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结构Sn/SnO
A hollow structure Sn / S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自放电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便携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ipod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自从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首次研制出锂离子电池开始,其就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电极材料是制约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一般的负极材料通常为石墨类材料,这类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比容量低、易发生溶剂分子共嵌入、倍率性能差等,不能满足人们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锡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高比容量(~783mAhg-1)、安全性好等优点,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用新型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研究者发现锡基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也会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造成电极材料粉化、剥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SnO2基负极材料体积膨胀的问题,以及Sn或SnO2基负极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由于大的体积膨胀,导致的活性材料从集流体剥离,电池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高了Sn/SnO2@C锂离子负极材料的高容量以及循环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步骤一、将制备的油酸锰分散于1-十八烯中,搅拌后超声分散,梯度加热,水洗至少四次,得到油酸包覆的氧化亚锰;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油酸包覆的氧化亚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超声处理,室温下静置蒸发溶剂,溶液蒸发完毕后得到自组装的氧化亚锰;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自组装的氧化亚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室温下搅拌,得到分散液A;步骤四、将油酸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分散液B,边搅拌边将分散液B缓慢加到步骤三获得到分散液A,室温搅拌;步骤五、然后烘干,再在惰性气氛下煅烧,研磨,再用酸浸泡刻蚀氧化亚锰模板,水洗,烘干,得到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步骤三和四所述的有机溶剂均与步骤二中的有机溶剂相同。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所述油酸锰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将48.7g油酸钠、15.84g锰源分散于140ml正己烷、60ml乙醇和80ml去离子水中,70℃下冷凝回流12h,得到油酸锰;所述锰源选取氯化锰、醋酸锰中的一种。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中按油酸锰与1-十八烯的质量比为6:48.39的配比将油酸锰分散于1-十八烯中。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中以500rpm~2000rpm的速率搅拌30min~60min。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中在超声频率为20KHz~5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3、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一中梯度升温过程如下:以5℃min-1~10℃min-1加热至210℃~230℃,保温25min~35min,再以5℃min-1~10℃min-1加热至250℃~270℃,保温5min~25min,再以5℃min-1~10℃min-1加热至280℃~294℃,保温5min~20min,冷却至室温。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二所述有机溶剂为正己烷、丙酮或甲苯。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二在超声频率为20KHz下超声10min。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三中油酸包覆的氧化亚锰的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200~800mg:20~80ml;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三中以500rpm~2000rpm的速率搅拌30min~6h。进一步地限定,步骤四所述油酸锡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将48.7g油酸钠、11.2g锡源分散于140ml正己烷、80ml乙醇和60ml去离子水中,60℃下冷凝回流4h,得到油酸锡;所述锡源选用四氯化锡、氯化亚锡、氯化锡中的一种。进一步地限定,步骤四中锡源的质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1000)mg:40mL。进一步地限定,步骤四中按氧化亚锰与油酸锡的质量比为(1~5):1的比例将分散液B加到分散液A中。进一步地限定,步骤四中在50℃~80℃条件下边机械搅拌边加热24~48h,搅拌速度为500rpm~2000rpm。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五中所述烘干温度为50~80℃,所述烘干时间为2~4h。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五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五中煅烧温度为400~900℃,煅烧时间为2h~5h。进一步地限定,步骤五中刻蚀氧化亚锰刻蚀剂为浓度为1M~3M的HCl溶液,处理时间为2h~10h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中空孔尺寸为5~100nm,为Sn或SnO2的体积膨胀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三维连通的碳网提供了三维导电通道,单质锡均匀镶嵌在碳材料中,进一步增加了负极材料的导电性。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单质Sn及SnO2颗粒尺寸较小,降低了锂离子传输路径。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过程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有望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的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中空Sn/SnO2@C负极材料的XRD谱图;图2是实施例1中中空Sn/SnO2@C负极材料的TEM照片;图3是实施例1中中空Sn/SnO2@C负极材料的0.2C循环性能测试曲线,1——库伦效率,2——放电比容量,3——充电比容量;图4是实施例1中中空Sn/SnO2@C负极材料的倍率测试曲线,1——库伦效率,2——放电比容量,3——充电比容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油酸锰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将48.7g油酸钠、15.84g氯化锰分散于140ml正己烷、60ml无水乙醇和80ml去离子水中,70℃下冷凝回流12h,得到油酸锰。本实施例使用的油酸锡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将48.7g油酸钠、11.2g四氯化锡分散于140ml正己烷、80ml乙醇和60ml去离子水中,60℃冷凝回流4h,冷却,水洗除去副产物NaCl,60℃时旋转蒸发20min,除去残留的水以及有机溶剂,得到油酸锡粘稠料。本实施中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步骤一、将6g油酸锰分散于48.39g1-十八烯中,以800rpm速度搅拌30min后在超声频率为20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以10℃min-1加热至180℃,保温30min,再以10℃min-1加热至280℃,保温6min,再以10℃min-1加热至288℃,保温15min,冷却至室温,水洗四次,得到油酸包覆的氧化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结构Sn/S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将油酸锰分散于1-十八烯中,搅拌后超声分散,梯度加热,水洗至少四次,得到油酸包覆的氧化亚锰;
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油酸包覆的氧化亚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超声处理,室温下静置蒸发溶剂,溶液蒸发完毕后得到自组装的氧化亚锰;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自组装的氧化亚锰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室温下搅拌,得到分散液A;
步骤四、将油酸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分散液B,边搅拌边将分散液B缓慢加到步骤三获得到分散液A,室温搅拌;
步骤五、然后烘干,再在惰性气氛下煅烧,研磨,再用酸洗刻蚀氧化亚锰模板,水洗,烘干,得到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其中,步骤三和四所述的有机溶剂均与步骤二中的有机溶剂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油酸锰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将48.7g油酸钠、15.84g锰源分散于140ml正己烷、60ml无水乙醇和80ml去离子水中,70℃下冷凝回流12h,得到油酸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源为氯化锰、醋酸锰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结构Sn/Sn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按油酸锰与1-十八烯的质量比为6g:48.39ml的配比将油酸锰分散于1-十八烯中;步骤一中以500rpm~2000rpm的速率搅拌30min~60min;在超声频率为20KHz~50KHz条件下超声分散30min;步骤一中梯度升温过程如下:以5℃min-1~10℃min-1加热至210℃~230℃,保温25min~35min,再以5℃min-1~10℃min-1加热至250℃~270℃,保温5min~25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萧,刘冬冬,卫增岩,郑炅坤,刘力铭,闫旭,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