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949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包括传声主管和传声副管,在传声主管和传声副管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管连接;前述的若干连接管分为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且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的长度不相同;其中,传声主管为设置在基体材料内部的孔状结构,传声副管同样为设置在基体材料内部的孔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传声主管和传声副管之间的连接结构,根据连接结构的传声特性来确定相关参数,进而实现消声带宽和消声量。

An interference type broadband muff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涉型宽频消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属于音频声学和环境噪声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噪声污染已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噪声的控制和消除,常规的方法是利用厚重的墙体或者设计特殊结构的声屏障进行隔离,此外,一些具有局部谐振效应的声学器件也能对声波进行吸收,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如申请号为201410383822.2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频片式消声器,其包括消声片外壳,由两侧的穿孔吸声面板、上下盖板和两端封头组成,两穿孔吸声面板的内侧均设置有一定厚度的微粒吸声板,微粒吸声板与穿孔吸声面板之间填充一定厚度的吸声材料制作成吸声层,吸声材料采用三聚氰胺或玻璃棉,两微粒吸声板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微粒吸声板与消声片外壳围成一定厚度的空腔,所述空腔仅通过微粒吸声板上的连通孔隙与外界连通,该空腔作为背腔而形成微孔共振吸声结构;但是,此结构对于消除噪声的设计有局限性,无法实现对宽频带宽的噪声进行有效抑制;同时,对噪声进行消除的声学器件多为封闭状结构,无法实现在抑制噪声的同时保障空气的正常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声主管和传声副管,在传声主管和传声副管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管连接;/n前述的若干连接管分为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且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的长度不相同;/n其中,传声主管为设置在基体材料内部的孔状结构,传声副管同样为设置在基体材料内部的孔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声主管和传声副管,在传声主管和传声副管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管连接;
前述的若干连接管分为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且主连接管和副连接管的长度不相同;
其中,传声主管为设置在基体材料内部的孔状结构,传声副管同样为设置在基体材料内部的孔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传声主管孔状结构的横截面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传声主管孔状结构的横截面是规则形状时呈圆形或者正方形或者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涉型宽频消声器,其特征在于:传声副管孔状结构的横截面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沈浪倪中华殷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