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及路面加热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446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热风加热墙、分别固定在两组热风加热墙相邻侧的两组均风装置、两组热风炉,两组热风炉分别一端与同侧的均风装置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同侧的燃烧器;燃烧器的外部罩设隔热罩,隔热罩外部连通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热风加热墙的上方的冷却管路和冷却风机,冷却风机固定在机架上,冷却风机底部固定设置分风箱,分风箱顶部与冷却风机连通,底部分设与两侧隔热罩分别连通的两组冷却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环保、节能、高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热风循环加热系统的路面加热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电气原件损坏,提升了系统的工况适应性。

Hot air circulation heating system and road he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及路面加热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及路面加热机,属于道路养护设备

技术介绍
就地加热技术是就地热再生的一项核心技术,目前市场上粗放式大功率柴油热风循环式加热装置存在严重的加热不均匀(横向、纵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间温度高,两边温度低,速度和温度集中区域的沥青路面容易烤焦变质,并伴有有毒烟气污染环境,高温热烟气易外泄,施工周边植被易烧焦破坏;就地热再生特殊的高温环境对电气元件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而现有技术中的热风循环加热装置中一般采用燃烧器交错布置,完全处于加热墙体的内部,这种结构存在电气元件易高温损坏的问题,现有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电器元件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的热风循环加热装置中热风加热墙工作时会产生600~700℃高温热空气,存在高温热应力释放引发的材料变形,密封材料损坏,导致密封连接件的失效问题;此外一般现有技术中裙边结构为损耗件,需定期维护更换,而现有技术中的裙边结构存在更换麻烦、费时费力问题。因此,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热风循环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的不足,提供一种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及路面加热机,技术方案如下: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热风加热墙、分别固定在两组热风加热墙相邻侧的两组均风装置、两组热风炉,两组热风炉分别一端与同侧的均风装置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同侧的燃烧器;燃烧器的外部罩设隔热罩,隔热罩外部连通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热风加热墙的上方的冷却管路和冷却风机,冷却风机固定在机架上,冷却风机底部固定设置分风箱,分风箱顶部与冷却风机连通,底部分设与两侧隔热罩分别连通的两组冷却管路。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热风加热墙侧部的防热风外泄装置,防热风外泄装置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安装的陶瓷纤维裙边布、压板,热风加热墙侧部具有多个凸环,陶瓷纤维裙边布和压板上分别开设供凸环穿过的配合孔和卡孔,配合孔和卡孔内穿设第一销轴。优选地,第一销轴为楔形销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环保、节能、高效。本专利技术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通过独特隔热罩和冷却管路的引入,克服了就地热再生特殊高温环境下电气元件易高温损坏的难题,能够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电气原件损坏,提升了系统的工况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等轴测视图(副加热墙体12水平固定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等轴测视图(副加热墙体12折叠固定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罩固定方式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管路与隔热罩爆炸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热风加热墙各部件连接爆炸图;图中:1-热风加热墙、11-主加热墙体、111-第一耳板、12-副加热墙体12、121-第二耳板、13-凸环、14-滑槽、15-热风连接口、151-加强筋管、16-连接件、161-圆柱销、162-止挡销、17-密封件、18-螺旋锁具扣、19-漏斗型热风罩、191-多孔出气网面、192-导流板、193-回风腔、2-均风装置、3-热风炉、4-燃烧器、5-隔热罩、51-固定罩、52-移动罩、53-滑动组件、531-滑轨、532-弹簧销、533-滚轮、6-冷却系统、61-冷却管路、62-冷却风机、621-分风箱、7-机架、8-防热风外泄装置、81-陶瓷纤维裙边布、82-压板、821-卡孔、83-第一销轴、9-回风装置、10-循环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热风加热墙1、分别固定在两组热风加热墙1相邻侧的两组均风装置2、两组热风炉3,两组热风炉3分别一端与同侧的均风装置2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同侧的燃烧器4;燃烧器4的外部罩设隔热罩5,隔热罩5外部连通冷却系统6;如图4,冷却系统6包括设置于热风加热墙1的上方的冷却管路61和冷却风机62,冷却风机62固定在机架7上,冷却风机62底部固定设置分风箱621,分风箱621顶部与冷却风机62连通,底部分设与两侧隔热罩5分别连通的两组冷却管路61。