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67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包括电机座、打磨驱动电机、旋转主盘、换料承载盘、弹性下压组件、换料驱动气缸以及漏斗防护罩,旋转主盘包括主盘本体和空心连接轴,主盘本体设有扇形孔,空心连接轴设有三个条形孔、六个长方形凸起、以及六个与长方形凸起上下对应的圆柱凸起,长方形凸起与圆柱凸起之间形成有旋转部,主盘本体设有第一磨料盘,换料承载盘延伸有六个斜块,斜块的顶面为倾斜面,换料承载盘弹性连接有第二磨料盘,换料驱动气缸位于空心连接轴内,换料驱动气缸连接有中心提拉轴,弹性下压组件套设于空心连接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提高打磨效率,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在零件表面进行打磨时,有时需要人工拆卸更换三种不同型号磨料盘来完成整个打磨工作,如此导致打磨效率非常低下,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包括电机座、打磨驱动电机、旋转主盘、换料承载盘、弹性下压组件、换料驱动气缸以及漏斗防护罩;所述旋转主盘包括主盘本体和空心连接轴,所述空心连接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盘本体的中部,所述主盘本体上等间隔设有三个扇形孔,所述空心连接轴的上端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空心连接轴的下端的圆周壁上间隔设有三个条形孔、六个长方形凸起、以及六个与长方形凸起上下对应的圆柱凸起,所述长方形凸起与圆柱凸起之间形成有旋转部,所述条形孔位于相邻两个长方形凸起之间,所述主盘本体上间隔设有三个扇形状的第一磨料盘,所述第一磨料盘与扇形孔相间设置,所述长方形凸起用于限制换料承载盘相对旋转主盘转动,所述圆柱凸起用于使换料承载盘相对旋转主盘转动,所述旋转部用于为换料承载盘相对旋转主盘转动提供旋转空间;所述漏斗防护罩的漏嘴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空心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漏斗防护罩的开口端与主盘本体的外壁配合;所述电机座固定在漏斗防护罩的漏嘴端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电机座内,并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换料承载盘套设于空心连接轴上,所述换料承载盘间隔向上延伸有六个斜块,所述斜块的内侧面贴靠空心连接轴的外圆周壁,所述斜块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换料承载盘的底面等间隔设有六个扇形状的第二磨料盘,所述第二磨料盘与换料承载盘弹性连接;所述换料驱动气缸设于空心连接轴内,所述换料驱动气缸通过销轴与电机座固定连接,所述换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一个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心提拉轴,所述中心提拉轴对应三个条形孔沿径向延伸有三个提升杆,当需要换盘时,所述换料驱动气缸通过中心提拉轴带动换料承载盘上升;所述弹性下压组件套设于空心连接轴上,并用于保持下压力作用于换料承载盘的斜块上。其中,所述弹性下压组件包括圆环挡片、压簧和圆环下压爪,所述压簧位于圆环挡片和圆环下压爪之间,所述圆环下压爪的自由端在压簧作用下与斜块顶靠。其中,所述第一磨料盘包括第一减震垫和第一磨料块,所述第一减震垫固定在主盘本体上,所述第一磨料块对应固定在第一减震垫上。其中,所述第二磨料盘包括滑动块、第二减震垫和第二磨料块,所述滑动块向上间隔延伸有滑柱,所述滑柱的上端穿过换料承载盘,并活动限制在换料承载盘的顶面,每个所述滑柱上均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和换料承载盘顶靠,所述第二减震垫对应固定在滑动块上,所述第二磨料块对应固定在第二减震垫上。其中,所述漏斗防护罩与换料承载盘之间形成有吸尘腔,所述漏斗防护罩上设有真空吸嘴,所述真空吸嘴与吸尘腔连通,所述换料承载盘上间隔设有若干圆孔,所述主盘本体在位于第一磨料盘的两侧均沿径向间隔设有若干吸尘孔,所述吸尘孔通过圆孔与吸尘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换料驱动气缸的提拉动作、弹性下压组件以及六个圆柱凸起的共同作用,使换料承载盘能够相对旋转主盘旋转,达到切换第二磨料盘的目的,同时在旋转主盘的主盘本体上间隔开设三个扇形孔,使六个第二磨料盘分成两组可以依次穿过扇形孔,只需在六个第二磨料盘上相间安装两种不同型号磨料盘,即可实现三种型号磨料盘的自动更换,无需人工拆卸磨料盘,大大提高打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利于自动化生产。另外,本专利技术即可完成对零件表面的打磨,又可同时进行碎屑和粉末的清除,避免碎屑和粉末影响打磨效果,而无需额外增加清除设备对碎屑和粉末进行清理,大大节约打磨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磨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磨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磨设备的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磨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料承载盘与第二磨料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料承载盘与第二磨料盘配合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磨驱动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中心提拉轴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下压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主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主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料承载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料承载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磨料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磨料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座;2-打磨驱动电机;3-旋转主盘;31-主盘本体;311-吸尘孔;32-空心连接轴;321-旋转部;33-扇形孔;34-条形孔;35-长方形凸起;36-圆柱凸起;4-换料承载盘;41-斜块;42-圆孔;5-弹性下压组件;51-圆环挡片;52-压簧;53-圆环下压爪;6-换料驱动气缸;7-漏斗防护罩;8-从动齿轮;9-第一磨料盘;91-第一减震垫;92-第一磨料块;10-第一轴承;20-主动齿轮;30-第二磨料盘;301-滑动块;3011-滑柱;302-第二减震垫;303-第二磨料块;304-复位弹簧;40-销轴;50-第一连接杆;60-第二轴承;70-第二连接杆;80-中心提拉轴;801-提升杆;90-吸尘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包括电机座1、打磨驱动电机2、旋转主盘3、换料承载盘4、弹性下压组件5、换料驱动气缸6以及漏斗防护罩7;所述旋转主盘3包括主盘本体31和空心连接轴32,