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91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主要由转辙器和固定辙叉组成,所述转辙器包括三根固定的基本轨和三根联动的尖轨,所述三根基本轨分别为1676mm直股基本轨、1000mm直股基本轨和共用曲股基本轨,所述三根尖轨分别为1676mm曲线尖轨、1000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所述固定辙叉主要由双向钝角辙叉、第一锐角辙叉和第二锐角辙叉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为1676mm宽轨和1000mm米轨提供了一种套线方案,并且在空间受限,无法设置护轨的情况下,设计具有自护功能的双向钝角辙叉。

A kind of 1676mm and 1000mm double track set track turn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轨距套线道岔
,尤其是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
技术介绍
为满足两种不同轨距的列车通过道岔,可将两组不同轨距的同向单开道岔套合在一起,构成套线道岔。在套线道岔中,三轨套线道岔是最常用的形式,其中一股轨道为共用轨道,另一股轨道根据车辆轮对参数设置。常用的套线道岔轨距有1435mm标准轨和762mm寸轨套线,1435mm标准轨和1000mm米轨套线。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2月10日公开授权的专利技术专利CN104452487B公开了一种同时满足1435mm标准轨、1067米轨和1000mm米轨的三轨距套线道岔。截止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1676mm宽轨和1000mm米轨套线的涉及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主要由转辙器和固定辙叉组成,所述转辙器包括三根固定的基本轨和三根联动的尖轨,所述三根基本轨分别为1676mm直股基本轨、1000mm直股基本轨和共用曲股基本轨,所述三根尖轨分别为1676mm曲线尖轨、1000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所述固定辙叉主要由设置于1000mm直股基本轨和1676mm曲线尖轨交叉处的双向钝角辙叉、设置于1000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交叉处的第一锐角辙叉和设置于1676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交叉处的第二锐角辙叉构成;当1676mm曲线尖轨扳至1676mm直股基本轨时,宽轨1676mm侧股和米轨1000mm侧股正常通行列车;当共用直线尖轨扳至共用曲股基本轨时,宽轨1676mm直股和米轨1000mm直股正常通行列车。进一步的,所述双向钝角道岔包括与1000mm直股基本轨连接的第一长心轨、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心轨根部并与1676mm曲线尖轨平行设置的第一短心轨、与第一锐角辙叉朝向1000mm直股基本轨侧翼轨连接的第二长心轨、连接于所述第二长心轨根部并与1000mm直股基本轨平行设置的第二短心轨、两端分别连接1676mm曲线尖轨和1000mm直股基本轨的第一翼轨、设置于第一翼轨相对侧的第二翼轨。进一步的,所述1676mm直股基本轨旁侧设有保证直股开通时1676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一锐角道岔的第一护轨,以及保证直股开通时1676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二锐角道岔的第二护轨;所述1000mm直股基本轨旁侧设有保证直股开通时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一锐角道岔的第三护轨,以及保证直股开通时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二锐角道岔的第四护轨;所述共用直线尖轨旁侧设有保证直股开通时1000mm轨距列车顺向通过双向钝角道岔的第五护轨;所述共用曲股基本轨旁侧设有保证侧股开通时1676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双向钝角道岔的第六护轨和逆向通过第二锐角道岔的第七护轨,以及保证侧股开通时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双向钝角道岔的第八护轨。本专利技术为1676mm宽轨和1000mm米轨提供了一种套线方案,并且在空间受限,无法设置护轨的情况下,设计具有自护功能的双向钝角辙叉;此外,套线道岔线型的全长、前长及后长可与现有线路保持完全一致,同时满足旧线改造升级和新建线路的建设。附图说明图1为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如图1所示,主要由转辙器和固定辙叉组成;所述转辙器包括三根固定的基本轨和三根联动的尖轨。所述三根基本轨分别为1676mm直股基本轨1、1000mm直股基本轨2和共用曲股基本轨3,所述三根尖轨分别为1676mm曲线尖轨5、1000mm曲线尖轨6和共用直线尖轨7。在本实施例中,三根尖轨的联动方式为每根尖轨上固定连接有多根拉杆,多根拉杆间隔平行设置并垂直于1676mm直股基本轨和1000mm直股基本轨;其中两根拉杆连接有为扳动尖轨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固定辙叉主要由设置于1000mm直股基本轨2和1676mm曲线尖轨5交叉处的双向钝角辙叉11、设置于1000mm曲线尖轨6和共用直线尖轨7交叉处的所述第一锐角辙叉15和设置于1676mm曲线尖轨5和共用直线尖轨交叉7处的第二锐角辙叉20构成。所述固定辙叉均为整体铸造式高锰钢辙叉。