分风箱621与冷却风机62的出口相连,将冷风均匀分布于冷却管路61之中,两路冷却管路61分别与两组热风加热墙1的隔热罩5相连接。冷却系统6的引入不仅提升了燃烧器4等电气元件的可靠性,还为燃烧器4提供了所需的低温供氧空气。具体地,均分两路冷却管路61的末端分别与两组热风加热墙1上的隔热罩5相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均风装置2左右对称布置,设置有两个出风口,分别与主加热墙体11通过法兰连接。均风装置2的位置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加热更均匀。如图1,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热风加热墙1侧部的防热风外泄装置8,防热风外泄装置8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安装的陶瓷纤维裙边布81、压板82,热风加热墙1侧部具有多个凸环13,陶瓷纤维裙边布81和压板82上分别开设供凸环13穿过的配合孔(图中未示出)和卡孔821,配合孔和卡孔821内穿设第一销轴83。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销轴83为楔形销轴。楔形销轴有助于压紧压板82及陶瓷纤维裙边布81。陶瓷纤维裙边布81包绕在热风加热墙1的周侧面最下方,陶瓷纤维裙边布81外侧安装压板82,并通过若干组楔形销轴固定。防热风外泄装置设置在热风加热墙的周圈最底部。本专利技术中的防热风外泄装置8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实现控制高温热烟气的外泄,从而减少对施工周边植被的烧焦破坏,又使得陶瓷纤维裙边布81这种损耗件的定期维护和更换更加高效、便捷。如图3,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隔热罩5包括固定罩51、与固定罩51滑动连接的移动罩5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固定罩51固定在热风炉3的前端部、移动罩52位于固定罩51上方,燃烧器4置于隔热罩5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移动罩52通过滑动组件53与固定罩51连接,滑动组件53包括滑轨531、固定在滑轨531内部的多组弹簧销532和滚轮533,固定罩51侧壁上方固定有滑槽14,滑轨531套设在滑槽14外部,弹簧销532和滚轮533嵌入滑槽14内部。优选在固定罩5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组滑槽14,滑槽14固定在固定罩51顶部。移动罩52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滑轨531上,在弹簧销532辅助作用下实现多位置滑动和固定,方便对燃烧器4进行检测维修。本专利技术中引入了隔热罩5来单独对燃烧器4进行高温环境的隔离,防止其由于过热导致损坏。从而解决了就地热再生设备在特殊的高温环境下操作,易造成电气元件因高温而损坏的技术难题,因此也保障了高温环境下电气元件的可靠性。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热风加热墙1包括主加热墙体11和与主加热墙体11左右两侧分别铰接的两个副加热墙体12,副加热墙体12能够绕铰接点实现180度翻转。副加热墙体12侧面为梯形,折叠后能节省空间,方便转场运输,满足国标要求。副加热墙体1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热风加热墙、分别固定在两组所述热风加热墙相邻侧的两组均风装置、两组热风炉,两组所述热风炉分别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均风装置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同侧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外部罩设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外部连通冷却系统;/n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热风加热墙的上方的冷却管路和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冷却风机底部固定设置分风箱,所述分风箱顶部与所述冷却风机连通,底部分设与两侧所述隔热罩分别连通的两组所述冷却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热风加热墙、分别固定在两组所述热风加热墙相邻侧的两组均风装置、两组热风炉,两组所述热风炉分别一端与同侧的所述均风装置中部连通,另一端连接同侧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外部罩设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外部连通冷却系统;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热风加热墙的上方的冷却管路和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冷却风机底部固定设置分风箱,所述分风箱顶部与所述冷却风机连通,底部分设与两侧所述隔热罩分别连通的两组所述冷却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热风加热墙侧部的防热风外泄装置,所述防热风外泄装置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安装的陶瓷纤维裙边布、压板,热风加热墙侧部具有多个凸环,所述陶瓷纤维裙边布和所述压板上分别开设供所述凸环穿过的配合孔和卡孔,所述配合孔和所述卡孔内穿设第一销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为楔形销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固定罩、与所述固定罩滑动连接的移动罩。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勇张陈王贵陆平肖茹顾海荣李家春邓琅王庆先漆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