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盘本体31的中部,所述主盘本体31上等间隔设有三个扇形孔33,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上端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8,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下端的圆周壁上间隔设有三个条形孔34、六个长方形凸起35、以及六个与长方形凸起35上下对应的圆柱凸起36,所述长方形凸起35与圆柱凸起36之间形成有旋转部321,所述条形孔34位于相邻两个长方形凸起35之间,所述主盘本体31上间隔设有三个扇形状的第一磨料盘9,所述第一磨料盘9与扇形孔33相间设置,所述长方形凸起35用于限制换料承载盘4相对旋转主盘3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座(1)、打磨驱动电机(2)、旋转主盘(3)、换料承载盘(4)、弹性下压组件(5)、换料驱动气缸(6)以及漏斗防护罩(7);所述旋转主盘(3)包括主盘本体(31)和空心连接轴(32),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盘本体(31)的中部,所述主盘本体(31)上等间隔设有三个扇形孔(33),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上端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8),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下端的圆周壁上间隔设有三个条形孔(34)、六个长方形凸起(35)、以及六个与长方形凸起(35)上下对应的圆柱凸起(36),所述长方形凸起(35)与圆柱凸起(36)之间形成有旋转部(321),所述条形孔(34)位于相邻两个长方形凸起(35)之间,所述主盘本体(31)上间隔设有三个扇形状的第一磨料盘(9),所述第一磨料盘(9)与扇形孔(33)相间设置,所述长方形凸起(35)用于限制换料承载盘(4)相对旋转主盘(3)转动,所述圆柱凸起(36)用于使换料承载盘(4)相对旋转主盘(3)转动,所述旋转部(321)用于为换料承载盘(4)相对旋转主盘(3)转动提供旋转空间;所述漏斗防护罩(7)的漏嘴端通过第一轴承(10)与空心连接轴(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漏斗防护罩(7)的开口端与主盘本体(31)的外壁配合;所述电机座(1)固定在漏斗防护罩(7)的漏嘴端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2)固定在电机座(1)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伸入电机座(1)内,并连接有主动齿轮(20),所述主动齿轮(20)与从动齿轮(8)啮合;所述换料承载盘(4)套设于空心连接轴(32)上,所述换料承载盘(4)间隔向上延伸有六个斜块(41),所述斜块(41)的内侧面贴靠空心连接轴(32)的外圆周壁,所述斜块(41)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换料承载盘(4)的底面等间隔设有六个扇形状的第二磨料盘(30),所述第二磨料盘(30)与换料承载盘(4)弹性连接;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设于空心连接轴(32)内,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通过销轴(40)与电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60)与一个第二连接杆(7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0)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心提拉轴(80),所述中心提拉轴(80)对应三个条形孔(34)沿径向延伸有三个提升杆(801),当需要换盘时,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通过中心提拉轴(80)带动换料承载盘(4)上升;所述弹性下压组件(5)套设于空心连接轴(32)上,并用于保持下压力作用于换料承载盘(4)的斜块(4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自动更换三种型号磨料盘的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座(1)、打磨驱动电机(2)、旋转主盘(3)、换料承载盘(4)、弹性下压组件(5)、换料驱动气缸(6)以及漏斗防护罩(7);所述旋转主盘(3)包括主盘本体(31)和空心连接轴(32),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盘本体(31)的中部,所述主盘本体(31)上等间隔设有三个扇形孔(33),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上端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8),所述空心连接轴(32)的下端的圆周壁上间隔设有三个条形孔(34)、六个长方形凸起(35)、以及六个与长方形凸起(35)上下对应的圆柱凸起(36),所述长方形凸起(35)与圆柱凸起(36)之间形成有旋转部(321),所述条形孔(34)位于相邻两个长方形凸起(35)之间,所述主盘本体(31)上间隔设有三个扇形状的第一磨料盘(9),所述第一磨料盘(9)与扇形孔(33)相间设置,所述长方形凸起(35)用于限制换料承载盘(4)相对旋转主盘(3)转动,所述圆柱凸起(36)用于使换料承载盘(4)相对旋转主盘(3)转动,所述旋转部(321)用于为换料承载盘(4)相对旋转主盘(3)转动提供旋转空间;所述漏斗防护罩(7)的漏嘴端通过第一轴承(10)与空心连接轴(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漏斗防护罩(7)的开口端与主盘本体(31)的外壁配合;所述电机座(1)固定在漏斗防护罩(7)的漏嘴端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2)固定在电机座(1)上,所述打磨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伸入电机座(1)内,并连接有主动齿轮(20),所述主动齿轮(20)与从动齿轮(8)啮合;所述换料承载盘(4)套设于空心连接轴(32)上,所述换料承载盘(4)间隔向上延伸有六个斜块(41),所述斜块(41)的内侧面贴靠空心连接轴(32)的外圆周壁,所述斜块(41)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换料承载盘(4)的底面等间隔设有六个扇形状的第二磨料盘(30),所述第二磨料盘(30)与换料承载盘(4)弹性连接;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设于空心连接轴(32)内,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通过销轴(40)与电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0),所述第一连接杆(5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60)与一个第二连接杆(7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0)的另一端连接有中心提拉轴(80),所述中心提拉轴(80)对应三个条形孔(34)沿径向延伸有三个提升杆(801),当需要换盘时,所述换料驱动气缸(6)通过中心提拉轴(80)带动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薇
申请(专利权)人:精海联科宁波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