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化硅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面工程材料
,涉及一种碳化硅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世界范围内的占比越来越大,并在不断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荷载以及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各项性能会逐渐降低,路面产生疲劳破坏。因此要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运行期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的稳定性、耐久性和表面平整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必不可少。传统沥青混凝土修补技术存在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修补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寻找合理的方法改善沥青混凝土的病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具有智能修复功能的碳化硅改性沥青混凝土,恰好能够解决此类问题。沥青路面的微小裂缝是通过沥青的自修复功能实现的。传统沥青混凝土的自修复速度慢、效果欠佳,通过吸波材料改性的沥青混凝土自修复能力可以得到大大提升。但是对于传统的吸波材料例如钢纤维,在外界温度过高,日照强烈时,钢纤维沥青混凝土作为良导体,自身易吸热升温,导致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更高,易产生轮辙等病害,加速内部结构老化。而碳化硅本身不易吸收热量,不用担 ...
【技术保护点】
1.碳化硅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n步骤S1:将碳化硅纤维放在丙酮溶液中浸泡2h,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清洗干净;/n步骤S2:将碳化硅纤维放入烘箱中,温度为100℃,时间为2h,进行烘干处理;/n步骤S3: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烘干后的碳化硅纤维上镀3-5nm厚的铁膜;/n步骤S4:将沥青加热至160℃,再将镀膜后的碳化硅纤维掺入沥青中,利用高速剪切仪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改性沥青;/n步骤S5:将洗净的集料放入烘箱中,在105℃±5℃温度下烘干至恒重;/n步骤S6:按照级配设计进行配料,然后将配好的集料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70℃;/n步骤S7:将搅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碳化硅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1:将碳化硅纤维放在丙酮溶液中浸泡2h,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步骤S2:将碳化硅纤维放入烘箱中,温度为100℃,时间为2h,进行烘干处理;
步骤S3: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烘干后的碳化硅纤维上镀3-5nm厚的铁膜;
步骤S4:将沥青加热至160℃,再将镀膜后的碳化硅纤维掺入沥青中,利用高速剪切仪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改性沥青;
步骤S5:将洗净的集料放入烘箱中,在105℃±5℃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步骤S6:按照级配设计进行配料,然后将配好的集料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70℃;
步骤S7:将搅拌锅加热至163℃,然后将加热的集料置于搅拌锅中,搅拌90s;
步骤S8:将改性后的沥青倒入搅拌锅中,搅拌90s;
步骤S9:将矿粉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70℃,然后将加热的矿粉倒入搅拌锅进行搅拌,直至拌合均匀,并使沥青混合料保持在要求的拌合范围内;
步骤S10:将模具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05℃,再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于145℃温度下装模,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击实、脱模,制成碳化硅改性沥青混凝土。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明,赵昱,魏子奇,颜大雄,朱志辉,吴小龙,张道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