当1676mm曲线尖轨5扳至1676mm直股基本轨1时,宽轨1676mm侧股和米轨1000mm侧股正常通行列车;当共用直线尖轨扳至共用曲股基本轨时,宽轨1676mm直股和米轨1000mm直股正常通行列车。为满足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设计需求,设置钝角辙叉和锐角辙叉的位置发生很大改变,导致钝角辙叉与锐角辙叉之间的空间受限,直股开通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钝角辙叉时,无法利用护轨提供列车通过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钝角辙叉采用双向辙叉结构,由顶头相对的第一分辙叉和第二分辙叉构成。直股开通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钝角辙叉时,第二分辙叉可起到自护的作用,实际作用和工作原理可类比于护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钝角道岔包括与1000mm直股基本轨连接的第一长心轨、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心轨根部并与1676mm曲线尖轨平行设置的第一短心轨、与第一锐角辙叉朝向1000mm直股基本轨侧翼轨连接的第二长心轨、连接于所述第二长心轨根部并与1000mm直股基本轨平行设置的第二短心轨、两端分别连接1676mm曲线尖轨和1000mm直股基本轨的第一翼轨、设置于第一翼轨相对侧的第二翼轨。在此套线道岔应满足以下行车需求:1、直股开通①1676mm轨距列车顺向通过,通行顺利。②1676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在驶入第一、第二锐角道岔时,为了保证通行,1676mm直股基本轨旁侧设有保证直股开通时1676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一锐角道岔的第一护轨14,以及保证直股开通时1676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二锐角道岔的第二护轨18。③1000mm轨距列车顺向通过,在驶入双向钝角道岔时,为了保证通行,共用直线尖轨旁侧设有保证直股开通时1000mm轨距列车顺向通过双向钝角道岔的第五护轨12。④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1000mm曲线尖轨与共用直线尖轨之间没有空间设置护轨,但是第二分辙叉起到了类似于护轨的自护作用,保证列车在驶入双向钝角道岔时始终在1000mm直股基本轨上行驶,不发生偏离;1000mm直股基本轨旁侧设有保证直股开通时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一锐角道岔的第三护轨16,以及保证直股开通时1000mm轨距列车逆向通过第二锐角道岔的第四护轨19。2、侧股开通①1676mm轨距列车顺向通过,在驶入双向钝角辙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主要由转辙器和固定辙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器包括三根固定的基本轨和三根联动的尖轨,所述三根基本轨分别为1676mm直股基本轨、1000mm直股基本轨和共用曲股基本轨,所述三根尖轨分别为1676mm曲线尖轨、1000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n所述固定辙叉主要由设置于1000mm直股基本轨和1676mm曲线尖轨交叉处的双向钝角辙叉、设置于1000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交叉处的第一锐角辙叉和设置于1676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交叉处的第二锐角辙叉构成;/n当1676mm曲线尖轨扳至1676mm直股基本轨时,宽轨1676mm侧股和米轨1000mm侧股正常通行列车;当共用直线尖轨扳至共用曲股基本轨时,宽轨1676mm直股和米轨1000mm直股正常通行列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主要由转辙器和固定辙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器包括三根固定的基本轨和三根联动的尖轨,所述三根基本轨分别为1676mm直股基本轨、1000mm直股基本轨和共用曲股基本轨,所述三根尖轨分别为1676mm曲线尖轨、1000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
所述固定辙叉主要由设置于1000mm直股基本轨和1676mm曲线尖轨交叉处的双向钝角辙叉、设置于1000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交叉处的第一锐角辙叉和设置于1676mm曲线尖轨和共用直线尖轨交叉处的第二锐角辙叉构成;
当1676mm曲线尖轨扳至1676mm直股基本轨时,宽轨1676mm侧股和米轨1000mm侧股正常通行列车;当共用直线尖轨扳至共用曲股基本轨时,宽轨1676mm直股和米轨1000mm直股正常通行列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676mm和1000mm双轨距套线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钝角道岔包括与1000mm直股基本轨连接的第一长心轨、连接于所述第一长心轨根部并与1676mm曲线尖轨平行设置的第一短心轨、与第一锐角辙叉朝向1000mm直股基本轨侧翼轨连接的第二长心轨、连接于所述第二长心轨根部并与1000mm直股基本轨平行设置的第二短心轨、两端分别连接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霞于开福汤铁兵康龙崔琨喨魏金彩冯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