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搅拌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82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色剂搅拌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提供能够在弹性片材旋转时减小该弹性片材的弯曲程度的调色剂搅拌装置及其关联技术。调色剂搅拌装置(40)具备:调色剂容纳部(55);搅拌部件(60(61)),绕旋转轴旋转而搅拌调色剂容纳部(55)内的调色剂;以及弹性片材(70(71)),其一端固定于搅拌部件(60)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部分且朝向半径方向外周侧延伸。该弹性片材(71)在与该搅拌部件(61)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贯通孔(75)。在该弹性片材(71)的外周侧部分在比搅拌部件(61)靠旋转方向后方侧接触到调色剂容纳部(55)的内壁的状态下该弹性片材(71)与搅拌部件(61)一起旋转时,该搅拌部件(61)的前端部贯通该贯通孔(75)。

Toner m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搅拌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图像形成装置等中使用的调色剂搅拌装置以及与其关联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将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颜色分量的调色剂(粉体调色剂)补给给各颜色分量的显影器的调色剂补给装置。在该调色剂补给装置中,存在搅拌调色剂容纳部内的调色剂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调色剂补给装置还被称为调色剂搅拌装置等。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绕旋转轴旋转而搅拌调色剂容纳部内的调色剂的搅拌部件(空气搅拌用桨)被设置为朝向半径方向外周侧延伸,并且弹性片材(聚酯薄膜片材)以从该搅拌部件的根部分朝向外周侧沿着该搅拌部件延伸的方式被设置于该搅拌部件。另外,通过使该搅拌部件以及弹性片材绕旋转轴旋转,调色剂容纳部内的调色剂被搅拌。由此,调色剂容纳部内的调色剂的凝集被抑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97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在调色剂搅拌装置中,存在调色剂粘着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问题。考虑到这点,考虑在搅拌部件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部分设置弹性片材并使该弹性片材一边接触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一边旋转的技术。由此,能够利用对弹性片材的外周侧部分作用的弹性力(朝向旋转方向前方侧的力),刮落粘着(附着)于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调色剂。但是,在该技术中,在弹性片材与搅拌部件一起旋转时,由于在弹性片材的旋转方向后方侧存在该搅拌部件,所以该弹性片材在与从该搅拌部件的根部分至搅拌部件的前端对应的范围中无法变形,而在从该搅拌部件的前端至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空间中发生变形。在该空间比较窄的情况下,该弹性片材以小的曲率半径变形。即,在弹性片材旋转时,该弹性片材的弯曲程度变大。如果在弹性片材旋转时该弹性片材以小的曲率半径变形,则在该弹性片材中产生塑性变形的可能性变高。在弹性片材中产生塑性变形时,该弹性片材的外周侧部分中的弹性力(朝向旋转方向前方侧的力)变弱,粘着于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调色剂不会被充分刮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弹性片材旋转时减小该弹性片材的弯曲程度的调色剂搅拌装置以及与其关联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是调色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调色剂容纳部,容纳调色剂;搅拌部件,绕旋转轴旋转而搅拌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内的所述调色剂,该搅拌部件朝向半径方向外周侧延伸;以及弹性片材,其一端被固定于所述搅拌部件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部分,该弹性片材沿着所述搅拌部件朝向外周侧延伸,所述弹性片材在与所述搅拌部件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贯通孔,当在所述弹性片材的外周侧部分在比所述搅拌部件靠旋转方向后方侧接触到所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状态下所述弹性片材与所述搅拌部件一起旋转时,所述搅拌部件的所述前端部贯通所述贯通孔。权利要求2的专利技术在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的调色剂搅拌装置中,所述搅拌部件是第1搅拌部件,所述弹性片材是第1弹性片材,所述调色剂搅拌装置还具备:第2搅拌部件,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而搅拌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内的所述调色剂,该第2搅拌部件朝向半径方向外周侧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所述第1搅拌部件偏移预定的角度;以及第2弹性片材,其一端被固定于所述第2搅拌部件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部分,该第2弹性片材沿着所述第2搅拌部件朝向外周侧延伸,所述第2弹性片材在与所述第2搅拌部件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贯通孔,当在所述第2弹性片材的外周侧部分在比所述第2搅拌部件靠旋转方向后方侧接触到所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状态下所述第2弹性片材与所述第2搅拌部件一起旋转时,所述第2搅拌部件的所述前端部贯通所述第2弹性片材的所述贯通孔。权利要求3的专利技术在权利要求1或者2的专利技术的调色剂搅拌装置中,所述弹性片材在相对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具有能够在所述弹性片材旋转时所述弹性片材的外周侧端部与所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整个周接触的长度以上的长度。