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70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机。注塑成型机(10)具备能使安全门(18)沿注塑成型机(10)的金属模具的开闭方向滑动地对安全门(18)进行导向的导向部(20),导向部(20)具备被固定于注塑成型机(10)的底座(15)的第一导向部(30)、相对于第一导向部(30)设置于安全门(18)的关闭方向侧且相对于底座(15)能拆卸地设置的第二导向部(32)、以能使第二导向部(32)移动到第一导向部(30)的上方侧的方式连结第一导向部(30)和第二导向部(32)连结的连结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安全门的注塑成型机。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平06-297534号公报中公开了具备能使安全门沿注塑成型机的金属模具的开闭方向滑动地对安全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的注塑成型机的后部安全门装置。可是,在日本特开平06-297534号公报中公开的后部安全门装置中,存在在作业者打开安全门对注塑成型机的内部装置进行作业时导向部会成为妨碍而不能提高作业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机,该注塑成型机是具有安全门的注塑成型机,具备能使安全门沿上述注塑成型机的模具开闭方向滑动地对上述安全门进行导向的的导向部,上述导向部具有被固定于上述注塑成型机的底座的第一导向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上述安全门的关闭方向侧且相对于上述底座能拆卸地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以能使上述第二导向部移动到上述第一导向部的上方侧的方式连结上述第一导向部和上述第二导向部连结的连结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作业者打开安全门对注塑成型机的内部装置进行作业时导向部不会成为妨碍而能够提高作业性。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从参照附图进行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说明中能够容易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以及安全门关闭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且安全门关闭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位于导向位置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位于第一导向部的上方侧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相对于第一导向部折叠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第一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位于导向位置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变形例1的第一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相对于第一导向部折叠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变形例1的第二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位于导向位置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1的第二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相对于第一导向部折叠的状态的图。图10是表示变形例2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向关闭方向侧移动被位于第一导向部的上方侧的第二导向部阻止的状态的图。图11A是模式化地表示变形例3的第一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关闭了的状态的图。图11B是是模式化地表示变形例3的第一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向第一导向部上移动第二导向部的过程的图。图11C是模式化地表示变形例3的第一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相对于第一导向部重合的状态的图。图12A是模式化地表示变形例3的第二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关闭了的状态的图。图12B是模式化地表示变形例3的第二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向第一导向部上移动第二导向部的过程的图。图12C是模式化地表示变形例3的第二示例的注塑成型机的安全门打开了的状态、且第二导向部相对于第一导向部重合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机,举出适当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在图1以及图2中概略性地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成型机的一例的注塑成型机10的整体结构。以下,适当地使用图1所示的XYZ立体正交坐标系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注塑成型机10具备合模装置14、注射装置16、底座15。合模装置14是在注塑成形时开闭金属模具并产生合模力的装置。金属模具的开闭方向是X轴方向。合模装置14设置于底座15的-X侧部分上。在底座15上设置覆盖合模装置14的周围的第一护罩13。在第一护罩13的-Y侧的侧壁的+X侧的部分上形成开口部(未图示)。合模装置14的金属模具通过该开口部露出。在底座15上设置能打开以及关闭该开口部的安全门19。注射装置16是在注塑成形时通过内置的缸体27射出树脂的装置。注射装置16设置于底座15的+X侧部分上。在底座15上设置覆盖注射装置16的周围的第二护罩21。在第二护罩21的-Y侧的侧壁-X侧的部分上形成开口部11。在底座15上设置能打开及关闭开口部11的安全门18。在图1中表示注塑成型机10的安全门18关闭了的状态。在图2中表示注塑成型机10的安全门18打开的状态。从注射装置16射出的树脂材料被注入金属模具的空腔(型腔)。通过在该空腔中填充树脂材料,树脂成型品成形。在此,操作员在安全门18以及安全门19关闭了的状态(用各安全门遮蔽了对应的开口部的状态)下操作设置于安全门18与安全门19之间的操作面板17而起动注塑成型机10,进行树脂成型品的成形。由此,确保在注塑成型机10工作时在注塑成型机10附近工作的操作员等的作业者的安全。另一方面,操作员在注塑成型机10未工作时适当地打开安全门18以及安全门19,进行对注射装置16以及合模装置14的保养检查等的作业。如图3所示,安全门18通过设置于底座15的导向部20能在金属模具的开闭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能滑动)地被导向。安全门18包括门部件22和把手24。在门部件22的内侧(+Y侧)的面的下端部的X轴方向的大致全部区域形成在X轴方向延伸的槽部23。导向部20以相对于底座15向-Y侧伸出的方式设置。导向部20具备第一导向部30、相对于第一导向部30设置于安全门18的关闭方向(-X方向)侧的第二导向部32、相对于第二导向部32设置于安全门18的关闭方向(-X方向)侧的第三导向部35。第一导向部30以及第三导向部35被固定在底座15上。第二导向部32相对于底座15能拆卸(能分离)地设置。第二导向部32能通过铰链(连结部)33从对安全门18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位置向第一导向部30的上方(+Z方向)侧移动地连结于第一导向部30(参照图4)。可是,从图4可以看出,为了使第二导向部32能相对于第一导向部30转动,需要使安全门18向打开方向(+x方向侧)以某种程度移动。如图3~图5所示,第一导向部30包括嵌合于安全门18的槽部23的第一导轨34。安全门18能相对于第一导轨34在X轴方向上滑动。如图3所示,第二导向部32包括在位于导向位置时嵌合于安全门18的槽部23的第二导轨36。安全门18在第二导向部32位于导向位置时相对于第二导轨36能在X轴方向上滑动。如图3~图5所示,第三导向部35包括嵌合于安全门18的槽部23的第三导轨37。安全门18相对于第三导轨37能在X轴方向上滑动。在第二导向部32位于导向位置时,第一导轨34、第二导轨36以及第三导轨37实质性地构成能滑动地对安全门18进行导向的一根导轨(参照图3)。操作员为了进行相对于上述注射装置16的作业而手动打开安全门18(参照图2)。并且,操作员使位于导向位置的第二导向部32(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成型机,其具有安全门,该注塑成型机的特征在于,/n具备以能使上述安全门沿上述注塑成型机的金属模具的开闭方向滑动的方式对上述安全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n上述导向部具有:/n被固定于上述注塑成型机的底座的第一导向部;/n相对于上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上述安全门的关闭方向侧且相对于上述底座能拆卸地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以及/n以能使上述第二导向部移动到上述第一导向部的上方侧的方式连结上述第一导向部和上述第二导向部的连结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1 JP 2018-1315451.一种注塑成型机,其具有安全门,该注塑成型机的特征在于,
具备以能使上述安全门沿上述注塑成型机的金属模具的开闭方向滑动的方式对上述安全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上述导向部具有:
被固定于上述注塑成型机的底座的第一导向部;
相对于上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上述安全门的关闭方向侧且相对于上述底座能拆卸地设置的第二导向部;以及
以能使上述第二导向部移动到上述第一导向部的上方侧的方式连结上述第一导向部和上述第二导向部的连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导向部具有限制器,在上述安全门位于打开方向侧且上述第二导向部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育广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