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煤体孔裂隙动态渗流过程可视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注水渗流
,尤其是一种实现煤体孔裂隙动态渗流过程可视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煤层注水作为人工岩层干预手段,可以积极推动解决瓦斯突出、冲击地面压力、自燃和煤体软化等煤矿实际生产问题。煤层注水渗流效果受到自身孔隙-裂隙结构特征的影响,正确认识煤体孔隙-裂隙结构及渗流分布特征,是研究煤层孔隙性、空间结构、渗流特征以及煤层气可采性的重要依据。目前,研究煤体孔裂隙结构的方法有许多,具体有:压汞法,压汞法可以测试中孔和大孔结构,但测试过程会对煤样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氮气吸附法,氮气吸附法仅测试微孔孔隙特征,上述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传统的核磁共振试验可以得到孔隙、裂隙发育状况,连通性及孔径分布等,但很难可视化地观测水在孔裂隙中的真实流动过程。通过CT扫描获得CT图片对其进行三维重建,虽能模拟流体在煤体孔裂隙中渗流的动态过程,但由于数值模拟的理想化和复杂性,利用CT扫描技术也很难准确表征真实条件下水在孔裂隙中的流动情况。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无损动态检测技术,以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煤体孔裂隙动态渗流过程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n步骤A.制作煤样试件,对煤样试件进行CT扫描得到CT扫描图像;/n步骤B.干燥煤样试件至恒重,并划分饱和水浸湿煤样试件的位置,按照位置划分逐段进行抽真空饱和水处理;/n步骤C.对煤样试件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从任意方向对煤样试件等间距截取多层截面,确定多个方向及多个截面的水分分布;/n步骤D.观测划分饱和水浸湿煤样试件的各个位置,结合各个截面的水分分布,得到三维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煤体孔裂隙动态渗流过程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A.制作煤样试件,对煤样试件进行CT扫描得到CT扫描图像;
步骤B.干燥煤样试件至恒重,并划分饱和水浸湿煤样试件的位置,按照位置划分逐段进行抽真空饱和水处理;
步骤C.对煤样试件进行核磁共振实验,从任意方向对煤样试件等间距截取多层截面,确定多个方向及多个截面的水分分布;
步骤D.观测划分饱和水浸湿煤样试件的各个位置,结合各个截面的水分分布,得到三维T2图谱和含水信号图;
步骤E.观测煤样试件的孔裂隙结构,分析渗流动态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煤体孔裂隙动态渗流过程可视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煤样试件为圆柱体试件,CT扫描过程中扫描电压、扫描功率和视场大小根据X射线稳定性、煤样试件尺寸、煤样试件X射线衰减分数和曝光时间来确定;CT扫描时煤样以固定的速度旋转,检测器捕捉穿过煤样试件的X射线,以电信号的形式储存CT扫描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韩冬阳,程卫民,秦相杰,刘志远,孙路路,刘义鑫,倪冠华,刘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