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47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边梁、第二边梁、连接块和盖板,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之间配置有中梁组件,中梁组件包括依次平行排列于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之间的若干中梁,边梁与相邻的中梁之间、相邻的两中梁之间配置有密封条。连接块抵接于第一边梁远离第二边梁的一侧。盖板抵接于第一边梁远离第二边梁的一侧,连接块位于盖板的下侧,连接块与盖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支撑梁用于支撑中梁。本装置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避免过多的零部件损坏。

A bridge expan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伸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结构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桥梁伸缩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伸缩装置指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装置。专利号为ZL200820039362.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由图可见,边梁焊接于位移控制箱,且中梁焊接于支撑梁,当遇到地震时,桥梁伸缩装置的变形量会很大,装置通过焊接等连接方式,会导致边梁、中梁、位移控制箱和支撑梁等皆受损,不利于重复使用,并且零部件受挤压会导致变形隆起,桥梁地面受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伸缩装置,本装置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避免过多的零部件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边梁、第二边梁、连接块和盖板,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之间配置有中梁组件,中梁组件包括依次平行排列于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之间的若干中梁,边梁与相邻的中梁之间、相邻的两中梁之间配置有密封条。连接块抵接于第一边梁远离第二边梁的一侧。盖板抵接于第一边梁远离第二边梁的一侧,连接块位于盖板的下侧,连接块与盖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支撑梁用于支撑中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边梁下侧配置有保险盒,保险盒上配置有减隔震支撑箱,减隔震支撑箱与保险盒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第二边梁下侧配置有固定支撑箱,支撑梁一端配置于减隔震支撑箱内,支撑梁另一端配置于固定支撑箱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头、支撑块和底板,第一安装头配置于底板上侧,第一安装头和底板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头位于支撑块的一侧,底板位于支撑块的另一侧,第一安装头延其长度方向配置有第一槽部。中梁两侧对称配置有第二安装头,第二安装头延其长度方向配置有第二槽部,密封条配置于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连接块抵接于底板,盖板一端抵接于第一安装头;盖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边缘配置有楔形头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盖板与保险盒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中梁包括中间板和底部连接板,第二安装头和底部连接板通过中间板固定连接;中梁还包括环形套部,环形套部可拆卸连接于底部连接板下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边梁与第一边梁呈对称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梁与减隔震支撑箱之间、支撑梁与固定支撑箱之间、连接块与保险盒之间、减隔震支撑箱与保险盒之间配置有延支撑梁长度方向的间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抗剪连接件包括螺栓或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盖板、第一边梁、连接块,三者分离而非一体成型,使得能够脱离开,当遇地震使得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相互挤压时,俩你姐块和盖板之间的抗剪连接件被剪断,第一边梁带动连接块移向保险盒,而盖板脱离第一边梁,滑移至路面,从而避免桥梁路面受损,同时在地震作用下,本装置可尽可能更大限度地降低零部件的损坏,使得地震后易于恢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最大程度打开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最大程度闭合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边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中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1-第一边梁,111-第一安装头,112-支撑块,113-底板,114-第一槽部,12-第二边梁,21-中梁,211-第二安装头,212-中间板,213-底部连接板,214-环形套部,215-第二槽部,22-密封条,31-连接块,32-盖板,321-楔形头部,33-抗剪连接件,34-支撑梁,41-保险盒,42-减隔震支撑箱,43-固定支撑箱,51-沥青路面,52-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1-附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第一边梁11、第二边梁12、连接块31和盖板32,第一边梁11和第二边梁12之间配置有中梁21组件,中梁21组件包括依次平行排列于第一边梁11和第二边梁12之间的若干中梁21,边梁与相邻的中梁21之间、相邻的两中梁21之间配置有密封条22。连接块31抵接于第一边梁11远离第二边梁12的一侧。盖板32抵接于第一边梁11远离第二边梁12的一侧,连接块31位于盖板32的下侧,连接块31与盖板32通过抗剪连接件33连接。支撑梁34用于支撑中梁21。抗剪连接件33包括螺栓或销,同时,也可将抗剪连接件33换做焊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盖板32、第一边梁11、连接块31,三者分离而非一体成型,使得能够脱离开,当遇地震使得第一边梁11和第二边梁12相互挤压时,俩你姐块和盖板32之间的抗剪连接件33被剪断,第一边梁11带动连接块31移向保险盒41,而盖板32脱离第一边梁11,滑移至路面,从而避免桥梁路面受损,同时在地震作用下,本装置可尽可能更大限度地降低零部件的损坏,使得地震后易于恢复使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本装置的减隔震能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边梁11下侧配置有保险盒41,保险盒41上配置有减隔震支撑箱42,减隔震支撑箱42与保险盒41通过抗剪连接件33连接;第二边梁12下侧配置有固定支撑箱43,支撑梁34一端配置于减隔震支撑箱42内,支撑梁34另一端配置于固定支撑箱43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梁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头111、支撑块112和底板113,第一安装头111配置于底板113上侧,第一安装头111和底板113通过支撑块112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头111位于支撑块112的一侧,底板113位于支撑块112的另一侧,第一安装头111延其长度方向配置有第一槽部1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该第一边梁和该第二边梁之间配置有中梁组件,该中梁组件包括依次平行排列于该第一边梁和该第二边梁之间的若干中梁,该边梁与相邻的该中梁之间、相邻的两该中梁之间配置有密封条;/n连接块,连接块抵接于该第一边梁远离该第二边梁的一侧;/n盖板,该盖板抵接于该第一边梁远离该第二边梁的一侧,该连接块位于该盖板的下侧,该连接块与该盖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以及/n支撑梁,用于支撑该中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该第一边梁和该第二边梁之间配置有中梁组件,该中梁组件包括依次平行排列于该第一边梁和该第二边梁之间的若干中梁,该边梁与相邻的该中梁之间、相邻的两该中梁之间配置有密封条;
连接块,连接块抵接于该第一边梁远离该第二边梁的一侧;
盖板,该盖板抵接于该第一边梁远离该第二边梁的一侧,该连接块位于该盖板的下侧,该连接块与该盖板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以及
支撑梁,用于支撑该中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伸缩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一边梁下侧配置有保险盒,该保险盒上配置有减隔震支撑箱,该减隔震支撑箱与该保险盒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该第二边梁下侧配置有固定支撑箱,该支撑梁一端配置于该减隔震支撑箱内,该支撑梁另一端配置于该固定支撑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伸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边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头、支撑块和底板,该第一安装头配置于该底板上侧,该第一安装头和该底板通过该支撑块固定连接,该第一安装头位于该支撑块的一侧,该底板位于该支撑块的另一侧,该第一安装头延其长度方向配置有第一槽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蒋建军陈绍军宋开辉周海波李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市宏途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