证了从第二引导夹块输送出来的导线会始终保持自身的直线运动经过基准点,并接着进入后续的后端输送辊组,整个过程非常顺滑,具有持续性。相较于传统的下剪刀片固定、上剪刀片来调整位置的结构来说,若导线宽度较小,在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的相抵下,导线势必会受到上剪刀片的下压而向下偏移,这样便会导致后续的定位出现错误,而本专利技术则能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5、且在本专利技术仅利用一个第二驱动电机即可实现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的相向/相背运动,通过合理结构的设计,将内齿块上的内齿纹和外齿块上的外齿纹分别置于齿条相对的两侧,由此在齿条的转动下即可带动内滑板和外滑板的相向/相背运动,上剪刀片和下剪刀片便跟随同步运动。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且仅需一个电机实施,降低了成本及本装备的体积。6、通过下剪刀片和上剪刀片上的三角形缺口来对导线进行剥线,相较于环状可具有更好的剥线效果,三角形缺口的的两条边可更深入导线的外表皮,形成的剥线环更深,便于后续的直接剥线。7、通过引导块的设置,来引导导线的输出,且引导环被截断成半环状并与导线的上半部分相贴,顺着后端输送辊组的转动方向将导线引入,同时引导环并非环状,可适配各种线宽的导线,且能降低引导环的生产成本。8、微控装置用于微调导线的输送位置,理应理解的是第四驱动电机的转速比第二驱动电机慢,利用扣合件将主动杆与被动杆扣合,即可实现同步转动,由此启动第四驱动电机来微调导线的位置,合理的规划导线的剥线长度,能有效避免了在第二驱动电机下的快速传动下剥线位置过深,造成的导线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中隐去壳体后显示出驱动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隐去基座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为了显示剪刀模组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所述的壳体(11)内设置有一容纳腔,该容纳腔内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的壳体(11)一侧端作为操作端(12)设置有剥线组件,该剥线组件与容纳腔内的驱动组件相连并由驱动组件进行驱动;/n所述的剥线组件包括挂轴(21)、第一引导夹块(22)、前端输送辊组(23)、第二引导夹块(24)、剪刀模组(25)、后端输送辊组(26),所述的挂轴(21)设置在壳体(11)操作端(12)的一端部用以悬挂导线,所述的第一引导夹块(22)设置在挂轴(21)的后方用以定位导线,所述的前端输送辊组(23)设置在第一引导夹块(22)的后方用以持续输送导线,所述的第二引导夹块(24)设置在前端输送辊组(23)的后方用以定位从前端输送辊组(23)输送出的导线,所述的剪刀模组(25)设置在第二引导夹块(24)的后方用以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所述的后端输送辊组(26)设置在剪刀模组(25)的后方用以输送经剪线操作后的导线;/n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控制前端输送辊组(23)的第一驱动电机(31)、控制剪刀模组(25)的第二驱动电机(32)、及控制后端输送辊组(26)的第三驱动电机(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所述的壳体(11)内设置有一容纳腔,该容纳腔内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的壳体(11)一侧端作为操作端(12)设置有剥线组件,该剥线组件与容纳腔内的驱动组件相连并由驱动组件进行驱动;
所述的剥线组件包括挂轴(21)、第一引导夹块(22)、前端输送辊组(23)、第二引导夹块(24)、剪刀模组(25)、后端输送辊组(26),所述的挂轴(21)设置在壳体(11)操作端(12)的一端部用以悬挂导线,所述的第一引导夹块(22)设置在挂轴(21)的后方用以定位导线,所述的前端输送辊组(23)设置在第一引导夹块(22)的后方用以持续输送导线,所述的第二引导夹块(24)设置在前端输送辊组(23)的后方用以定位从前端输送辊组(23)输送出的导线,所述的剪刀模组(25)设置在第二引导夹块(24)的后方用以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所述的后端输送辊组(26)设置在剪刀模组(25)的后方用以输送经剪线操作后的导线;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控制前端输送辊组(23)的第一驱动电机(31)、控制剪刀模组(25)的第二驱动电机(32)、及控制后端输送辊组(26)的第三驱动电机(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用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刀模组(25)包括固定在壳体(11)操作端(12)的基座(41),所述的基座(41)的设置方向与导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且该基座(41)朝向第二引导夹块(24)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相叠放的内导轨组(42)和外导轨组(43),在所述的内导轨组(42)之间设置有可相对其进行滑移的内滑板(44),在所述的外导轨组(43)之间设置有可相对其进行滑移的外滑板(45),所述的内滑板(44)至少下半部分呈镂空设置并形成一安装孔(61),所述的外滑板(45)朝向内滑板(4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62),该安装板(62)正好位于安装孔(61)内并可于安装孔(61)内进行滑移,所述的内滑板(44)固定设置有下剪刀片(63),所述的安装板(62)上固定设置有上剪刀片(64),所述的上剪刀片(64)和下剪刀片(63)随着外滑板(45)和内滑板(44)的相向/相背滑移可相抵以对导线进行剥线操作;
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3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玉燕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