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10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包括一底板和垂直连接至所述底板的边侧的侧板;反射片,设于所述底板上;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为入光面;miniLED光源,包括一出光面,所述miniLED光源贴覆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miniLED光源的出光面紧贴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通过利用miniLED光源作为新的光源,减小光源的尺寸和混光距离,以进一步减小边框的总宽度,提高显示区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为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屏技术的发展,将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BLU)下边界做到极致窄,有利于提升显示区的屏占比。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1a一般包括LED光源10a、背板11a、反射片12a、导光板13a、扩散片14a、增光片15a、遮光胶带16a等结构。其结构图可见图1、图2所示。图1中是光源的灯板(FPC板)反装结构,图2中是光源的灯板(FPC板)侧装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光源,采用LED灯为发光结构,其尺寸较大,混光距离较大,因此,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如表1所示,表1为侧装结构背光模组1a、反装结构的背光模组1a的各项参数。表1中,光源规格是指单个LED的尺寸规格,为行业内的标准规格,LED前后距离为LED出光面到灯板表面的距离,ChipPitch为两个相邻LED之间的距离。同时参见图1和表1,B1的距离需要达到0.7mm以上,C1需要达到1mm以上,造成显示区的范围缩小,而边框宽度(A1与D1之和)过宽,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板,包括一底板和垂直连接至所述底板的边侧的侧板;/n反射片,设于所述底板上;/n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为入光面;/nminiLED光源,包括一出光面,所述miniLED光源贴覆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miniLED光源的出光面紧贴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一底板和垂直连接至所述底板的边侧的侧板;
反射片,设于所述底板上;
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为入光面;
miniLED光源,包括一出光面,所述miniLED光源贴覆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miniLED光源的出光面紧贴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miniLED光源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与所述侧板的距离小于等于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miniLED光源包括灯板;
miniLED灯,设于所述灯板上;
透明封装胶层,设于所述灯板具有所述miniLED灯的一面且覆盖所述miniLED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的厚度小于等于0.1mm,所述灯板的宽度范围为0.2mm-0.6mm;所述透明封装胶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
第一弯折部,其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另一侧向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