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24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包含大于99重量%的锌部分、第一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和第二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部分和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部分以0.5‑1:1‑1.5重量比存在;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在氧化锌六角纤锌结构中以金属离子2+的形式存在;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在氧化锌六角纤锌结构中以金属离子2+、3+的形式存在或同时存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掺杂多于氧化锌自身的电子,在当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时,价带上的电子可吸收紫外线而被激发到导带上,同时产生空穴一电子吸收并散射紫外线辐射。

Nano zinc oxide absorbing ultravio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
技术介绍
皮肤癌为显著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在美国占癌症诊断病例的50%。紫外线辐射(UV)可导致分子和细胞级别的损坏,并被认为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环境因素。长时间暴露于UV辐射,诸如来自太阳的UV辐射,可导致形成光皮肤病和红斑,以及增加皮肤癌诸如黑素瘤的风险,并加速皮肤老化过程,诸如皮肤失去弹性和起皱纹。氧化锌可用作防晒剂的颗粒物质,因为其吸收并散射紫外线辐射,本专利技术旨在制备一种增强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包含大于99重量%的锌部分、第一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和第二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部分和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部分以0.5-1:1-1.5重量比存在;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在氧化锌六角纤锌结构中以金属离子2+的形式存在;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在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其特征在于:包含大于99重量%的锌部分、第一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和第二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n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部分和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部分以0.5-1:1-1.5重量比存在;/n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在氧化锌六角纤锌结构中以金属离子2+的形式存在;/n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在氧化锌六角纤锌结构中以金属离子2+、3+的形式存在或同时存在;/n利用脱水乙酸锌、氯化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掺杂物的氧化锌;/n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锌与水混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 .8%的纳米氧化锌水悬浮液,超声分散4 ~ 6分钟,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锌质量1 .8%的硫酸铝钾,添加到高速搅拌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锌,其特征在于:包含大于99重量%的锌部分、第一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和第二金属元素掺杂物部分;
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部分和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部分以0.5-1:1-1.5重量比存在;
所述第一金属掺杂物在氧化锌六角纤锌结构中以金属离子2+的形式存在;
所述第二金属掺杂物在氧化锌六角纤锌结构中以金属离子2+、3+的形式存在或同时存在;
利用脱水乙酸锌、氯化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掺杂物的氧化锌;
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锌与水混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8%的纳米氧化锌水悬浮液,超声分散4~6分钟,然后加入纳米氧化锌质量1.8%的硫酸铝钾,添加到高速搅拌机中在3200r/min转速下搅拌1小时,同时2~3分钟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转入衬有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置于均相反应器中于100~120℃进行反应,反应6~8h;反应结束后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训龙刘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含山县锦华氧化锌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