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生态修复系统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185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生态修复系统及应用,涉及生态污染治理技术领域。该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通过在原有河道内设置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利用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提升水位从而提高河水在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中的停留时间,以便于截留悬浮物、沉降泥沙;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内的太阳能复氧设备、浮动湿地、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以及载体填料构成水体自净系统,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COD、氮、磷等有机物及其它污染物,净化水体水质,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帮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另外,该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河道,极大的节省了建设用地,不仅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工艺简单、易于维护。

In situ restoration system,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river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生态修复系统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污染治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生态修复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河湖沿岸各种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甚至上游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入,使得大量的有机质、氮、磷等污染物质涌入水环境中,导致水体污染愈加严重,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黑臭河水体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已成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环境压力的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天然的河道本来身是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的。由于河道所接收的污染物已远远大于本身的纳污能力,使得很多河流及湖区的水质污染严重,水体自净功能受到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对城市河道和湖泊的治理技术主要采用截污、清淤、护岸、调水引水、绿化等工程,短期内可以解决河道污染问题,但是往往治标不治本,长期以来水体自净能力得不到提升,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反而遭到破坏,水生态功能得不到恢复。目前,对受污河流的治理多为河道异位修复,即将河水引到岸上的水处理构筑物中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河道中,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建设处理构筑物、安装污水提升及处理设备等,而且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维护不方便。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可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帮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且无占地面积、成本低、投资省,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系统,包含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br>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或生态修复系统在生态污染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包括河道,所述河道内设置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所述一级拦水坝的上游设有兼氧生态塘,所述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之间设有好氧生态塘,所述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内均设有太阳能复氧设备;所述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浮动湿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所述好氧生态塘内还设有载体填料。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水生植物包括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或茭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和/或,所述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虾类或蟹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浮动湿地包括水生植被、种植土层、材料层和固定组件;所述种植土层设置于所述材料层上方,所述水生植被种植于所述种植土层上,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材料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河道底部连接。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兼氧生态塘的水深大于所述好氧生态塘的水深。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河道的两侧还设置有河道岸带。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河道岸带上设有植草护坡和滨水植物区。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均为橡胶坝。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载体填料为碳素生物载体填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或生态修复系统在生态污染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以及生态修复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通过在原有河道内设置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利用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提升水位从而提高河水在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中的停留时间,以便于截留悬浮物、沉降泥沙;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内的太阳能复氧设备、浮动湿地、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以及载体填料构成水体自净系统,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COD、氮、磷等有机物及其它污染物,净化水体水质,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帮助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另外,该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现有河道,极大的节省了建设用地,不仅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工艺简单、易于维护,而且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修复系统,包含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鉴于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所具有的优势,使得该生态修复系统也具有同样的优势。(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或生态修复系统的应用,鉴于上述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或生态修复系统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其在水体污染治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改善河流水体生态净化环境提供了依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的结构剖面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复氧设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浮动湿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载体填料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标:10-一级拦水坝;20-二级拦水坝;30-兼氧生态塘;40-好氧生态塘;50-太阳能复氧设备;51-固定件;52-配重石;53-定位石;60-浮动湿地;61-水生植被;62-种植土层;63-材料层;64-固定组件;70-载体填料;71-固定支架;72-浮球;80-河道岸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具体如图1-图5所示。该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包括河道,河道内设置一级拦水坝10和二级拦水坝20;一级拦水坝10的上游设有兼氧生态塘30,一级拦水坝10和二级拦水坝20之间设有好氧生态塘40,兼氧生态塘30和好氧生态塘40内均设有太阳能复氧设备50;兼氧生态塘30和好氧生态塘40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浮动湿地60、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好氧生态塘40内还设有载体填料70。需要说明的是,一级拦水坝10一般设置在河道水流较窄处。一级拦水坝10维持一定的上游水深,形成兼氧生态塘30。兼氧生态塘30,即塘内存在好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所述河道内设置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n所述一级拦水坝的上游设有兼氧生态塘,所述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之间设有好氧生态塘,所述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内均设有太阳能复氧设备;/n所述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中均设有浮动湿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所述好氧生态塘内还设有载体填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河道,所述河道内设置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
所述一级拦水坝的上游设有兼氧生态塘,所述一级拦水坝和二级拦水坝之间设有好氧生态塘,所述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内均设有太阳能复氧设备;
所述兼氧生态塘和好氧生态塘中均设有浮动湿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所述好氧生态塘内还设有载体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包括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或茭白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水生动物包括鱼类、虾类或蟹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湿地包括水生植被、种植土层、材料层和固定组件;
所述种植土层设置于所述材料层上方,所述水生植被种植于所述种植土层上,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材料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河道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郭小伟李娜田涛张凤英何依琳刘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