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51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梁底钢筋定型化支架包括不拆定型化支架和可拆定型化支架,型钢梁周钢筋绑扎定型化支架固定在脚手架上,设置螺栓、三角加固板,型钢梁纵向钢筋、混凝土柱钢筋通过带槽口卡具搭接绑扎;通过千斤顶带动型钢标高调整横梁,对型钢进行初步落位和型钢标高的粗调,并通过精调螺栓进一步调整型钢标高,设置水平千斤顶对型钢位置粗调,并设置水平校位精调装置校位,保证型钢的精确落位。梁侧模设置U型夹和侧壁可调式定型化三角支撑架,通过千斤顶顶紧和后退拆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型钢梁钢筋快速绑扎、梁柱钢筋快速搭接绑扎、型钢的精确落位以及梁侧模的加固和定型,大幅提升提高型钢混凝土梁施工效率。

Large span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of transfer floor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适用于大跨度型钢梁施工。
技术介绍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又称为劲性混凝土结构或包钢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结构外面包裹钢筋混凝土外壳形成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混凝土可以做成多种构件,更能组成多种结构,他可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应用于各类建筑和桥梁中。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外包混凝土可防止钢构件的局部屈曲并能提高钢结构的整体刚度,显著改善钢结构的平面扭转屈曲性能,使钢材的轻度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混凝土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目前实际施工中,型钢梁的梁底钢筋及梁周钢筋绑扎较为困难,进行型钢梁的底部钢筋帮扎时,如果梁底钢筋绑扎不好,容易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工程中,钢筋位置因未固定而造成无序移动,有可能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位置,严重损失构件的抗弯能力。此外,型钢的定位也较难达到相应设计要求的精度,混凝土梁模板的加固体系比较随意,部分梁侧模板加固采用步步紧,混凝土浇筑中容易造成加固不到位而出现梁结构出现涨模、漏浆问题,观感质量也达不到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1)支撑架体搭设:依图搭设满足要求的脚手架(10)和型钢加强柱(26);/n2)型钢(13)深化设计:将对拉耳板(34)焊接在型钢(13)上;/n3)梁底钢筋(5)绑扎:在可拆定型化支架(7)设置卡具(2)进行梁底钢筋(5)的定位绑扎,梁底钢筋(5)置于可拆定型化支架(7)上,在不拆定型化支架(6)底部设置保护层厚度控制垫块(4),梁底钢筋(5)通过不拆定型化支架(6)上的卡具(2)临时固定,定位绑扎完成后拆除卡具(2),抽出可拆定型化支架(7)的横杆(3)和竖杆(1),拆除可拆定型化支架(7),保留不拆定型化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支撑架体搭设:依图搭设满足要求的脚手架(10)和型钢加强柱(26);
2)型钢(13)深化设计:将对拉耳板(34)焊接在型钢(13)上;
3)梁底钢筋(5)绑扎:在可拆定型化支架(7)设置卡具(2)进行梁底钢筋(5)的定位绑扎,梁底钢筋(5)置于可拆定型化支架(7)上,在不拆定型化支架(6)底部设置保护层厚度控制垫块(4),梁底钢筋(5)通过不拆定型化支架(6)上的卡具(2)临时固定,定位绑扎完成后拆除卡具(2),抽出可拆定型化支架(7)的横杆(3)和竖杆(1),拆除可拆定型化支架(7),保留不拆定型化支架(6);
4)型钢(13)精确落位:在脚手架(10)上搭设型钢梁精确落位支架的底座(19),水平千斤顶(20)通过千斤顶托架(28)固定在型钢加强柱(26)上,型钢(13)通过型钢翼缘卡具(25)固定在型钢梁精确落位支架上,型钢(13)顶部设置电磁铁(23),通过型钢梁精确落位支架的竖向千斤顶(32)对型钢(13)进行初步落位和标高的粗调,然后通过型钢翼缘卡具(25)两侧的精调螺栓(24)进一步调整型钢(13)标高,通过水平千斤顶(20)对型钢(13)水平位置粗调,型钢(13)腹板处设置水平校位精调装置(27),进行精确校位;
5)梁周钢筋(8)绑扎:钢梁周钢筋(8)通过梁周钢筋支架(9)绑扎固定,梁周钢筋支架(9)固定于脚手架(10)上;
6)柱纵向钢筋与型钢梁的连接:型钢梁纵向钢筋(14)、混凝土柱钢筋(15)通过带槽口卡具(16)绑扎固定;
7)梁侧模(35)支设:利用型钢混凝土梁定型化模板支设梁侧模(35),梁侧模(35)外设置方木,然后设对拉螺栓(44)和带套管可拆对拉螺杆(43),带套管可拆对拉螺杆(43)一端固定于型钢(13)的对拉耳板(34)处,另一端连接在型钢混凝土梁定型化模板的侧模加固板(36)处,侧模加固板(36)两侧设置三角支撑架(37),三角支撑架(37)和侧模加固板(36)通过侧模加固板滑块(45)与支撑架底座(38)连接,梁侧模(35)通过水平千斤顶(20)实现顶撑及退步拆模,梁侧模(35)外设置U型夹(39)进行加固;
8)梁混凝土浇筑:型钢梁混凝土浇筑时,应自梁的一侧进行,待另一侧的混凝土自型钢(13)底部的溢出后,再两侧同时浇筑。对拉螺杆(43)拆除后,对套管孔注浆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不拆定型化支架(6)包括竖杆(1)、卡具(2)、横杆(3)、保护层厚度控制垫块(4),至少两竖杆(1)间隔垂直搭设在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立新韩兆帅冯泽龙孙珊邓亚龙黄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盘龙明达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