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09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包括上模,上模的下方设置有下模,下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一体设置有下模凸块,上模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上模槽,上模槽和下模凸块之间设置有注塑件,上模槽的右上端连通设置有注塑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下模内部设置有顶块,顶块通过脱模顶杆控制顶出注塑件,而脱模顶杆通过上模上升时的动力上升,无外加动力,使用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上模打开时完成了自动脱模的操作,使用方便,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上模和下模通过上支撑板连接为整体,且上模相对下模上升时通过导向杆和导向孔进行导向,两者之间的结构连接稳定,不易出现偏差。

A demoulding device without external power for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模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脱模装置可用于注塑模具的脱模使用,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模具的脱模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技术中,脱模装置往往都是使用外部的顶杆进行脱模,需要外部动力介入,存在效率低,且使用不方便的现象;2.有些脱模装置是设置在模具的内部,添加有动力机构将注塑件顶出,但较为耗费资源,且使用和制作成本较高,不适合推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下方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一体设置有下模凸块,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上模槽,上模槽和下模凸块之间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方设置有下模(2),所述下模(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一体设置有下模凸块(16),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上模槽(15),上模槽(15)和下模凸块(16)之间设置有注塑件(17),上模槽(15)的右上端连通设置有注塑通道(21),注塑通道(21)连通上模(1)上表面的注塑口(5)设置,所述下模凸块(1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槽(18),顶槽(18)中匹配安装有顶块(19),顶块(19)的下端固定焊接有脱模顶杆(13),所述顶槽(18)的下端连通设置有贯穿下模(2)下表面的活动孔(20),所述脱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方设置有下模(2),所述下模(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一体设置有下模凸块(16),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上模槽(15),上模槽(15)和下模凸块(16)之间设置有注塑件(17),上模槽(15)的右上端连通设置有注塑通道(21),注塑通道(21)连通上模(1)上表面的注塑口(5)设置,所述下模凸块(1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槽(18),顶槽(18)中匹配安装有顶块(19),顶块(19)的下端固定焊接有脱模顶杆(13),所述顶槽(18)的下端连通设置有贯穿下模(2)下表面的活动孔(20),所述脱模顶杆(13)的下端活动穿过活动孔(20)并伸出下模(2)的下表面设置,所述脱模顶杆(13)的下端对应设置有随动板(23),所述随动板(23)固定焊接在脱模连接杆(3)的下端位置,所述脱模连接杆(3)呈L字形结构,脱模连接杆(3)的上端固定焊接在上模(1)的右端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无外加动力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连接套(6),连接套(6)中通过螺杆固定有电动推杆(7),所述电动推杆(7)的上端固定焊接在上支撑板(12)的底面,所述上支撑板(12)呈L字形结构,上支撑板(12)的下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底板(22),所述支撑底板(22)固定焊接在下模(2)的下方的支撑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谷超胡帅月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恒益塑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