权利要求4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的调色剂搅拌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至4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弹性片材,在与搅拌部件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设置贯通孔。另外,当在该弹性片材的外周侧部分在比搅拌部件靠旋转方向后方侧接触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状态下该弹性片材与搅拌部件一起旋转时,该搅拌部件的前端部贯通该贯通孔。其结果,弹性片材在从比搅拌部件的前端靠内周侧的部分至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为止的比较宽的空间中变形,所以能够在弹性片材的旋转时减小该弹性片材的弯曲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调色剂补给装置(调色剂搅拌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图。图3是搅拌桨部件(搅拌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弹性片材的立体图。图5是朝向上侧(+Y侧)的状态的搅拌桨部件以及弹性片材的主视图。图6是从-X侧观察图5的状态的搅拌桨部件以及弹性片材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搅拌桨部件的前端部朝向上侧(+Y侧)的状态的图。图8是示出搅拌桨部件的前端部朝向右侧(+X侧)的状态的图。图9是搅拌桨部件的前端部贯通了弹性片材的贯通孔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是变形例的与弹性片材的全长有关的图。图11是示出变形例的搅拌桨部件以及弹性片材的图。图12是示出比较例的搅拌桨部件的前端部朝向右侧(+X侧)的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40:调色剂补给装置(调色剂搅拌装置);55:调色剂容纳部;60~64:搅拌桨部件(搅拌部件);70:弹性片材;75: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装置概要>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使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来形成图像的装置。在此,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例示电子照相装置,更详细而言例示串接方式的全彩电子照相装置。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多个(具体而言为4个)成像单元10(详细而言为10Y、10M、10C、10K)。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黄色的成像单元10Y、品红色的成像单元10M、青色的成像单元10C以及黑色的成像单元10K。各成像单元10分别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最终输出图像中的各颜色分量(具体而言为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分量)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还被称为中间转印体)21。另外,重叠于中间转印带21上的各颜色分量的图像进而被转印到纸张(转印材料),从而在纸张上形成全彩图像。此外,中间转印带21还被表现为是临时地承载从各感光体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像承载体。4个成像单元10(10Y、10M、10C、10K)在被卷绕于驱动辊23和卷绕辊24的中间转印带21的下侧直线部分的主要是下部,沿着该下侧直线部分串联地配置。各成像单元10分别具有感光体11、带电器12、曝光器13、显影器14、第1转印器(1次转印器)15、擦除器(除电器)16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色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调色剂容纳部,容纳调色剂;/n搅拌部件,绕旋转轴旋转而搅拌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内的所述调色剂,该搅拌部件朝向半径方向外周侧延伸;以及/n弹性片材,其一端被固定于所述搅拌部件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部分,该弹性片材沿着所述搅拌部件朝向外周侧延伸,/n所述弹性片材在与所述搅拌部件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贯通孔,/n当在所述弹性片材的外周侧部分在比所述搅拌部件靠旋转方向后方侧接触到所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状态下所述弹性片材与所述搅拌部件一起旋转时,所述搅拌部件的所述前端部贯通所述贯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09 JP 2018-1300431.一种调色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调色剂容纳部,容纳调色剂;
搅拌部件,绕旋转轴旋转而搅拌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内的所述调色剂,该搅拌部件朝向半径方向外周侧延伸;以及
弹性片材,其一端被固定于所述搅拌部件的旋转方向前方侧部分,该弹性片材沿着所述搅拌部件朝向外周侧延伸,
所述弹性片材在与所述搅拌部件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具有贯通孔,
当在所述弹性片材的外周侧部分在比所述搅拌部件靠旋转方向后方侧接触到所述调色剂容纳部的内壁的状态下所述弹性片材与所述搅拌部件一起旋转时,所述搅拌部件的所述前端部贯通所述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件是第1搅拌部件,
所述弹性片材是第1弹性片材,
所述调色剂搅拌装置还具备:
第2搅拌部件,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而搅拌所述调色剂容纳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侑典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