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720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所述防浪板包括防浪板主体,所述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防浪板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上。该方案在实现有效解决高压油箱内部燃油晃动噪音问题的同时,解决了防浪板安装困难、防浪板固定零件繁杂等问题,实现了防浪板无需其它固定零件的自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浪板,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属于汽车油箱结构部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每年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发展新能源车、推动传统汽车产业战略转型,得到了广泛共识,其中又以混动汽车最具产业化和市场前景。由于混动汽车发动机、进排气等系统噪声水平的降低,燃油箱内部燃油晃动噪音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燃油箱噪音问题,通常需要在混动高压油箱内部增加防浪板以降低燃油对油箱壁的冲击,但传统的防浪板焊接工艺,如专利201210202257.6,需要通过额外增加辅助设备工装在油箱吹塑过程中将防浪板放入,同时防浪板焊接在油箱内部之后还需要考虑防浪板受到的油箱收缩变形(一般可高达5%)所产生的Z方向轴向拉伸与挤压,传统的燃油箱存在以下问题:1)很多燃油箱无防浪板;2)部分燃油箱采用在油箱表面形成条状的凸起结构阻碍燃油在油箱内的运动形成防浪结构,该结构造成油箱额定容积减少,增加吹塑工艺难度,由于型坯拉伸剧烈容易形成薄壁厚区域;3)部分燃油箱采用打孔焊接的方式放置放浪板,需要在油箱表面打孔,燃油箱的排放会增大,影响燃油箱通过法规检验;4)部分燃油箱采用内部焊接的方式放置防浪板,需要制作专用的辅助设备,且对油箱的成型工艺有较高的要求。5)油箱吹塑过程中形成的防浪板减少了油箱额定容积,增加了吹塑工艺的难度,容易造成壁厚不符合指标要求;传统的防浪板存在以下问题:打孔焊接的防浪板,增加了后道工序,由于打孔焊接工艺的存在,容易造成碳氢化合物排放增加,不符合法规要求,污染环境;内部焊接的防浪板,增加了专用的辅助设备,增加了一定的成本;而通过本专利所介绍的全新防浪板结构和安装方法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高效的实现燃油箱降噪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该技术方案能有效解决防浪板安装困难,减少固定防浪板零件,实现了防浪板无需其它零件的自安装固定,同时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所述防浪板包括防浪板主体,所述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防浪板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浪板主体设置为可折叠式结构。防浪板主体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便于从油泵口通过。防浪板主体上可以设置有折叠槽,设置一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折叠槽,其中,折叠槽的厚度不应小于防浪板壁厚的一半,以保证防浪板整体的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浪板主体设置为抽拉式结构,方便防浪板从油泵口通过,同时满足不同油箱对防浪板大小的要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一端设置在防浪板主体上,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支架整体为筒状与支撑柱匹配,侧面设置为开口结构,开口方向与防浪板主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整体为筒状与支撑柱匹配,侧面设置带锁扣的结构,开口方向与防浪板主体方向垂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锁扣结构上设置有阳接头和阴接头,当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支撑柱后,将阳接头卡到阴接头卡槽中,阳接头两侧都有倒角,保证锁扣固定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小孔,可以有效降低燃油对防浪板的冲击,同时也可以降低防浪板的重量,减少成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浪板主体整体设置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或者梯形,可根据油箱内部空间自行设计防浪板的形状、大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能尽量的避免和减少油箱本体的打孔的次数,同时减少油箱本体的焊接结构,从而进一步减少燃油箱的HC排放;2)该方案能降低燃油箱的噪音;3)能保证防浪板在燃油箱中受力均衡,保证燃油箱的质量;4)该方案通过折叠或者抽拉式的设计,进一步扩大了防浪板的设计自由度,满足不同油箱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异形防浪板的生产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与支撑柱固定状态示意图;图3为折叠式防浪板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为抽拉式防浪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锁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浪板主体,2、第一固定支架,3、第二固定支架,4、支撑柱,5、折叠槽,6、阳接头,6、阴接头,8、阳模块,9、阴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6,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所述防浪板包括防浪板主体1,所述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防浪板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上,支架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一般设置有两个,参见图1,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和第二固定支架3,所述第一固定支架2和第二固定支架3一端设置在防浪板主体1上,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4上。所述第二固定支架整体为筒状与支撑柱匹配,侧面设置为开口结构,开口方向与防浪板主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整体为筒状与支撑柱匹配,侧面设置带锁扣的结构,开口方向与防浪板主体方向垂直,所述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小孔,可以有效降低燃油对防浪板的冲击,同时也可以降低防浪板的重量,减少成本,所述防浪板主体整体设置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或者梯形,可根据油箱内部空间自行设计防浪板的形状、大小。实施例2:参见图3、图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浪板主体设置为可折叠式结构。防浪板主体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便于从油泵口通过,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折叠槽5,该方案中设置有一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折叠槽5,其中,折叠槽的厚度不应小于防浪板壁厚的一半,以保证防浪板整体的强度。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3:参见图5、图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浪板主体设置为抽拉式结构,方便防浪板从油泵口通过,同时满足不同油箱对防浪板大小的要求。所述抽拉式结构是通过两块互相配合的阴阳模块组装而成,阳模块有一个上宽下窄的突出梯形结构,阴模块有一个上窄下宽的凹槽梯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阴阳模块装配后防浪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4:参见图5、图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带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上设置有阳接头和阴接头,当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支撑柱后,将阳接头卡到阴接头卡槽中,阳接头两侧都有倒角,保证锁扣固定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参照附图1—图5,本专利技术即基于此油箱结构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简易的防浪板结构,以降低油箱内部噪音水平,其主体结构由防浪板主体,第一固定支架2和第二固定支架3三大结构组成,如图1。所述防浪板主体的结构可以根据油箱内部环境自由设计,防浪板的面积、形状,开孔的形状、大小均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板包括防浪板主体,所述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防浪板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板包括防浪板主体,所述防浪板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防浪板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板主体设置为可折叠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板主体设置为抽拉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一端设置在防浪板主体上,另一端卡固在油箱的支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整体为筒状与支撑柱匹配,侧面设置为开口结构,开口方向与防浪板主体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整体为筒状与支撑柱匹配,侧面设置带锁扣的结构,开口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林刘亮吕昊张健宋庆华葛瑶
申请(专利权)人: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